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我們總是在談論珍惜時間、把握時間,利用時間,而在真實的生活中,我們如何才能最高效的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呢?耳熟能詳的艾森豪威爾法則:重要緊急的,重要不緊急的,不重要緊急的,不重要不緊急的,把事情對號入座之後下一步又該是什麼呢?本文分爲上下兩篇,作者給出了13個不同維度的時間管理策略,與我們分享如何“創造”時間享受生活。 文章譯自Medium,作者Dan Silvestre,原標題 13 Effective Time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Ultimate Focus

圖片來自:Pexels

每個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時,有一些人則可以高效利用時間,將自己的能量最大化。

時間管理是一項技能,就像其他任何技能一樣,熟能生巧,學習有效的時間管理技巧可以爲工作、生活都帶來質的提高。同時,通過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你也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實現更多目標,以追求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其實,高效地利用時間並不只是爲了實現多麼高遠的理想,而是可以爲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創造”更多時間。

你是否在緊急任務面前感到壓力倍增,花好幾個小時戰戰兢兢擔心錯過截止期限?而那段惶恐不安的時間完全可以用來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探索一個新事物或學習一項新運動。

時間管理策略不僅僅只是番茄工作法,每25分鐘休息5分鐘。要充分利用一天的24小時,你必須學習如何確定優先級和簡化不必要的流程。

那麼,什麼纔是充分利用時間並好好享受生活的關鍵呢?

這需要我們明確最重要的任務,把它們設爲生活中的優先級,然後高效率地完成目標,以下13條時間管理的策略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1.珍惜時間

你的時間值多少錢呢?詩意的回答當然是無價的。儘管這確實是真的,但也有一些方法可以爲你的時間增加價值。

拿我們的日常生活來做一個計算。打車比公共交通貴100塊錢卻爲我們省下了10分鐘的時間,那麼我們就需要決定這些時間到底對我們意味着什麼。

如果你從事的是傳統行業,那麼很容易就可以計算出一個結果,用年薪除以每年的工作時間就會得到一個數字,但這個結果並不是你的時間價值,而是你的時間成本。

爲了更好地估算你的時間價值,像自由職業者一樣思考會有所幫助。根據經驗法則,我們可以把總支出的費用加上你想要節省的費用,然後除以你要工作的小時數。 舉例來說,假設你通常每個月要花費2500美元,同時又希望攢下7500美元,而你每週願意工作的時間是40個小時,那麼你的每小時價格就是兩者總和除以40,即250美元。

瞭解自己寶貴的時間價值可以幫助你確定待辦事項的優先級。那些具體的數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開始將自己的時間視作一種有價值的資源。

你可能眼睛都不會眨地看5小時Netflix的電視劇,但你願意每小時支付250美元去看電視劇嗎?

2.知道你的時間花在哪

按照事情的優先級決定哪些任務應該馬上做,哪些可以稍後做,以此簡化你的任務列表。大多數人的時間都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溜走,他們不知道在哪些事情上花費了大把時間。你可以使用免費的時間跟蹤軟件(例如Clockify)來了解你在特定的任務上花費了多長時間,它可以幫你跟蹤、記錄,以讓你心裏有數。

那些一不小心就浪費的時間,正是導致拖延症的終極殺手。24小時不離手的手機,不停瀏覽的社交媒體,在辦公室與同事的八卦閒聊,全天候不停回覆的電子郵件或微信消息等等,這些行爲都在無形中偷走了你寶貴的時間。

有些不經意的停頓使你從重要的任務上分心,每一次檢查手機後想要再次全神貫注地投入工作也會消耗不少時間。你要找到自己決心想改善的生活領域,對它進行時間跟蹤,以瞭解自己在這一領域的時間管理還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空間。

如果你想要提高工作效率,那麼你只需要跟蹤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時間安排。而如果你設置了特定的目標,例如每天健身一個小時,那麼則應該跟蹤整個星期的活動。

選擇好決心跟蹤的活動後,你需要把活動分爲更細的幾類,更具針對性地掌握每一類活動所佔據的時間。 每個人的分類都不盡相同,但大致都包括:

-電話/會議;

-工作任務;

-通勤;

-喫飯時間;

-學習/閱讀;

