摘要:即便有人噴這部電影爲美國製作,但中國女性英雄故事加上中國華人演員這兩點疊加起來,全球上映,讓大家真正認識到華人演員,認識中國文化。“最棒的迪士尼經典動畫改編真人電影之一,將女性力量的主題和動畫版經典場景做了當代化的改編,以此將動畫版和《木蘭辭》發揚光大。

這兩天最熱鬧的娛樂事件莫過於《花木蘭》洛杉磯首映。

多少年了,好萊塢星光大道終於在2020.3.10成了華人的主場。

劉亦菲的裙子,ES高定,繡有鳳凰,與《花木蘭》主題相呼應;

動畫版木蘭的配音演員溫明娜、主題曲演唱者擦媽、《摘金奇緣》男主角、“茉莉公主”都去了首映;

兩代花木蘭同框;

木蘭公主還跟茉莉公主合影了;

電影映後好評如潮:

“《花木蘭》是2020開年來第一部超棒的超級英雄電影嗎?我覺得是,木蘭能越過屋頂、飛檐走壁、彎弓射箭,她是一個厲害人物。小女孩們將會崇拜劉亦菲。”

“最棒的迪士尼經典動畫改編真人電影之一,將女性力量的主題和動畫版經典場景做了當代化的改編,以此將動畫版和《木蘭辭》發揚光大。”

“是《灰姑娘》之後,最棒的迪士尼重製真人電影。”

“非常壯觀,動作戲激動人心,它力求在深度和美感上達到你意想不到的高度。”

就,太有排面了。

按照目前的架勢,北美預測的首周8000多萬美元票房估計真有可能實現。

但大陣仗也伴隨着大唱衰。

內地論壇(是的你沒看錯)從預告片首發時就有很多負面聲音,主要集中在:這不是我們的花木蘭,不中不洋,服化道太醜,拍給外國人看的。

可以允許有不同的看法出現,但混圈久了的人都明白各種嘈雜聲裏夾雜了多少粉粉黑黑是非不分。

就像橘子很久之前說過的:《花木蘭》的意義,絕不僅僅像《灰姑娘》、《美女與野獸》、《阿拉丁》那樣只是翻拍一部迪士尼經典IP那麼簡單。

主要幾個點其實之前斷斷續續都聊過,索性今天集中說一下,我爲什麼衷心希望《花木蘭》大賣!

女性力量

婦女節當天,UFC第248期,張偉麗衛冕冠軍。

ufc是自由綜合搏擊,是公認爲競技性最高,打法最開放的格鬥比賽。

去年張偉麗奪冠,是中國人在這個賽場第一次稱王。

而在今年的賽場上,她奪得冠軍後發言:

八角籠裏應該尊重每一個人,不要說垃圾話,要給孩子們樹立榜樣,是冠軍,不是暴君。

毫無疑問,張偉麗成爲現實中向全世界輸出中國女性力量的人。

而花木蘭這個半寫實半虛構的人物,則是通過銀幕給世界帶來中國女性力量。

真的不是碰瓷。

1998年,中國或者說亞洲女性連“女權”意識都沒有,迪士尼用花木蘭這個角色告訴人們,自尊而有力量的女性應該是什麼樣子。

她一爲家庭,二爲逃離封建禮教對女子的束縛和要求,從軍出征,改變了個人和國家的命運。

真人改編顯然更順應當下潮流:

“忠勇真”是底色,不受困於家庭,尋找自己做自己,爲榮耀而戰。

還加入了鞏俐飾演的“女巫”,有着很完整的人物線。

沒有很明顯的男女之愛,將“李翔”這個角色拆分成了甄子丹飾演的上司和安柚鑫演的戰友、朋友,還刪掉了吻戲。

姐一心一意搞事業。

就像影評說的:“所有小女孩都會愛上她”。

無論現實或銀幕,張偉麗和《花木蘭》背後傳達的價值是一樣的。

用拳頭或武器,迎戰荊棘,做自己想做的。

我要贏,我會贏!

華人女演員重新崛起

《花木蘭》第二點在於對華人女演員的正面影響。

首先要說明的是,劉亦菲用四部電視劇打下的超高國民度有目共睹。

加上主流媒體的認證,她完全可以算得上中國知名女演員。

衆所周知,中國演員闖蕩好萊塢是一本血淚史,尤其是女性。

首位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擁有星星的華人演員,不是李小龍,也不是成龍,而是黃柳霜。

她1905年出生在美國洛杉磯,在成名作《海逝》(1922)中演了一位單純美麗的少女蓮花。

這部電影有點像寫實版《海的女兒》,東方姑娘拯救落難的美國帥哥,墜入愛河。

可惜帥哥是個陳世美,睡完之後就將姑娘拋棄了,最後故事變成了悲劇。

黃柳霜飾演的蓮花這個角色可以說完美呈現了西方社會當時對東方女性的全部想象:傻白甜慘。

黃柳霜之後,華人女演員闖蕩好萊塢的步伐,前赴後繼,從未停止。?

