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中國科學家再次取得了重大成就,在銀河系發現新移動星羣,這一發現轟動了整個航天屆,使得整個航天界都沸騰了。我國天文研究團隊利用郭守敬天文望遠鏡和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在獵戶座星雲附近看到了新的移動星羣,由206顆成員星組成,74顆是主旭前恆星,其餘的都是G型和K型星體,而這些星體與獵戶座的恆星存在一定序列差異,也就是表示它們並非是獵戶座所衍生,根據專家觀察,這個移動星羣目前還在向外擴散,但G型和K型星體卻在逐漸分散,而分散的原因是受懸臂密度波的影響,推測星雲的坍塌也可能是因爲這個原理,這一發現可以說是對銀河系有了新的認知。


  我國這一大發現公開後,引起了整個航天界的關注,宇宙中存在着太多的奧祕,而人類對其的掌握程度並不算深,所以各個國家的航天局都在不斷進行研究,從未停止過對宇宙的探索,這次我國通過兩款先進天文望遠鏡的觀測,發現了移動星羣,並且得出了重要結論,在人類探索宇宙的道路上再創里程碑,也使得我國的航天事業有了飛躍的提高,讓國際上很多國家都刮目相看,天文愛好者們也爲此感到驕傲。


   我國在航天事業當中,啓蒙是比較晚的,之前美國和前蘇聯是開展航空領域最早的兩個國家,美蘇冷戰時期,爲了制衡對方的力量,不管對方在哪個領域有所成就,作爲敵對國肯定也要乘勝追擊,所以那個時候倒是激勵了彼此的全方面發展,對於宇宙的探索便是從那段時間開始的,因爲人類距離太空太遠,而天文儀器也不算發達,所以爲了一探究竟,只能靠人進入天空去獲得相關信息,前蘇聯是第一個派宇航員進入太空的國家,與此同時美國也在大力發展航空事業。


 但是由於兩國太過追求競爭,所以很多方面都急於求成,技術還不夠成熟就開始投入使用,期間也導致了很多飛船和宇航員的犧牲,我國那時候還沒有脫穎而出,但作爲後起之秀,從我國在航空領域如今取得的成就來看,已經很令國人驕傲了,當初楊利偉作爲我國首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順利返航的時候舉國歡騰,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國進軍航空事業,先後也取得了很多成績。


 面對我國各方面領域的快速發展,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便開始忌憚起來,爲了爭國際地位,美國甚至還在近年來,試圖在太空領域霸佔一席之地,聯合多個國家在太空領域進行部署,實效性的成就沒有多少,但野心卻日益膨脹,面對這樣的情形,我國最好的反抗就是沉默,專心研究,用實際行動去證明。我國從開放以來就十分注重人才的培養和利用,現如今國內有着專業的航空技術人才,相信未來我國還會取得更多的成就。

  星體在普通人眼裏只是一種很美麗的景象,但在科學家眼裏卻充滿着對未知的挑戰,一旦在這方面有所發現,就是人類走向並掌握宇宙道路上的深刻腳印,這個移動星羣的發現,令航空專家對銀河系的形成,結構演化有了進一步瞭解,意義重大,而且我國天文臺這個發現,已經登在了國際期刊上,受到了很多國家的認可和讚賞,但我國不會因爲這個成就而暫緩步伐,只會把這當成一種動力,從而更加努力。不得不說,作爲國人,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內心真的是十分自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