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成導演代表作品: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1-3)2001-2004年,《正陽門下》2013年,《情滿四合院》2015年,《正陽門下小女人》2018年,《芝麻胡同》2019年

新作:電視劇《向陽而生》

 

疫情的暴發,令劉家成的新劇在殺青前強制性剎車,他難得有時間對事業、生活進行重新的規劃和思考。從《正陽門下》到《情滿四合院》,劉家成一直堅持用鏡頭記錄老百姓的故事,試圖在平凡人身上找到真善美的力量。

疫情期間,他深入北京的抗疫陣營,捐款捐物,同時關注着逆行者的故事。他希望未來有一天能夠把這段經歷,這些故事,這些人,通過文藝作品的方式記錄下來,“這個劇本我或許會打磨兩到三年,但我也不需要去搶得一時。我想做一部能夠留得住、傳得開,有保存價值的作品,把抗疫的故事讓更多人銘記。”

《正陽門下》劇照。

從外地返京後就組織捐款捐口罩

在衆多因疫情停工的劇組中,劉家成執導的電視劇《向陽而生》尤爲特殊。彼時距離殺青只有不足二十天,劇組拍攝所在的醫院只是搭建的內景,趕一趕仍可以完工。且作爲單元劇,該劇非主演衆多,一旦離組極可能面臨原班人馬湊不齊的後果。但1月24日,劉家成還是建議劇組停工休整,“在抗疫面前,一部劇真的是小事。如果我們劇組暴發了疫情,傳染到社會上,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事。”劉家成說,劇組在杭州等待了半月有餘,但眼見疫情持續蔓延,三分之一的演職人員便率先各自回家過年。

劉家成1月29日提前回到北京,他想盡快爲京城抗疫做些事情。作爲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東城區新聯會會長,劉家成在居家隔離期間率先發起倡議書,以新聯會的名義呼籲近十萬會員和理事單位捐助、捐款,“疫情面前我們不能深入一線,但在後方我們應盡所能。我們也不攀比,量力而行。”

倡議書發佈後,劉家成第一個以個人名義捐款10萬元,並向東城區街道捐獻了從杭州自行採購的600個口罩。此外,劉家成在隔離期滿後,還帶領新聯會骨幹前往北京第一個發生疫情的東花市街道,現場捐物、做義工。粗略統計,東城區新聯會的理事和理事單位在60天內共捐款4000萬元,口罩26萬隻,防護服100套,消毒液1000多公斤。除捐給武漢災區外,也有一部分送到了北京最有需要的抗疫一線。“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實際行動,能爲抗疫起到一些作用。”

 

受疫情觸動爲新劇《向陽而生》加臺詞

中國人古往今來,早已參透死亡是所有人的共同歸宿,卻忌諱談及生死觀。《向陽而生》改編自身患癌症的青年漫畫家熊頓的真實經歷,講述了其身處逆境,卻勇敢與病魔抗爭,堅持笑對人生的故事。劉家成拍攝這部劇的初衷,便是希望通過熊頓的抗癌經歷,爲觀衆帶來對生命的思索。

隨着疫情暴發,很多朋友跟劉家成說,這部劇“成了”,恰逢其時。當生死真的就在一瞬之間,一代人開始被倒逼着反思生命的意義,劉家成坦言,他希望《向陽而生》能承載更多撫平傷痛的功用。

復工後,劉家成將他在抗疫期間的所見所感,均潛移默化地融入到作品的創作中。例如在展現醫務人員工作狀態的戲份中,劉家成要求更加嚴謹,每一個小手術、檢查、埋管、抽取心肌包液,都需要詳細且專業的拍攝,駐組的急診科的主任、護士長進行了更嚴格把關,不能有絲毫錯漏, “尤其這次疫情之後,醫務人員和醫療行業需要得到大家更多敬重。劇中的每一個鏡頭,也都傳達着我們對他們的敬意。”

殺青之前,劉家成也爲主角臨場加了一句新的臺詞——熊頓和另外三個病友在山上高喊,“我們都要健康,快樂,向陽而生!”——這是劉家成在經歷抗疫後內心最真實的感悟。

他希望通過熊頓之口,告訴那些不幸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們:心若向陽,何懼病痛?“疫情讓我重新思考生與死之間我應當如何獲得更有價值。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不要丟掉希望,健康、快樂,向陽地面對。如果這部劇能讓觀衆真的反思生命規律,我覺得是一件有功德的事。”

【感悟】

劉家成說,成功的戲都是以現實主義爲基調,同時融入導演的理想主義、浪漫主義。劉家成反思當下國內影視劇創作具有太多“投機心理”,只保證拍完了、播出了,但並不在乎內容是否具有流傳價值,“很多作品都是播完一遍,再也沒有人想看了,這是資源的浪費。”

回京後,劉家成在家隔離了十四天。他每天晚上雷打不動看一部“大片”,重溫了《卡薩布蘭卡》《傲慢與偏見》《廊橋遺夢》《桃色交易》以及一些黑幫經典作品。

此外,劉家成終於一口氣讀完了費神、費心的長篇鉅作《百年孤獨》,反反覆覆地翻閱,“它寫了六代人,到第七代人結束,裏面的名字你都很難記住,但故事非常之深沉、沉重,思想很深邃。”

——劉家成談近期讀書、觀影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佟娜 校對 吳興發

 詳見專題>>>中國導演戰疫系列訪談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