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益激烈的山地世界盃比賽中,各具優勢的山地車廠商必須在效率與操控之間尋求最佳平衡,做出艱難取捨。“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技術宅”出身的TREK在發佈新世代XC山地車時,一不小心打翻了黑科技瓶。

於是,一輛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全避震XC山地車橫空出世,它就是同時具備硬尾效率和軟尾操控的Supercaliber。

下面一起來看看Supercaliber 9.9 山地車都有哪些創新之處吧!

整車配置

車架:OCLV山地碳纖維主車架及後叉

前叉:100mm Fox Factory 32 Step-Cast 前叉,Kashima塗層,Boost110

避震器:Trek IsoStrut,Fox Factory 減震器,235x32.5mm

傳動系統:SRAM XX1 Eagle,34T+10-50,12 速

制動系統:SRAM Level Ultimate,碳纖維手柄

操控組件:Bontrager Kovee XXX 720mm車把+Bontrager Kovee Pro 60mm把立

座管:Bontrager XXX座杆OCLV 碳纖維

坐墊:Bontrager Montrose Pro坐墊 碳軌

輪組:Bontrager Kovee XXX 30,OCLV 山地碳纖維

外胎:Bontrager XR1 Team Issue,真空胎,29x2.20"(車架最大胎容29x2.40")

重量:M碼 9.29 kg

這輛售價69800元人民幣的Supercaliber 9.9 整體爲碳纖維啞光黑塗裝,經典耐看。9.9除了黑色塗裝外,還有車隊版紅色塗裝可選。

整體棱角分明的設計語言,就如同黑色LOGO一樣硬朗明快,犀利造型,真·賽場利器。

獨家創新IsoStrut

整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Trek獨創的IsoStrut避震器了。攜手 FOX 避震工程師打造的結構化、車架集成式避震器,爲當今高速越野賽車提供了理想的避震解決方案。

簡單來講,IsoStrut就是把一個正常的氣壓避震後膽塞進了被“掏空”的車架,因此它集成了後避震器、前三角連桿、上管於一體。

說是正常氣壓避震器,是因爲其擁有和常規後膽一樣的線控鎖定、數字標識的回彈調節功能,以及FOX常規配件,方便保養維護。

當然歷經四年研發而成的IsoStrut並不僅止於此。

外觀上,高度整合的IsoStrut擁有凌厲簡潔的設計美學,極具戰鬥屬性。

重量上,少了一組轉點結構和連桿裝置,重量上的受益顯而易見,車架僅重1900克。

性能上,車架自身剛性的提升,相應帶來的是更高效的踩踏效率;後膽55mm+後三角形變產生5mm,一共60mm避震行程,更快速碾壓通過顛簸路面。

全碳配置 輕無止境

Trek在這輛Supercaliber上毫不吝嗇,能上自家OCLV碳纖維的全部都配齊,包括重量輕、響應性強並且在後上叉中保持足夠順從性的車架。

OCLV 碳纖維黑科技

變徑立管

除了車身大件——車架採用OCLV山地碳纖維材質以外,輕量化的配置還體現在輪組、剎車、傳動系統乃至把套上。最令人驚喜的是Bontrager Kovee XXX 30碳纖維輪組(Supercaliber全系標配碳纖維輪組),而根據品牌方的碳纖維車輪保養忠誠計劃,2年內破損免費更換維修,終身保修,售後無憂,意思就是“下單整車,碳車碳輪,無需再升級,全套帶回家”。

輕量化首選,SRAM XX1 Eagle 12速傳動系統

Fox Factory 32 Step-Cast 前叉,久經賽場考驗

經典KASHIMA塗層

得益於Trek旗下配件品牌Bontrager全面的產品線,這款車還配備了自家的碳纖坐墊、車把、把立、座管等操控組件。

Bontrager Montrose Pro坐墊

31.6mm Bontrager XXX座管

SRAM Level Ultimate碳纖維手柄+ESI Chunky輕量化把套

細節之處見真章

在細節方面,這輛Supercaliber有不少獨特且有意思的地方。例如Straight Shot下管和 Knock Block(防止車把撞擊車架)、Crown Freak走線管理等。

