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传统认知当中,很多人会认为家长才应该是不断付出的那一方,而孩子总是站在索取的位置,但在有些家庭当中这种约定俗成的亲子关系却被倒置了过来。

在《一路成年》这个综艺节目中,曾经饰演过鳌拜的著名演员徐锦江与他的孩子徐菲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这个综艺节目当中,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徐菲对于徐锦江的全方面的照顾,尤其是对于爸爸心理需求的满足。

一大早,徐锦江就会习惯性地给儿子打去无数个电话,堪称夺命连环call。而徐菲也能够在长久的磨练当中,练就了一身心领神会的好本领,只要爸爸的一个眼神,就能够准确领会到他想要表达的意愿。


倒置的亲子关系

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得让我回忆起当年辛辛苦苦教二宝开口说话的情景。刚开始我也会不由自主的想要越俎代庖。只要二宝一个眼神,我就能够明白他想要做什么。而这样似曾相识的情景竟然会在一对都已经成年的父子之间上演。这让我感到惊讶之余还有一丝担心。

在这段亲子关系当中,徐飞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个儿子,更像是一个实际上可以依赖的同龄人。在徐菲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多种的特质,我们既能够看到一个懂事孝顺的儿子,也可以看到一个可以代替妈妈角色的暖男。

确实这种温暖的角色定位让徐菲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暖男的代言人,圈粉无数。很多网友大呼:以后也想要找一个跟徐菲一样做事面面俱到,性格温和的男孩子共度一生。但这对于徐菲来讲,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孩子强烈的自我认同,是亲子关系倒置的原因之一

徐菲曾经在日记中如此写道:

无法想象爸爸独自旅行的样子,可以看到在长年累月的这种固有模式下。就算父亲徐锦江暂时还没有提出任何的要求,徐菲也已经习惯性的站在那个位置等待满足父母的需求。

而他的心路历程也已经折射出了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对于自我的强烈认同。他会认为没有自己在身边,父亲将举步维艰。对于自己的这种强烈的认同感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强化了这种倒置的亲子关系。

而这种倒置的亲子关系带给许菲的是什么呢?是网友的好感,是身边人的赞许,可对于他自己来讲,或许他也会感到茫然,为何在家庭当中自己就是需要同时担负这么多的责任。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想要去完成的某些目标,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但如果处于这种倒置的亲子关系,就会让孩子过多的去承担某些自己不需要承担的责任,可能看起来就不会那么和谐。

在这个综艺节目当中,徐锦江有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的儿子为他处理,似乎自己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而这对于一个已经年近半百的成年人来讲显然是有些违和的。


亲子关系倒置的背后是父母无法扮演好真正的自己

这种倒置的亲子关系也会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后显现出它“狰狞”的一面。因为担负了过多的责任,这样的孩子在成年以后很容易患上取悦症,习惯性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去满足他人的需求,习惯于去感知他人的负面情绪,当他人感受到脆弱或者受伤时,会选择放下自己手头的事情而先去安抚对方。

不仅如此,对于这些孩子来讲,真实的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一旦提出自己的内心需求,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觉得自己的这个选择会损害到父母以及他人的利益,这会让他感到非常的坐立不安。

就算是能够表达出自己的需求,他也会先做好一个消极的心理预设。害怕自己的正当需求被别人拒绝,或者是别人会因为自己提出的这个要求而对自己产生不好的观感。而这种负面的情绪会让他们最终选择将自己的真实想法给隐藏起来。

在这样倒置的亲子关系家庭中,年幼的孩子往往背负着父母的殷切的期待,父母希望孩子能够照顾好他的情绪,或者是替自己完成年少时没有完成的心愿,自发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等等。就以徐菲为例,他除了要承担父亲对于自己的期许之外,或许还需要应对广大网友对于他的热切关注。

从这上面几点,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个过程中,徐菲能够扮演好所有的角色,但无法扮演好真正的自己。


抛开“假自我”,做回“真自我”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明确提出过“真假自我”概念:

真自我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主,而假自我则是以他人的感受为中心。

而徐菲恰恰就是一个太过于懂事听话的孩子,用别人的认可的目光来管束着自己,把别人对于自己的期许交织成一张张的看不见的网让自己沉溺在其中,却把难言的委屈和隐忍留给了自己。

而在PET《父母效能训练》中托马斯·戈登提到过:

他的次女蜜雪儿说他们的家庭是没有老大的家庭,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会参与到家庭氛围的构建当中,每个人都要参与制定家庭规则,每个人都需要付出自己的力量来让这个家庭变得更好,一个家庭并不仅仅只是靠一个懂事听话的儿子就可以长久运转的,长此以往总是会出现隐患的。

所以说,为了能让这种副作用降到最低,孩子自身也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对于父母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也应该做到有力地拒绝。就以现如今家长不顾孩子意愿将孩子送去补习机构这件事情为例。


或许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过于繁多的科目安排会让孩子处于一个超负荷的运转状态,不仅会慢慢消磨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还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利的影响。或许第一次的拒绝难以开口,但只有坚定的拒绝的态度才能让父母重新认识孩子,并且重新去审视自己。将自己的位置摆正,从而进行及时的调整和纠正。

对于处于倒置亲子关系的家庭中的孩子来讲,既有好处又有坏处,但终究是弊大于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