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素质教育,年龄不是限制,孩子的行为举止就间接显示出父母的素质和家庭文化的好坏。但是在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父母,因为自己对孩子的宠爱,让孩子不懂得迁就别人,更可气的是,在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还会用“孩子小”一句来掩饰责任。

前段时间,在回家的高铁上,大家都在休息,即使没有在休息,在这种公共场合,大家也都是把手机调成了静音,或者带着耳机玩手机,大家互不打扰。就在这时,坐在我前面的一个小男孩,乱蹦乱跳,还一直说话,不知道跟宝妈在交流些什么,宝妈看见孩子这样,也试图制止了几次,孩子也曾消停了那么一小会,但始终都没有真正停下来。

乘客在休息,有位三十多的女士去好心提醒这位宝妈说:“这位女士,您好,能不能让小宝宝安静点,我的母亲在休息。”听到这些,看的出来,宝妈还是有些惭愧的,就说了声:“对不起,孩子还小,请谅解。”这句话一说,更惹怒了隔着过道和妈妈一起坐的小姑娘,小姑娘就说了声:“我才5岁都知道公共场合要安静,不能大声喧哗,会影响到其他人,他都这么大了还小啊!”

听完这些,宝妈也感到非常惭愧,回应了一声:“真是对不起大家。”说完,宝妈赶紧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说:“你看到了吗,这个小妹妹多懂事啊,你可不能再闹了,你要向小妹妹学习,不然就太羞了哈。”

看到这个情况,男孩才真正安静下来。不过男孩母亲当时的反应却让人不满,不教育反而很袒护。“孩子还小”并不是犯错的借口,家长“管孩子”和“惯孩子”要永久区分。

1、教会孩子懂得分寸,顽皮不是顽劣。

孩子都有顽皮的天性,但顽皮过了头,只会给自己、给家人甚至给社会带来大麻烦,前段时间关于“熊孩子”惹出大麻烦的新闻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耍小性子可不是可爱,家长要留心,不要溺爱孩子。

2、过度的包庇,是在纵容孩子犯罪。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这句俗语说的就是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小时候养成的不良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被无限放大,走上犯罪。不管是孩子的习惯还是教养,都是从小逐渐养成的,在这过程中,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监督和示范作用,对于孩子犯的小错切不可忽视,孩子犯了错就要让他及时认识到错误的点以及所犯错误带来的后果,并且勇于承担后果。

3、身体力行,做孩子的好榜样。

孩子都有模仿的天性,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所以爸爸妈妈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要作出好的示范,比如坐公交车时,可以教育孩子主动让座给有需要的人、见到散落路边的垃圾可以随手捡起来扔到垃圾桶等等,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小行为要比长篇阔论的言语带来的影响更为直接,教育意义也更加深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