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願)訊,5月12日,銀保監會發布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爲3023914億元,同比增長9.5%,首次突破300萬億元;總負債爲2769123億元,同比增長9.1%。

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監管指標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爲26121億元,較2019年四季度末增加近2000億元;不良率爲1.91%,較2019年四季度末提升0.05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爲183.20%。

效益性指標顯示,一季度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淨利潤爲6001億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5.00%;淨息差爲2.10%,較2019年一季度下降0.07個百分點;資產利潤率爲0.98%,較2019年一季度下降0.03個百分點。

分類來看,城商行、農商行指標相關指標相對較差。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城商行實現淨利潤766億元,較2019年一季度的775億元下降1.16%。截至一季末,城商行不良率貸款餘額爲4519億元,較2019年四季度末增加445億元,同期國有大行增加594億元;不良率再次提升至2.45%,較2019年三季度的高點2.48%僅低0.03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爲12.65%,在所有類型商業銀行中最低。

與此同時,截至一季度末,農商行不良率再創新高,至4.09%,較2019年一季末的高點4.05%還高出0.0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降至121.76%,在所有類型商業銀行中最低。

事實上,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城商行淨利潤負增長並非首次出現,2019年前三季度城商行淨利潤爲2035億元,而2018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爲2048億元。

近期,2019年以來關於中小銀行的問題引起金融委的高度關注。4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將中小銀行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階段性下調20個百分點;5月6日召開的金融委第二十八次會議會議表示,有關部門已經制定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的工作方案,要抓緊落實。必須把改革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立足服務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在充實資本的同時,解決好中小銀行在業務定位、公司治理、信貸成本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推動治理結構與業務發展良性循環。

"中小銀行資本緊張一直比較突出,成爲限制其服務能力的主要因素。爲解決這一問題,監管部門持續探索銀行資本補充工具改革,制定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的工作方案,就是這一系列改革的最新成果之一。"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

溫彬認爲,隨着工作方案的落實,預計一批中小銀行將通過發行普通股、優先股、永續債、二級資本債得到資本補充,促進小銀行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注: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和其他類型金融機構,其他類型金融機構包括政策性銀行、國開行、民營銀行、外資行、非銀金融機構和金融資產投資公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