-娛樂時間;

-社交媒體;

-健身;

-家務;

-睡覺

一旦你瞭解了你的時間都花在哪,就可以更輕鬆地培養習慣以提高這些活動的效率。

3.優先處理你的任務清單

效率最高的那些人總是遵循帕累託原則(Pareto Principle,也稱爲80/20規則)。這條規則的意思是,20%的變因操縱着80%的局面。也就是說:所有變量中,最重要的僅有20%,雖然剩餘的80%佔了多數,控制的範圍卻遠低於“關鍵的少數”。

這一原則延伸到時間管理上則意味着20%的關鍵任務貢獻了你80%的生產力,其他所有要麼就是支持性的行動,要麼就是意義不大的繁忙。

另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是,我們平時所花費的時間是否與個人的目標相匹配呢?那些決心要實現的事情,真的佔據了你最多的精力嗎?知道時光是如何流逝的才能幫我們調整習慣以確定優先級。

創業初期的人,卻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去娛樂消遣而不是開會討論方案,那麼這個結果勢必會爲公司敲醒警鐘。 相反,你也會發現哪些事情並不需要那麼多的時間。假如每天在健身房的時間是雷打不動的,那麼這一事情的優先級勢必建立在修改其他類別優先級的基礎上。

最終,只剩下這三種情況:

一、要花更多時間的事情。那些對人生目標和整體幸福感影響最大的僅佔20%的活動。

二、要花更少時間的事情。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和那些既不會提高也不會降低生活質量的事情,換言之,他們對你的生活並沒有什麼影響。

三、保持現狀但可以提高效率的事情。對於每天朝九晚五並通勤一兩個小時的上班族,這段時間可能無法調整,那麼就提升這段時間的效率並改變它對生活的影響。

4.藉助外力或委託他人

花費更少時間解決某件事情的最快方法是“不做它”。理想的方法之一就是委託他人,尤其是對於那些僅僅起到支持作用但本身不會產生較大影響的活動。

其實,我們中的許多人已經開始在家裏嘗試這一方法。對於那些不喜歡刷碗做飯,洗衣打掃,卻也想住在乾淨房子裏的人,他們會使用洗碗機,炒菜機,洗衣烘乾機,這也是家居生活越來越自動化的結果,智能機器既能爲我們解決煩惱又能爲我們解放雙手,節省時間。

那麼,爲什麼不將相同的原理應用於其他的領域呢?

讓Buffer來替你在社交媒體上發帖,藉助日曆管理類app來安排會議等等,然而要找到真正重要的任務,則還需要藉助下圖所示的關於工作效率的“艾森豪威爾矩陣”。

圖片來自文章

操作步驟是這樣的:

(1) 寫下所有任務;

(2)確定什麼是緊急的,什麼是重要的。在列出每個任務後,逐一進行辨別標記,“ U”表示緊急(Urgent),“ I”表示重要(Important)。每個任務可能有一個標籤,也可能有兩個,也可能一個沒有。那麼對於那些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任務,就可以馬上刪除了。

(3)現在我們需要評估每個任務的價值。查看重要的任務事項並確定他們驅動你去努力的最高價值是什麼。

(4)下一步是估算完成每個任務所需的時間。標記出最大努力、最小努力以及其中間的狀態。

(5)最後,將分類好的任務插入艾森豪威爾矩陣 ,一幅更清晰明瞭的任務分級就會呈現在你眼前。

把簡單的任務用科技手段解決,可以爲一週節省出好幾個小時的時間,併爲更重要的事情節省腦力。 如果這件事情無法靠自動化的機器完成,那麼你可以委派或外包,尋找信任的人來完成這項工作並提供明確的指導,越清晰的指示會越節省你的時間,因爲微觀管理也會消耗時間。

對於既緊急又重要的事情,要目標明確不拖泥帶水地馬上就做,把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安排上日程,決定好什麼時候去做,把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交給別人去做,把那些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情從清單中劃去。當我們對於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有了更清晰的認知,每件事都對號入座,生活的秩序感就會爲我們提高效率,節省時間,並讓我們擁有了對生活的掌控感從而意識到,我們是時間真正的主人,命運的方向盤也是真的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延伸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