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連杰80年代拍的都是內地風格電影,雖然幕後團隊是香港人,但其影片主打的是內地正統功夫。當年是香港本地巨星的天下壟斷票房市場,但李連杰卻也是做到了部部電影都大賣,他出道即巔峯,他創下的成績至今都無人能超越。

早年的華語片也曾經風靡一時,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很受影迷追捧。不過如果細分的話,那只是港片的功勞,這跟內地電影是沒什麼關係的。那麼難道就沒有內地片引起過轟動嗎?答案當然是有的,比如李連杰的“少林三部曲”就輕鬆秒殺了所有港片,這三部創下的票房幫助功夫皇帝登頂80年代票房第一人寶座。

有人會說《少林寺》系列也是港片,這個說法也沒有不對,但該系列是以內地演員爲主導拍的,它跟以前的港片是不太一樣的。早年內地娛樂產業比較落後,內地電影在其他市場根本收不到票房,這個尷尬現象現在都還一直存在。以前有李連杰這塊遮羞布門面,現在他都息影了,內地片就再沒人能站出來撐門面了。

《少林寺》系列一共拍了3部,後兩部《 少林小子》《南北少林》亦都是十分賣座。當年是香港本地巨星的天下壟斷票房市場,但李連杰卻也是做到了部部電影都大賣,他出道即巔峯,他創下的成績至今都無人能超越。香港票房是功夫皇帝的短板,但他這幾部片都輕鬆進入年度賣座前十,他這個實力內地藝人再無第二個,如果算上其他市場票房成龍都要甘拜下風。

內地片在香港很難賣票房?那只是對其他內地藝人而言,對李連杰來說絕對是免疫的,因爲他每次出手都能收到爆表票房。如82年《少林寺》狂賣1615萬港元,排名年度第四位。84年《 少林小子》戰績更猛,票房大賣了2228萬港元,排名年度第三位。86年影壇巨星競爭越來越激烈,但《南北少林》依舊賣了1810萬港元,排名年度第六位。

李連杰80年代拍的都是內地風格電影,雖然幕後團隊是香港人,但其影片主打的是內地正統功夫。功夫皇帝當年在香港被人歧視,但他有出色的數據立足香港影壇,就連質量一般般的《 中華英雄》票房都賣了1145萬港元,試問放眼影壇有誰能比肩?李連杰的傳奇無人能複製無人能超越,香港本地巨星都是跑龍套上位的,而他出道就是巔峯,他的履歷太輝煌了。

李連杰還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人,他拍《少林》系列時候片酬很低,一天一塊錢,而香港的工作人員卻是50塊一天。後來他乾脆直接單幹,《中華英雄》就是他自導自演,不過由於經驗不足等原因,他這部作品不及前面三部轟動。其實在那個年代,第一次導演票房就能破千萬以上,這個戰績也是前無古人了,畢竟他是演員出身,試問其他藝人那個年代有誰做到過?

李連杰90年代事業又再創輝煌,其中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回內地拍攝製作完成的。如《太極張三丰》《新少林五祖》《方世玉》等。進入2000後,功夫皇帝又開啓了國產大片時代,《 英雄》創下的轟動絲毫不輸《臥虎藏龍》。2006年,他還是以內地最正統的武術電影《霍元甲》來作爲收山作品,李連杰沒怎麼在內地發展,但他對內地電影的推動以及貢獻是載入史冊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