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特導讀】4月下旬,國內連接器廠商陸續發佈了2020 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全文,記者分析報告發現,多家企業業績增長與“5G”有關。

4月下旬,國內連接器廠商陸續發佈了2020 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全文,受疫情影響,多家企業業績下滑,營業收入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但也有一些企業迎難而上,積極出臺應對策略,科學有效的保證了公司正常的生產運營。業內企業普遍表示,受疫情影響只是暫時的,接下來公司將恢復生產,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努力完成年度目標。

立訊精密

報告顯示,立訊精密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5.13億元,同比增長83.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9.82億元,同比增長59.4%。

公司營業收入保持快速增長,有多方面的原因:公司主力產品AirPods保持正常交付;受益於5G建設的有利驅動,公司通信業務保持快速增長;疫情帶動居家辦公需求,公司的平板和電腦業務保持穩健增長。

立訊精密Q1歸屬上市公司的淨利潤同比增長了59.4%,位於此前預告的55%-60%區間上限,超出市場預期。面對全球疫情蔓延的衝擊,公司在疫情爆發初期及時出臺各項應對政策,並持續加大疫情防控人員及相關物資投入,通過科學有效方法保障了公司的持續生產運營。

立訊精密是國內首屈一指的精密製造平臺,公司自連接器起步,不斷切入高附加值市場,全面佈局LCP天線,無線充電,聲學,馬達,iWatch,AirPods等業務板塊。

目前立訊精密在AirPods上維持了極高的市佔率,雖然受疫情影響,一季度產線開工率不足,但公司一季度AirPods出貨量合計超一千多萬,而去年同期僅有500萬左右,爲公司貢獻了穩健的業績增量,十分看好AirPods及通信業務將爲公司今年的業績增長護航。

除消費電子外,公司亦在通信、汽車電子領域有相當的競爭力。公司一季度通信業務取得爆發式增長。CPE、RRU等產品的OEM及ODM進展順利。數據中心的電連接和光連接均取得突破。

中航光電

4月24日,中航光電公告披露了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數據顯示,中航光電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8.00億元,同比減少16.5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64億元,同比減少29.71%。

中航光電指出,受疫情影響,上游供應鏈復工復產延緩導致生產配套延遲,公司一季度收入利潤同比下降。目前公司在手訂單充足, 上下游產業鏈已基本恢復正常,公司將積極應對疫情影響,抓緊組織生產交付,努力完成年度目標。

相關人士認爲中航光電受疫情影響系短期因素,當前公司已恢復正常生產,逐步彌補缺口。下游軍工、通信行業分別受益於國防和5G建設,手上訂單充足,相關產品可能迎來爆發期,看好公司全年穩定增長。

長盈精密

本報告期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 175,478.18 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0.5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 8,284.36 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91.54%。

該報告稱,一季度業務變化的具體因素有:受疫情影響,公司在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可穿戴等居家、學習、運動、健康等領域產品線業務增長,對國際客戶及新產品的銷售提升。另外,公司響應政府號召積極轉產防疫用品和設備,開始實現了部分營收。

公司加大對新型精密連接器研發力度,例如應用於智能終端的USBType-C類、卡類和新能源汽車連接器等,並對適應5G終端要求的RF類模組進行了重點佈局,持續改善產品結構,盈利能力明顯上升。

長盈精密表示,未來公司擬採取以下措施應對困難:

1、中美貿易摩擦帶來了許多不確定因素,影響在國際市場的銷售情況,公司將調整客戶及產品結構降低公司經營風險;

2、公司將加快產線自動化升級和完善薪酬激勵體系,將人力成本控制在合理區間內;

3、公司將持續投入研發,不斷技術創新增強自身競爭力;

4、根據國際經濟形勢,調整業務和產品策略,努力降低生產成本,研發與生產市場所需求的產品,提高公司市場競爭力,克服疫情帶來的困難和影響,保證公司經營的長期穩定發展。

得潤電子

本報告期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 13.46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3.8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 0.1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1.34%。

公司目前業務主要包括家電與消費類電子、汽車電氣系統、汽車電子及新能源汽車業務三大領域。而汽車類業務佔比現已超過了家電與消費類電子業務規模,新能源汽車車載充電機產品(OBC),不僅成爲公司核心業務,也是銷售收入及利潤持續增長的重點,對2020年第一季度經營業績影響較大。

公司在重慶工廠現已實現大批量產及交付,隨着OBC業務持續放量,盈利能力將大幅提升,對公司當前及未來的營收和盈利的持續增長帶來非常積極的影響。

加強內部管理,降低成本,控制費用,提高主營業務利潤率,提升經營效益,也是公司今年工作的重點。

信維通信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44,523,089.0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2,724,386.45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3.99%。

因疫情影響,該公司前兩個月虧損,一季度的收入及利潤主要來源於全面復工後的三月份。原因有以下幾點:

1、公司全面復工生產時間由以往兩個半月減少至一個半月,少了一個月的工作時間;

2、部分客戶的訂單出貨有所調整;

3、大部分員工無法按時到崗,公司增加了新員工的支付成本,且新員工效率低,影響業務進度;

