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魏橋集團旗下的核心板塊中國宏橋的電解鋁產能能用十年時間做到全國第二,利潤水平保持全國第一,自備電廠與獨立電網的超低的電力成本功不可沒。亞邦股份當年籌謀上市的時候,公司環評均達到國家相應標準,沒有因環保原因收到過任何處罰。


文 | 摸魚小組張江羣衆 (摸魚小組)

01

1946年出生的張士平是個傳奇人物。在小組前面寫的胡潤富豪榜中,張士平以650億身家排在26位。

他從一個棉紡織廠起家,一手把旗下的魏橋紡織做到了全球第一。順手搞出一個巨大的自備電廠,通過自備電廠又幹成了全國第二大電解鋁企業——中國宏橋。追求高、大、全的地方諸侯愛極了這個能全方面支持組織考覈的企業家。畢竟無論他們要就業、要稅收、要增長還是要地位,張老闆都可以給。

身處週期行業,張士平太明白時代紅利的含義了。市場低迷的時候,纔是企業發展的好時候。山東魏橋靠着讓國家電網恨得咬牙的全國無敵的自備電廠和配套電網,把生產成本壓制在最低,然後在行業谷底逆市擴張,大肆吞併行業內苟延殘喘的競爭者。魏橋集團旗下的核心板塊中國宏橋的電解鋁產能能用十年時間做到全國第二,利潤水平保持全國第一,自備電廠與獨立電網的超低的電力成本功不可沒。

張士平曾經自豪地說,他有三板斧。

快——所有當年立項當年施工當年投產!

高——項目上馬就要全國領先!

低——綜合成本要最低!

從2006年開始經營電解鋁業務到去年整整11年間,他幾乎沒有遇到障礙。

2010年電解鋁巨頭中國宏橋準備赴港上市,因爲旗下的電解鋁項目有一部分沒有發改委的批文,被競爭對手舉報給了港交所。港交所發函來詢問,投行很慌,便問張士平說怎麼辦。老張說,沒問題,交給我。

幾天以後,山東省發改委出了一份證明,說山東魏橋“曾口頭向山東省發改委彙報過”。港交所看到,大概也知道這事搞定了,便不再說什麼。在中國,尤其是在山東,首富做過很多前人沒做過的事,也完成了很多後人做不成的事。

去年3月,中國宏橋上市七年了,突然宣佈停牌,理由是被沽空機構說造假。4月1日的時候,張士平向中國有色金屬協會遞交了報告,認爲是山東魏橋拿下了幾內亞的鋁礦動了西方勢力的蛋糕才成爲衆矢之的,要求協會從國家戰略角度上重視。有色協會也不敢怠慢,把文件立即轉給了工信部。

老張的心中,國家大概還是七年前的國家。

上交報告的當月12日,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發佈《清理整頓電解鋁行業違法違規項目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山東省發改委聯合十部門隨後出臺《山東省2017年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行動方案》,山東魏橋被勒令退出電解鋁產能268萬噸。這佔據魏橋總產能將近三分之一。

作爲一代傳奇的老張突然意識到,他曾經熟悉的一切開始變得不再熟悉。

焦頭爛額的張士平沒有求得國家的幫助,這次站出來力挺的是中信集團。去年8月,出了7億美元參與中國宏橋配售的是中信信託,認購3.2億美元可轉債的是中信銀行。與此同時,中信集團副董事長浦堅帶着中信銀行行長、中信信託董事長和張士平一起在香港開了戰略合作會。

坊間傳聞,中信對山東魏橋的已使用授信達到幾百億規模,魏橋一倒,中信也跑不了。

2018年1月,環保部出臺《關於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包括魏橋所在的山東濱州等26個城市連同京津兩地從3月1日開始執行新項目排放限制,10月1日起包含有色等項目採用排放限制。保守估計影響魏橋產能至少100萬噸。魏橋集團又被砍去了八分之一。

如果你去過山東濱州,就知道這座城市仰賴魏橋的程度。魏橋的鋁水像母親河一樣滋補着這座城市及周邊的各類中小型鋁加工廠,魏橋集團較市場遠爲便宜的自備電讓這裏的企業贏得了成本的絕對優勢。

魏橋很大,未必會死。但即便它能堅持下來,僅僅它被迫縮減的產能,就能餓死幾百家周邊的小企業。

轉眼10月將近,在9月27日,打完了人生最兇險一仗的72歲的張士平宣佈退休,將接力棒交給了兒子張波。前路曾經無限平坦,臨退場時忽然踉蹌難捱。失去了的運勢,不會輕易再回來。

