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影響深遠,從秦始皇建立秦國開始,到清朝滅亡,持續了2000多年。最後一個王朝清朝,也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200多年,這200多年間出現過很多政績滿滿的皇帝,然而卻還是沒能敵過時代的發展與變化。雖然在清朝末年清政府的統治有些腐朽和落後,但是依然有很強大的統治權。
只是世界已經改變了,封建制度肯定是不會繼續存在的,因此清朝滅亡了。我們都知道清朝滅亡時十分平靜,緊接着就是民國政府的建立,這期間並沒有很大的動亂。但是有一個問題,清政府滅亡之後,原本關在監獄裏10萬罪犯們都怎麼樣了呢?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一點就是,民國政府建立之後,原本關在監獄裏的罪犯並沒有全部被釋放,也沒有全都繼續關在裏面。根據所犯下的罪孽的不同,這些人都有了不同的結果。
清朝的滅亡在整個封建歷史上十分特殊,清朝滅亡之後,緊接着就是民國政府的建立,這期間並沒有像其他王朝一樣經歷了大動亂或者戰爭。作爲管理國家、維護國家治安、維護國家權力的工具——監獄,肯定是要繼續存在的,不會隨着政權的變更就被取代掉。當然作爲一個國家的主體——人民,也還是那些人,甚至一些機關機構的辦事人員都沒有變過。那麼變的是什麼呢?只是“最高領導人”變了。
一、罄竹難書之人
國家的制度和刑法再怎麼改變,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因此對於清朝監獄裏面所關的那些罪大惡極、罄竹難書的人,是肯定不會被放出來的。把這些人放出來,不說繼續給民國政府造成巨大威脅,也難平民憤。這種人傷天害理無惡不作,放出來也不會因爲新政府的恩賜就改過自新。
但是作爲新政府,一個講求法治的政府,在監獄管理這塊也要做出一些改變。因此對於那些不會釋放出來的重刑犯,也會進行適當的減刑或者死刑改爲無期監禁。只是,再怎麼改變也不會將他們放出來就是了。
二、政治犯
有哪些人基本是可以被釋放的呢?那就是革命黨或者反對清王朝的起義人士。不管他們當初是爲何反抗清政府的,總之也曾爲大清朝的滅亡做出過一些貢獻,並且在立場上與清政府對立,這基本就意味着與民國政府保持友好。所謂敵人的朋友便是朋友,因此監獄裏那些革命人士和起義人士基本都被釋放了出來。
其實在民國政府建立之前,監獄裏就有一些政治犯因清王朝的“罪己詔”被釋放了出來,例如汪精衛。今天我們再提到這個名字,想到的都是民國時候他所做的一些罪大惡極的事情。但其實他在清王朝還存在的時候,就曾刺殺過攝政王,只是清政府滅亡之前被釋放了出來。
三、冤假錯案
在監獄裏還有一羣人比較特殊,那就是被冤枉而關進大牢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冤假錯案了。這些人曾經由於抵抗不過封建王朝的權勢,或者種種原因,被無故關進了監獄,其實並沒有犯下什麼罪。因此民國政府建立之後,肯定要對這些案件進行重審,重審結束之後,也會釋放很多因冤假錯案而被關進監獄的人。
四、小偷小盜
除了重刑犯、政治犯、冤假錯案犯之外,也就剩下一些所犯罪行不嚴重的罪犯了。這些罪犯可能本來也就是被關幾個月幾年就能被放出去,只是還沒來得及被放出去就遇到了大清的滅亡,一般情況下這種人都會被民國政府釋放。就算流程上沒有被釋放,也可以通過繳納贖金的手段走出監獄,有一些人也被減刑了。
五、假釋制度
最後就是民國政府假釋制度的建立。作爲封建王朝結束後第一個政權的建立,民國政府肯定要在監獄制度方面作出調整與改革。於是1913年就頒佈了《監獄準則》,根據新的標準,監獄裏有很多人都達到了釋放的要求,不少人就通過這一制度走出了監獄。此外還有很多的犯人,由於在監獄中表現良好或者立功,也得到了減刑或出獄的機會。
總結
不管政權如何變更,不管時代如何變化,作爲維護國家和公民生命安全和利益保障的監獄,肯定是會一直存在的。殺人償命的準則也從來沒有變化過,改變的只是一些並不很重要的細節方面的制度。這也直接影響着大清滅亡之後,除了重刑犯,基本上很多犯人都得到了釋放。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