4、供應商開工率不足,原材料成本增加,導致物料成本上升。

信維通信的無線充電業務有望成爲公司業績主要助力。此外,公司還積極研發LCP/MPI等天線新技術,目前在多家客戶的5G天線項目進展順利,未來有望成爲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信維通信稱,疫情的影響只是階段性的,同時公司進一步加強對新領域的業務拓展,在5G時代有望進一步增強綜合競爭力,達成全年的銷售及利潤目標。

航天電器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60,036,377.3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16%;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72,971,358.8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13%。

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一季度財報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宏觀經濟形勢影響較大;2020 年,航天電器將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新產業拓展的投入,在5G 通訊、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等高技術領域實施積極佈局。預計隨着 5G 建設潮來臨,公司有望實現在民品市場的快速突破,經營效率持續提升。

吳通控股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89,702,699.50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2.28%;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3,883,930.41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4.88%。

吳通控股表示將積極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加大業務開拓力度,完善子公司的內控制度,提高內部子公司的整合效果,加強各項成本和費用的管控;公司將緊緊抓住5G產業機遇,5G基礎連接產品部分項目已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意華股份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2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6.70%;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0.3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08.90%。

整體來看,公司運營情況良好,一季度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公司生產經營情況平穩,較早復工,整體需求未因疫情受較大影響。

意華股份是國內少數具備量產高速連接器的企業之一,已與華爲、三星等下游大客戶建立合作關係,高速連接器佔比有望提升,從而改善盈利狀況。公司近年逐步加大研發投入,致力於推進先進新品的研發,其中高毛利的SFP系列產品佔公司營收比重逐步上升。隨着5G建設的加速進行,公司前瞻性佈局5G產品,具有較高毛利率的高端5G連接器銷售收入實現快速增長,產品結構得以優化,未來公司業績有望迎來拐點。

電連技術

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160,692,368.07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1.0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0,786,681.20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63%。

報告期內,公司生產經營模式未發生重大的變化,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出現同比下滑,主要原因如下:

1、受春節放假及新冠肺炎疫情開、復工延期影響,一季度未完工訂單增加,部分子公司訂單延期等因素導致虧損額上升;

2、營收規模擴大導致固定成本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主要產品價格同比小幅下調;

3、研發費用等期間費用同比去年同期顯著增加。

電連技術稱未來將持續投入並保持高水平的技術研發,以及對高素質人才的爭奪競爭,通過具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等措施來減少技術人才的流失。同時,該公司也表達了對原材料採購價格上升、人力成本上升、智能手機行業發展出現放緩趨勢、5G發展是否能達預期、中美貿易戰和疫情全球蔓延等不確定因素將會對公司業務發展造成負面影響的擔憂。

5G天線數量增加提升射頻連接需求,天線數量增加提升射頻連接需求,如繼續採用同軸線連接,用量有望增加,提升需求及ASP,供需格局有望逐步改善;公司同軸線領域領先優勢明顯,LCP領域逐步獲得突破,隨着疫情結束後,換機週期啓動,公司有望迎來新一輪景氣上行週期;在產品拓展方面,BTB連接器藉助成熟的客戶渠道,此前已實現部分中低端產品部分料號批量生產,目前正在向更高標準產品發力,BTB產品新品突破有望成爲公司新的成長引擎。

金信諾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686.94萬元,同比下降26.8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86.43萬元,同比下降197.49%。

金信諾稱,公司及上下游企業復工時間普遍延遲,對公司營業收入及利潤的實現造成了明顯影響。但3月中下旬,公司訂單呈現明顯恢復式增長。同時受疫情影響,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降。公司將擴充醫療產品線品類,組織疫情防控保障物品的採購供應,積極踐行上市公司社會責任。

永貴電器

2020 年 1-3 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7,944.67 萬元,同比下降 25.44%;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 2,513.21 萬元,同比增長 2.66%。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團隊認真落實 2020 年度經營計劃,業績主要影響因素如下:

1、報告期內,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司經營團隊帶領員工積極抗擊疫情,及時復工復產,但各板塊業務收入仍有下降;

2、受匯兌損益及利息收入等影響,公司期間費用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未來,公司將加快創新步伐、強化內部協同、積極應對國內外經濟和產業環境的新形勢,以市場需求爲導向,積極推進新能源電動汽車、軍工、通信等新領域新產品,進一步加強市場開拓能力及銷售隊伍建設,鞏固公司的市場優勢。同時,以同心多元化發展戰略爲核心,積極尋求合適的併購標的,不斷豐富軌道交通市場產品線以及拓寬連接器新領域市場,加快公司發展步伐。

徠木股份

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5,427,487.02元,同比下降6.20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728,023.8元,同比下降15.15%。

徠木股份稱該公司業績變動主要受期末回款收到客戶的銀行承兌匯票已背書和貼現,期末員工借支福利增加以及期末新項目配套補貼增加等原因影響。

結語:

新基建大潮下,5G成爲部分企業的業績增長點,抵消了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但有部分連接器龍頭企業業績未達預期,企業復工慢,影響了業務進度,企業由此意識到應加快投入自動化生產,減少人力成本;將不斷佈局5G相關業務,優化產品結構,驅動業績增長;同時不忘持續投入科技研發,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接下來將在人才、技術、產能、新產品等多個方面的佈局,以追趕落下的業務進度,達到全年的銷售和利潤目標。在全球疫情不明朗的情況下,連接器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做好疫情防控,積極復工復產,保證公司經營穩定發展。

本文爲大比特資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