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打板姿勢和承接力之個人解讀:

下列僅爲個人解讀,每個人思路不同,僅供參考:

給你們看幾個案例就知道了:

封板時的量能持續遞減——爛而不弱打板法

重點:中途盤整時候的量能不能明顯放量。

代表拋壓已經慢慢減小,再次封板時就不需要太多的資金,籌碼穩定,承接力強。

8月17日的彤程新材:

一封上板一柱擎天,但是當時總體量能還不足

隨後開板補量,每一次回封的量都漸漸縮小,分時量能也逐漸平緩,拋壓很少,承接力充分,爛而不弱,最後封死。

3月2日的萬興科技:

8月17日的高樂股份:

週五早上破板後,一直到下午,分時量能已經明顯縮量,毫無拋壓,且一直處於0軸上方運行,代表承接力極強,隨後點火後一波上板,剛好卡在市場情緒低迷期,人氣+高度雙收,真可謂是聰明資金之中的聰明啊!

大票帶頭——先鋒打板法

重點:封板時候的量能如果一柱擎天,那麼效果會更佳。

8月17日的神宇股份:

中興通訊帶領5G板塊啓動,神宇股份上板

7月23日的成都路橋:

中國交建帶領基建板塊啓動,成都路橋爛而不弱戰法。

那麼接下來舉個反例,

說說8月18日週五的東方網絡, 爲什麼沒有封板的原因:

首先龍頭東方新星 (80億收購奧賽康藥業)8連板已經打開市場高度,爲併購重組這條線打開了8板的空間高度,充分的想象空間和短期在高位股接力情緒退潮的情況下,首板的併購重組標的應該受到重視。

東方網絡,名字東方+題材收購兼併,所以與東方新星具有較大的關聯性。

其次觀察盤面,東方網絡幾次封板量已經連續縮量,而且大盤當時持續下挫,已經代表拋壓其實不大,承接力十足,然而東方新星 卻遲遲在均線下運行,所以東方網絡雖然沒有拋壓,幾次輕鬆上板,卻遲遲等不到封板資金的到來。

總結:

無論是爛而不弱戰法,還是先鋒打板法,個股上板後的拋壓,還要參看個股籌碼結構,大盤以及板塊環境綜合分析,都不可生搬硬套。

大盤環境好的時候可以適當減少考慮板塊和整體環境的影響。

但是例如週五以及最近這種熊市,沒有板塊和整體氛圍配合是不行的。

週五的彤程新材,屬於爛而不弱戰法,脫離了板塊和大盤,但是買方資金卻高達一個億,屬於是資金強封,並不是所有票都能有這種特殊待遇的,特例雖有,但卻只是特例。

股市千變萬化,沒有哪一種戰法可以永久生效

只是剛好看到最近有這麼幾個實例,趁着手熱,趕緊分享給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