陳沖、鞏俐、楊紫瓊都是其中。

她們在本土牛掰至極,在好萊塢大部分時間都只能當個東方花瓶。

陳沖是眉目哀情的女郎;

最後回國做了導演。

只有在內地,她才能展示自己108種演技。

楊紫瓊則是武功高深的打女;

直到56歲,纔在《摘金奇緣》裏用浮誇的名流富豪太太顯示了自己的多種可能性。

章子怡應該是劉亦菲之前這一批女演員闖蕩好萊塢中成績最好的,“國際章”名不虛傳。

可以演功夫高手,也可以演冷豔殺手。

2005年,她主演了羅伯·馬歇爾(代表作《芝加哥》)導演的《藝伎回憶錄》。

鞏俐、楊紫瓊、渡邊謙給她作配。

章子怡以此片入圍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這是華人演員首次入圍該獎項。

但是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上世紀30年代,日本著名藝伎小百合的風塵一生。

這之後,她在好萊塢並沒有太大的進展。

她自己在採訪中裏也談到,好萊塢給予華人演員的角色都太表面,亞洲演員基本上都是廉價的勞動力。

“它不足夠讓我爲它努力和付出。”

章子怡之後國內花旦衝擊好萊塢的依然鎩羽而歸。

李冰冰在國內拿獎拿的盆滿鉢滿之後選擇闖蕩好萊塢;

票房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多少人是爲了“郭達大戰巨齒鯊”纔去看的呢!

至於景甜.....如果她不回來演電視劇,恐怕還在遭受網友的吐槽。

所以劉亦菲出演《花木蘭》確實是華人女演員開天闢地頭一遭。

當初全球海選,大家都以爲這個角色會花落abc或者其他亞裔,給中國女演員的可能性很小。

就完全沒想到是劉亦菲,粉粉黑黑,讓論壇和微博屠版了三天三夜。

也不怪大家驚訝,畢竟劉亦菲上一次的高光時刻《功夫之王》已經是2008年的事了。

十年蟄伏,天時地利人和,只爲那一刻,這就是命運!

雖然31歲的年紀和26歲出演《藝伎回憶錄》的章子怡比起來大了點,但是她演的是好萊塢S級製作的大女主電影。

而且是“花木蘭”,意義不言而喻。

她真的很拼,體能訓練、騎馬耍刀、風吹日曬、強化英語。

正是這份拼才讓她拿到大衆眼中這份“驚天巨餅”,也側面映照出華人女演員有多麼不容易。

從打醬油跑龍套,再到迪士尼大女主,華人女演員在好萊塢這條路,太不容易咯!

真正的輸出

還記得《寄生蟲》橫掃奧斯卡,幾乎所有好萊塢有頭有臉的韓裔都爲其捧場撐腰,那場面,令人羨慕令人酸。

不知不覺,韓裔早已取代華人演員曾經在好萊塢的風光。

韓國對歐美市場的佔領指的是創作市場,人才市場的佔領,並不單指票房。

吳珊卓,憑藉《殺死伊芙》獲得第76屆金球獎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金球獎;

首個亞裔金球獎視後。

裴鬥娜,硬實力派,《超感獵殺》全球刷屏;

你們大概不知道,當年她風光無限演《雲圖》某一單元的女主角時,周迅也在,給她作配,戲份少的可憐。

正數第三個...

約翰趙,小成本電影寵兒;

《網絡迷蹤》、《新咒怨》,真的酸了。

史蒂文·元,《行屍走肉》國民度太高了,還憑藉《燃燒》在國際影壇刷了一波bigger。

還有金秀賢(女)、金大賢這種在大製作裏面刷臉的。

也別忘了《寄生蟲》前,奉俊昊已經在好萊塢拍了《雪國列車》和《玉子》。

而華人在好萊塢的高光時刻,還要追溯到李安2013年在奧斯卡拿獎。

雖然去年同爲亞裔的奧卡菲娜又是拿金球獎最佳女主角又是演漫威電影女主角,風光無限,前途光明。

但是國內觀衆對她太陌生了。

那可是好萊塢!

即便從2017年至2019年,美國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在中國電影市場上所佔份額慢慢縮小,但觀衆仍然喜歡好萊塢電影。

《復聯4》賣了多少不知道嗎?

一個匯聚了世界上最優秀電影人才的地方,每年國內要送多少導演過去學習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但我們的電影和演員在好萊塢真的很難,銀幕上並沒有很多亞裔角色,即使有也是一些邊緣角色。

我們的全球文化輸出也很難。

即便有人噴這部電影爲美國製作,但中國女性英雄故事加上中國華人演員這兩點疊加起來,全球上映,讓大家真正認識到華人演員,認識中國文化。

藉此機會,海外市場更能看到華語電影人才的可能性。

《花木蘭》的成功也更能促成兩邊的合作,這很重要。

真的不應該淪爲粉圈內部的battle,加上很多人嘲的實在是沒頭沒尾:

你說你要搞文化輸出,我們就說你醜化,這個邏輯非常強盜。

如來自新西蘭的導演所言:不僅呈現中國豐富的歷史文化,更將展現其寶貴的民族精神。

怎麼可能還監守自盜呢?

退一萬步說,一部電影,好看是基本盤,女性力量是靈魂,成功輸出則是錦上添花,這是循序漸進,而不是一鼓作氣。

所以各花入各眼,就像橘子分層次來闡述爲什麼希望這部電影大賣。

因此,沒看電影不要貸款嘲,就跟橘子沒看電影不主觀誇這部電影多麼好看是一樣的。

肯定是依據電影的客觀情況:外網大讚,製作精良,全員用心。原版經典引人注目,製作班底優秀我誇讚,影評反饋絕佳我昇華。

正常上映後看了電影不喜歡也可以發表反面意見,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唱衰抹黑。

說實話,《花木蘭》在橘子心中最重要的分量,是那份女性力量。

越大賣,就能有越多人看到這份女性力量。

最後,願病毒散去,我真的很想早點進電影院看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