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是科举制的鼎盛期,需要注意的是,科举制的发展也衍生了许多社会现象。而贯穿于明清两朝的"观政进士"就是科举制的产物之一,它称得上是明清两代进士入仕前的任职培训制度。但是,"观政进士"在诞生到形成制度化,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然而,"观政进士"制度虽然贯穿于明清两朝,清代观政进士也继承于明代旧制,但在实行过程中不断仍进行了改革,表现出与明代不同的特点。其背后是明清两朝对进士的培养和选拔的完善过程,也是明清时期为了解决科举制冗官现象而作出的变通,"观政进士制度"发展的始末缘由、利弊得失都和明清两朝的政治背景息息相关。

"观政进士"由来和发展

"观政进士"制度的由来,和明代重开科举考试有关。观政进士制度自明代洪武十八年创立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清末末年。只是,观政进士之所以被创立是因为科举制选拔出来的人才不能完全满足封建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和皇帝对于官吏选拔和培养的重视有关。因为,明清时期科举制虽然已经处于鼎盛阶段,能够每三年为政府源源不断的选拔人才,选拔的制度也比较成熟:需经历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四个级别的考试。可是,科举制的考试方式和内容过于偏重八股文,导致科举和行政严重脱节。

但是,科举制在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考试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朱元璋停止了十年的科考,实行"监生历事制度"后,最后还是选择重开科考,之后科举考试一直从不间断的推行到了晚清时期。只是,科举制的局限性显而易见,所以为了弥补不科举制的局限性,朱元璋在明代洪武十八年推出了观政进士制度,《大明会典》中记载了朱元璋进士选拔的要求"其诸进士,上以其未更事,欲优待之,伸之观政于诸司,给以所出身禄米,侯其谙练政休,然后折任之"、"试三场,观五事"。而这一制度为明清时期的官吏选拔和培养做出了贡献,给新科进士们入仕前提供了一个任职培训。可见,观政进士制度是明清两朝针对科举制的局限性所进行的弥补性措施,为培养具有实际行政才能的官吏而创设,对明清两朝的官吏培养和选拔程序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代的观政进士制度

1,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开始推行观政进士制度

首先,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开始推行观政进士制度。比如,《明史》记载洪武十八年的进士中就有到各部院观政的情况:"秦逵,字文用,宣城人,洪武十八年进士,历事都察院。"说的就是这个叫做秦逵的人人曾在洪武十八年中进士后,在督察院进行观政学习;比如,《明史》记载:"新进士未经事,宜令行监察御史事,以久任御史一人与俱",说的也是新科进士在入仕前需要观政学习的事情,还提出观政进士大多会想成为"御史"。因为,明初的御史虽然官职不高,但是执掌言路,有监察百官之权,是当时进士观政的热门部门,竞争也十分激烈。

2,明代政府后来对选往都察院观政的进士有了限制

其次,明代政府后来对选往都察院观政的进士有了限制。比如,《明史》记载:"宣德三年令,都察院选进士、监生、教官堪任御史者于各道历政三个月,考其贤否,第为三等,上中二等授御史,下等送回吏部。"意思是说在宣德三年的时候大明的督察院在挑选进士、监生的时候会看他们观政学习时的成绩,并且会将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和中等会被直接授予御史的职位,但是三等的进士,却需要等待吏部的授官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公平。因为,上文已经讲到,明初的督察院是热门的部门,很多进士想要留在那儿做御史。虽然,最后会通过考核成绩来决定进士的去留,但是进士考核的成绩却和主管官员的个人看法息息相关。比如,明代有一个叫做陆完的进士,在他观政的时候曾因为被造谣攻击著名的宦官王敬,于是得到了当时的吏部尚书王恕的赏识,说他"是尝击阉人者,当为御史。"于是,陆完被留任。可见,观政制度也并非绝对公平。

3,进士在成为御史后,仍有一年的试用期

再则,进士在督察院观政时,即便成绩优秀成为御史,仍有一年的试用期。比如,明代在历练新科进士的时候,除了在各部还会增加一些外派任务:"李贤,宣德壬子,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即奉命察山西蝗灾。"就曾说这个叫做李贤的进士,曾执行过外派治理蝗灾的任务;比如,"何乔新,景泰五年进士,观政时奉使过淮",说的是这个叫做何乔新的进士在观政期间,曾经到淮河地区执行过外出任务。而这些观政期间、观政使用期间的经历都对进士们的行政能力有很大的锻炼。

4,观政进士制度,是对于明代科举制局限的弥补

另外,观政进士制度,是对于明代科举制局限的弥补。因为明代的科举制度,最主要的考试内容是八股文,进士们的学习内容比较僵化,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而观政期间的经历,很大程度上给了僵化的学习八股文的进士们锻炼的机会。而在明朝那个宦官势力乌烟瘴气的政治环境下,观政进士们常常不畏权势、抨击时政、建言议事,这都和他们在督察院观政的经历息息相关,因为明初的御史们实在是勇气可嘉。比如,《明史》记载:"李文祥、孙磐甫释褐观政,未列庶位......非司风宪,当言路,以谏诤为尽职也。"说的是两个叫做李文祥、孙磐的观政进士在观政的时候不惧权贵,用于抨击不平事的勇气和气节。

