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秀带领的12人中有一个人叫李轶,此人曾跟随刘𬙂刘秀兄弟在舂陵举兵,在昆阳大战中更是与刘秀同生共死,却不料走上背叛刘秀的道路。更始帝刘玄派舞阴王李轶、大司马朱鲔率军三十万在洛阳布防,与刘秀开战。

大家好,我们的小童说星座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刘玄更始元年五月,王莽派王邑、王寻统帅五十万大军进军昆阳,将昆阳团团围住。当时昆阳城内的汉军仅有万余,形势非常危急。历史上有名兵力最悬殊的昆阳大战就此拉开序幕。当时还很年轻的刘秀分析战局,做出突围求援的决策,即以以王凤和王常率军坚守昆阳城,刘秀自己带领12人突围到外面调集援军,对新军内外夹攻。
刘秀带领的12人中有一个人叫李轶,此人曾跟随刘𬙂刘秀兄弟在舂陵举兵,在昆阳大战中更是与刘秀同生共死,却不料走上背叛刘秀的道路。
刘𬙂刘秀在舂陵举兵时,实力较小,不得已就选择和实力较大的绿林军合作。昆阳大战后,刘𬙂、刘秀兄弟声名大震,引起更始帝刘玄的猜忌,而且刘𬙂刘秀兄弟俩与绿林军将领的矛盾越来越大。刘秀当时已经察觉到李轶的心思,曾提醒刘𬙂小心,可惜刘𬙂并没有放在心上。李轶与绿林军将领朱鲔向刘玄建言杀死刘𬙂,就这样,刘𬙂被杀死。
李轶本来和刘𬙂刘秀兄弟关系非常好,何以会背叛刘𬙂刘秀呢?
1.李轶为人贪图富贵,绿林军明显势大,刘玄更是皇帝,刘𬙂也会受制于刘玄,对于李轶来讲,跟随刘玄更能获得荣华富贵。事实证明也确实是如此,刘𬙂死后。李轶被刘玄封为舞阴王,李轶另一个堂弟李松也在更始政权中任丞相,李家一时位高重权,风光无限。
2.刘𬙂刘秀兄弟在舂陵举兵时,由于消息泄露,导致李轶在洛阳和宛城的家人被杀,李轶虽然表面上没有说什么,其实心中对刘𬙂刘秀很不满。
3.李轶跟绿林军将领走得很近,关系很好,反倒跟刘𬙂刘秀兄弟关系疏远。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刘秀扫平河北,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更始帝刘玄派舞阴王李轶、大司马朱鲔率军三十万在洛阳布防,与刘秀开战。刘秀派寇恂为河内太守,冯异为孟津将军,抵御朱鲔、李轶大军。
冯异见到朱鲔、李轶大军势大,一时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坚守。幸运的是,冯异得到消息,朱鲔、李轶两人不和。于是冯异写密信给李轶,指出更始政权混乱、危在旦夕。李轶考虑之后,竟同意冯异交好,表示愿意重新归降刘秀。
冯异趁机攻取上党郡两城和河南成皋以东十三县,并打败更始政权将领武勃率领的大军,武勃曾向李轶求援,李轶却坐视不理。
冯异分化朱鲔、李轶的计策取得成功,并认为李轶是真心想降,于是上奏给刘秀。
刘秀接到冯异的奏书,却并不认同冯异的看法,而是进一步激化李轶、朱鲔间的矛盾,故意将李轶写给冯异的信泄露给朱鲔。朱鲔大怒,派人刺杀李轶。后来冯异击败朱鲔,围困洛阳。
当年刘𬙂被杀,正是因为李轶和朱鲔的建言。按理说,刘秀肯定很恨李轶和朱鲔,但后来朱鲔被困在洛阳,刘秀大军久攻不下,大将岑彭劝降朱鲔,刘秀就表示不会追究朱鲔参与杀刘𬙂之罪,刘秀后来拜朱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
那么问题来了,刘秀既然能放过朱鲔,为什么就不能放过李轶呢?
1.刘秀和朱鲔各为其主,立场不同,私下却没有仇恨。李轶则是背叛刘秀,背后捅刀子,这种行为更让刘秀气愤。
2.李轶还做了件让刘秀绝不能饶恕的事情。刘秀手下有名大将叫刘隆,也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刘隆之前是更始帝的将领,是李轶手下的将领,李轶得知刘隆作为冯异的副将随军而来,竟杀死刘隆在洛阳的妻子和儿女。李轶此举是很过分的,刘隆投了刘秀,更始帝刘玄都没有杀他的家人,李轶却杀人妻儿以泄愤。刘秀大将家人被杀,他岂能坐视不理,所以刘秀决意弄死李轶,也是为了给刘隆一个交待。
3.冯异认为李轶是真的想归降,其实未必,李轶可能只是在坐视成败。冯异与更始政权的军队大战时,李轶只是互不相帮而已。如果冯异胜,他就投刘秀,如果冯异败,他继续跟着更始帝。
4.刘秀并不相信李轶。刘秀和李轶认识多年,自然知道李轶为人狡诈多端,不能相信,当年刘秀就已经察觉到李轶的心思。
李轶归降刘秀时是非常担心刘秀跟他算旧账的,他心里很不安,但是经过思虑之后,还是决定先写信归降。其实李轶只是想以自己手中的大军作为资本,坐观成败,再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李轶只是个投机分子。但刘秀是聪明人,不会上当。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