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官老爺們大家好,幺妹。

在春節前,幺妹去試駕了捷豹I-PACE。400Ps,696N.m,百公里加速4.8s。這些數據看上去是不是相當暴力?!沒錯!今天,我就來跟看官老爺們聊聊這臺“暴力機器”的駕駛和作爲電動車最重要的指標之一——續航

外觀夠戰鬥

作爲一款並不算新款的車型,其實幺妹相信看官老爺們對這款“暴力機器”的外觀肯定不陌生。但是有幾個細節卻在bulingbuling的閃閃發光。

前機蓋上方的導流槽,不僅優化了氣流導向,還增加了下壓力。

C柱的傾角很大,車側腰線延伸至車尾處,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短鴨尾”造型,與自家的F-TYPE跑車有神似之處,強化了整車的運動氛圍。

內飾很經典

其實對於捷豹的內飾,一直以來大家都會覺得有些略顯老氣,但包括XE車型在內的一衆新生代捷豹車型。在內飾上的風格還是有了比較明顯的改進的。搭配了捷豹新的車機系統以及紅色內飾風格後,整體氛圍在運動和科技間相互融合,還是挺漂亮的。

不過使用層面上還是會有一些小bug,例如車機系統的邏輯比較複雜,二級菜單界面偏多,不太容易上手。以至於幺妹找了半天才找到藍牙連接的方法。

後排細節很豐富,除了座椅加熱絕對好評之外,在後排還有開門碰撞預警。工作原理大概就是在後排乘客開門時,可以預警後方是否有車輛和行人,在車內門把手上會有警示燈提示。這一點很贊。

另外就是這個尺寸巨大的全窗視覺效果固然不錯,但是否能完全隔熱這一點還有待考證。

駕駛體驗有待優化

I-pace的兩個同軸永磁電機可以在瞬間產生400馬力和696n·m的峯值扭矩,這使得I-pace從靜止加速到100km/h僅需4.8秒,這樣的數據並不是歐洲轎車SUV的頂級水平。然而,作爲一款電動汽車,快速的動態響應是i-pace的最佳選擇。由於電機具有零延遲輸出特性和高功率儲備,i-pace可以實現《隨時彈射》等加速度響應。如果你不注意你的腳的運動,快速的加速力會牢牢地把你固定在駕駛座上。

跑得快也要剎得住,主觀體驗下來,I-PACE的剎車力度沒有問題,但是剎車腳感的標定過於粗糙,初段的動能回收行程偏長,與接下來的機械制動行程間的銜接很突兀,而且時不時會感覺到剎車踏板的抖動,日常駕駛的時候給人的感覺發虛。

I-PACE整車電池組被平鋪在底盤前後軸中間,實現了50:50前後重量配比,再配合高抗扭度的輕量化智能全鋁車身架構、雙叉臂前懸架和一體式多連桿後獨立懸架,讓I-PACE擁有了比較紮實的操控底子。實際體驗下來,整車的動態感受比較出色,車身的跟隨性很好,在車流中穿行靈活自如,操控信心很強。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舒適性的表現就不盡人意了,首先是它的懸掛偏硬,在經過一些破損路面或者減速帶的時候,顛簸的感覺很明顯。在隔音方面,I-PACE對於風噪的抑制達到了50-60萬元級別車應有的水準,但是路噪偏大,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值得一提的是,爲了營造出頗爲動感的駕駛氛圍,I-PACE用音響模擬出了傳統V8發動機的排氣聲浪,也算是一枚小彩蛋。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它的續航表現,90kWh的電池可以給I-PACE提供高達456km的續航(工信部數據)。但我們之前對它進行了光電續航實測,最終I-PACE從滿電狀態跑到趴窩用了407km,與工信部的數據存在一定差距,但400km左右的續航能力,應付城市內的通勤問題不大。

寫在最後:

要知道的是,I-PACE的售價高達60多萬元,註定了TA只是屬於極小部分富豪的玩具。而在目前的電動車市場當中,I-PACE所直接面臨的對手,是特斯拉的Model 3,兩者雖然不是同一種車型,但TA們的個性化標籤足夠讓TA們的Fans爲之埋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