可见,观政进士在明代对于科举制的局限下,有了一定的弥补作用。解决了科举和行政脱节的矛盾,为进士提供了锻炼的平台。清代的进士观政制度及其变化

1,清代的观政进士制度,是对明代的继承和发展

首先,清代的观政进士制度,是对明代的继承和发展。因为,满清入关后继承了明朝的很多制度,而观政进士制度是其中之一。比如,《清世祖实录》记载:"各衙门观政进士,听堂官约束学习,久已遵行,无容再议。"说的是清朝各衙门都有观政的进士,而且实行的时间也非常久。并且,和明代皇帝一样清代的皇帝对于观政进士制度也十分重视,早在顺治年间就已经施行,时间也和明代一样为期三个月:"国初进士,原照历来旧例,放榜之后,分拨各部观政三月。"可见,清朝对明代制度的继承。

2,观政进士制度在清代曾被停止过

其次,观政进士制度在清代曾被停止过。上文提到顺治帝时期清代就已经施行了观政进士制度,只是在顺治帝驾崩后的六个月,观政进士制度被停止:"罢观政进士例。"只是,在康熙十六年的时候又重新恢复,因为史书记载康熙时的官员徐旭旦曾经针对观政进士的缺点提出过建议:"比年以来,渐失初意,诸进士分拨观政者,不过视为故事,方到衙门,未及数日,遂各请假回里,名为观政,不知所观何政。"说的是他认为当时的观政进士制度已经和当初的不一样了,进士们在观政期间竟然频频请假回乡。虽然是对观政进士制度的批判,也侧面反应了观政进士制度在康熙期间已经恢复施行。

3,在清代,并不是所有的新进士都要观政

再则,在清代,并不是所有的新进士都要观政。比如,《清史稿》记载了顺治朝中进士后的授职方向:"今议二甲五十七名,前五十名选部属",说的是在那次科考中,二甲前五十名才会被选为到部署观政;比如,"三甲二百三十八名,拟十一起至二十名选知州",说的是在那次科考中三甲的十一名到二十名被授予知州的职位,未曾提到观政的事宜。可见,清代的进士们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观政的。

4,雍正年间,观政进士制度有所变化

另外,在雍正年间,观政进士制度有所变化。因为雍正帝曾经下诏:"今科外用进士,著就伊等本籍临近地方,掣签派往。交与各该督抚,分派藩臬衙门,令其学习。伊等中式之后,原须候选数年,始能得官。"说的是雍正帝认为清代的进士们,在中举后与其在家等待授官,不如到户籍临近的地方去学习,让藩臬衙门的督抚负责这些进士,与明代的三月为期不同,清代以三年为期,如果成绩优秀的就可以被授官。这一诏书,不仅看出当时的科举制已经给清朝招揽了过多的人才,但是官位却只有那几个,进士中举后还要等待数年才能被授官,所以观政进士制度的出现,也是对科举制导致的冗员现象的补救。

明清两朝观政进士制度的异同

基于上文,可以看到在观政进士制度发展到清代的时候,已经出现了一些弊端。但是,对于其曾对明清两朝进士的培养和选拔所产生的的有益影响不该被忽视。它为士子从一个知识者向一个行政者的转变提供了锻炼的平台,观政进士制度在明清两个王朝的延续不断即说明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只是,明清两朝在推行观政进士的具体措施方面,有不同的特点。

1,明清两朝观政进士制度的不同点

其一,明清两朝观政进士制度的观政时间不同。上文也简单提到,明代的观政时间是三个月,但是清代的观政时间却增加到了三年。虽然清初也是三个月,比如顺治时期,但是到了雍正时期则改为了三年。这和清代官员的冗员现象息息相关,原因是因为清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大肆推行捐官政策,所以出现了冗官现象。

其二,明清两朝观政进士制度的观政部门不同。因为明代的观政进士多在中央各个机构观政,比如上文提到的督察院。而清朝则不同,除了中央各个机构,还会让进士到地方观政,比如上文提到的到到地方去治理蝗灾,多在基层的布政司按察司和粮道衙门。这是雍正帝对于观政进士制度的补救,因为初入官场很难直接到中央任职,官员需要基层的执政经验。体现了雍正对于利用进士观政来培养有用官吏的制度的重视。

其三,明清两朝观政进士制度的观政深度不同。明代的观政进士有一定的活跃度,比如上文提到的督察院观政进士已经敢于直接抨击大权在握的宦官王敬。可是,清代的观政进士却没有这样的活跃度,甚至是由皇帝亲自发话才会观政进士对政事建言的发生:"乾隆二年五月,特旨准本年新进士,条奏地方利弊。"可见清代的观政进士没有献言献策的机会。

2,明清两朝观政进士制度的相同点

除此以外,明清两朝观政进士制度也有很多相同点。第一,明清两朝都有缺少官多的现象。因为,早在观政进士制度建立之初,只需要三个月就可以被授官。但是,因为科举每三年一考,进士的数量逐年增加,最后往往需要等待许久才能被授官,如明末张罗俊在考中进士后一年仍未被授官,清代甚至出现观政十年后仍未被授官的现象。第二,明清两朝进士观政受到严格限制。比如,明代除了督察院的观政进士可以对朝政献言献策,其他的多是打杂,不参与具体的行政过程;清代的观政进士更是出现在观政期间回乡的现象,也是观政进士没有具体事务的体现。

总结

综上所述,观政进士制度创建与明代,之后被清代继承发展。观政进士的背后是明清两朝科举制的局限,也是两朝对进士的培养和选拔的完善过程,还是明清两朝对科举制下冗员现象所做出的变通。"观政进士制度"发展的过程与明清两朝的政治背景紧密相连。其本质是明清两朝进士入仕前的任职培训制度,两朝都对其十分重视,视其为培养和选拔官员的重要一环:它解决了科举和行政脱节的矛盾,为进士提供锻炼平台科举制的产物,既弥补科举制的局限,也体现政治背景之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