Knock Block防止過度旋轉,保護車架

雙水壺設計,這在山地馬拉松比賽中十分有用,搭配側開式的水壺架會更方便

雙遠程避震鎖死,一鍵鎖定,硬尾效率,衝刺一流

Crown Freak線纜管理,走線順暢,簡潔輕量

僅支持單盤(1x)傳動系統,(最大支持36t),車架唯一的主轉點

護鏈貼

MADE IN TAIWAN

騎乘體驗

需要明確的一點是,這輛搭載全新IsoStrut避震的Supercaliber面對的環境是當下激烈的XC賽道。

爬坡爲主的XC賽道依然以效率第一。在爬坡方面,全碳車身帶來的輕量化感知強烈,起腳踩踏的積極響應,輕鬆保持前進動力。

尤其是一鍵鎖死後的Supercaliber,雖然不可避免有輕微形變量的存在,但踩踏效率的明顯提升。在路況日漸刺激的XC賽道,爲更好的避震效果而承受一點點剛性的犧牲,個人認爲會更有利於車手的發揮,在整體表現上轉化爲速度的優勢。

12速的XX1 Eagle 10-50t黃金大飛輪提供500%的擋位,理論上可以者征服各種陡峭的坡度,IsoStrut避震過濾掉爬升中大多數障礙,爬坡中也有更好的操控。

在純競賽環境下,如何流暢快速穩定通過顛簸路面是取勝的關鍵,穩定來自於車架幾何、來源於避震系統、來源於車手技術。面對愈加艱難的賽道,如果無法妥善處理技術難點,摔車、顛簸、爆胎等都會直接葬送一場比賽的勝利。

現今的車架幾何越來越激進,有些人會好奇不少競品品牌都做到了120mm、130mm行程的Down country、XXC車型,怎麼新來的Supercaliber行程還短了一些?其實,如果瞭解Trek山地車系列產品就會發現,不是它沒有,而是更需要一輛中間形態的山地車。這輛Supercaliber的車架幾何恰恰介於Procaliber和Top Fuel之間。

此前Trek山地車廠隊接受採訪時表示會根據每一站賽道難度,在硬尾車型Procaliber和全避震車型Top Fuel之間進行選擇。如果是車手認爲可以用技術應對的賽道,他們會傾向於選擇效率更高的Procaliber,而把最艱難的賽道留給Top Fuel。隨着Top Fuel的更新,行程也從此前標準的100mm 前後避震行程,增加到前避震行程120mm,後避震行程爲115mm的“Extra-XC ”林道化取向,變得更加激進。

山地世界盃的比賽中,時間以毫秒衡量,速度優先,效率爲王。無論是車輛的減重或操控性的增加都是爲了最終能夠快上1秒,此時比Procaliber更具操控性、比Top Fuel更加輕量,效率“剛剛好”的Supercaliber就有了其存在的意義。

Supercaliber的頭管角度(69°)、座管角度(74°)、後下叉長度(430mm)等種種數據均介於兩者之間,更針對那些想要更快的競賽車手,同時讓原本全方位覆蓋的Trek山地車產品線也更加豐富全面(Procaliber、Supercaliber、Top Fuel、Salsh、Session)。

下坡有了60mm的IsoStrut避震行程,相比硬尾更有優勢。當遇到衝擊時氣壓避震會隨之向前移動,後三角也會伴隨着避震行程的增加而發生形變。69°頭管角度增加下坡時的穩定性,這一切使得整輛車的下坡速度可以很快。

需要注意的是,長且低趴的現代XC幾何容易讓人放鬆警惕,但這終究還是一輛只有100mm/60mm行程的XC機器,在更難或更大落差的技術路面,還是一切小心爲妙。

重量、效率、操控三者之間的平衡,需要當前各具優勢的廠商們做出艱難取捨,有些品牌會側重在材料上着手,打造更輕更硬的碳纖維車架;有些則傾心在結構上不斷改進,不斷優化操控體驗。

爲了減輕重量,利用材料自身形變提升吸震與舒適性,此前一衆車型早已驗證這條路的可行性,同時追求輕量化的XC全避震車型也越來越傾向於簡單高效輕量化的結構。Supercaliber的IsoStrut能將兩者完美結合——試圖提供硬尾效率的同時有足夠的避震系統以減輕顛簸,這就是Trek Supercaliber的創新所在。

就個人而言,Supercaliber是當前集創新與美觀於一體的新一代XC競賽利器,在設計嚴重同質化的時代,還能造出令人眼前一亮,情不自禁發出“WOW”的山地車創新之作,實屬不易。

TREK Supercaliber加入Project One定製車型序列

Trek工程師早在十多年前就曾說過:“在考慮未來什麼產品符合需要的時候,必須要探索各種可能的方向。”而這臺Supercaliber無疑是符合當下日益激烈的山地XC比賽需求的一個優秀設計。加入可定製車型序列Supercaliber山地車可以適應用於ICON塗裝系列和其他簽名塗裝款式,同時提供多種零配件可供選擇定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