02

1973年出生的劉洪亮是個不算出名的牛人。

說他不出名,是因爲大部分人只記得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或者大股東,沒幾個人記得董祕。說他是牛人,是因爲在董祕圈,劉洪亮是裏面最資深的那一批,還曾獲得金牌董祕的殊榮。身爲高級會計師、中國註冊會計師,他自2002年就加入了江蘇亞邦藥業,5年後成爲了亞邦股份的董事會祕書。

他一手運作亞邦股份,2014年亞邦股份成功登陸A股市場,代碼603188,很吉利。巔峯時公司市值270億,如今ST亞邦,市值僅餘52億元,不及當年的五分之一。

截取一條他與亞邦股份最後的關聯。

其實這不是亞邦股份第一次遇事。

2015年,亞邦股份的大股東亞邦集團2億元短期融資券違約,董事長許小初發公開信請求員工共度難關。外部互保企業牛塘化工遭遇資金困局,亞邦集團被迫輸出3億真金白銀,同時與政府合作的房地產項目也損失了全部投入的本金及利息,總額超過3億。許小初坦言亞邦集團及各子公司的資金鍊都十分緊張,已經發生了物流及外部互保企業貸款逾期和欠息的情況。希望公司所有員工跟公司一起共度難關。

“在此生死存亡,極其危急時刻,我們還是看到不少的集團老員工,毅然出手相助。染料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藥業集團董事長等高管與20多名員工,不懼風險,拿出逾十億價值的股票給風雨飄搖中的集團,用於質押貸款且渡艱難。這份患難與共的情懷感動着我!”

彼時的劉洪亮在公司遭遇生死存亡的大危機依然不離不棄。

2016年江蘇信託進場馳援,白衣騎士翩翩而至。江蘇信託在研究過亞邦集團的基本情況後,與地方政府溝通,認爲亞邦集團作爲優質製造企業,其主營業務依然競爭力較強。亞邦集團的正常運營是事關地方經濟的大事。

最終江蘇信託慷慨解囊28億元,對亞邦集團進行資金“援助”,將信託、銀行、地方融資平臺都拉了進來,就是爲了解決亞邦集團的流動性壓力。

到了2017年上半年,亞邦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5.23億元,利潤總額4.20億元(同比增長19.86%),淨利潤3.36億元(同比增長25.13%),基本轉危爲安。

看起來亞邦的一切都在變好,2017年8月公佈的“2017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亞邦集團還排在第96位。但是榜單公佈的一個月前,劉洪亮辭職了。

在公司生死存亡之際,劉洪亮都在同舟共濟。在公司奏響凱歌的時候,劉洪亮卻悄然離開了。

劉洪亮走後不久,亞邦更大的坎來了。2014年亞邦所在的江蘇省灌南縣環保局薛菊被查,接任者是相海龍,2018年7月相海龍被查,而早在今年5月份,央視曝光排污查處不利的時候,相局長還不在處分名單中,背鍋的是縣委書記、縣長。

2018年4月18日,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對江蘇灌雲和灌南的化工園區環境污染問題進行了曝光。灌南化工園區被報道揭露“怪味刺鼻”,灌南縣環保局前局長薛菊曾爲有關化工企業在工程款結算、化工企業環評上報、違規處罰等方面謀取利益,其中一家化工企業就是亞邦股份。相海龍的卷宗還未披露,但是劉洪亮已經辭職了。

在給資本市場最後的留言中,他說環保壓力一刀切讓亞邦倒下了。從利潤6億、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大型出口企業到公司被關停80%以上的產能,無法正常運作,證券被ST,就是一紙文書的事情。

亞邦股份當年籌謀上市的時候,公司環評均達到國家相應標準,沒有因環保原因收到過任何處罰。

如今ST加身,工廠所在縣城兩任環保局長都進去了,上市公司董事長也曾經配合調查,因爲環保,主要產能事實性關停了。經過半年的休整,週五st亞邦發佈公告,江蘇華爾化工有限公司、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連雲港分公司、連雲港亞邦制酸有限公司3家企業具備復產條件,被相關部門通知允許復產了。

千秋功業,忽然一場虛妄。劉洪亮及時止損,前文裏他的朋友圈感嘆,似乎也可以理解了。

中國宏橋在去年11月見頂,st亞邦在11月份跌破平臺。

去年四季度,似乎是很多企業的轉折點,由盛而衰,看似沒有一絲徵兆。時代賜予的,最終會被時代收回;相比賜予時的紙醉金迷,結束時不會有一絲回聲。

真應了那首詩: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