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前面说了,林燮、祁王之死,他俩有主要责任,皇帝萧选的责任是次要的。古有“君为臣纲”的说法,而祁王和林燮,眼里又何曾有过皇帝萧选。

大家好,我们的用智能引领快乐走进新的领域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03
01
02
很多观众看了《琅琊榜》以后,对梁帝萧选这个人物,感情多多少少有些复杂。一方面,大家觉得他是个昏君,滥杀无辜,猜忌心很重;另一方面,又为他老年时期的凄凉唏嘘不已。
虽然情感复杂,但大多数观众还是会觉得气愤,毕竟他的对手是梅长苏。而梅长苏这个角色就十分讨喜,自然会影响观众的判断。
所以,小编想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谈谈梁帝萧选。
默许谋害赤焰军、诛杀祁王,实乃二人没有臣道。
的确,赤焰军主帅林燮和萧选关系很好,不仅救过萧选的命,而且还是萧选登上皇位的重要帮手。与此同时,林燮确实有能力,能带兵打仗,谈笑间攻城掠地,是当之无愧的国之栋梁。
再说祁王,能力确实不错,将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颇有明君风范。不仅获得了朝野上下一片赞誉,而且在老百姓中也有一定的声望。
换句话说,这两人一文一武,配合默契,文能高效治理国家,武能定邦安天下。朝廷能有这俩人,的确是莫大的福气。
可是有能力就能上天吗?有能力就可以为所欲为?更重要的是,有能力就能罔顾皇帝的感受?有能力就可以藐视君权?
你看,林燮领兵在外,皇帝下圣旨找他办事,他不依照也就算了,还说出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样的话。
皇长子祁王此时已经处理部分朝政,不帮着自己的父亲,还帮着林燮说话,支持林燮的做法,听之任之。
更有甚者,俩人时常在朝堂上和皇帝争得面红耳赤,大臣们也跟着附和。皇帝仿佛成了孤家寡人,没有任何存在感。
这样的朝局格式,一言以蔽之,皇帝没有了威信和权力,皇子和大将军成了朝廷的话事人,都得围着他们转。
古有“君为臣纲”的说法,而祁王和林燮,眼里又何曾有过皇帝萧选?
萧选是什么?他才是大梁国的皇帝,他才是国家这个大单位的话事人。这样一来,他萧选还是皇帝吗?
我们不妨站在皇帝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祁王年纪轻轻,就让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如此信服,而且他又和林燮走得那么近。他俩要是忠心耿耿也就罢了,可万一他们有了歹心,妄图谋逆,那该怎么办?
至少从当前的局势来看,祁王和林燮,眼里没有自己这个皇帝。虽说歹心也看不出来,可人心隔肚皮,万一他们意图谋逆了,那该怎么办?
别急着反驳,是个正常人都会有这样的考量。更何况是皇帝了,他历经九死一生才上去,又怎么会轻易让别人赶下来?
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当他有了这个想法以后,夏江、谢玉立刻就递上了枕头,让萧选默认了他们的做法。
而谢玉和夏江又是如何看出萧选这样的心思的呢?无疑,萧选一定在明里暗里表示过自己的不满,而祁王和林燮这样聪明的人,也肯定知道。
但他俩有改观吗?没有,依旧我行我素。
这样一来,萧选作为皇帝的尊严又一次被无情的践踏,他如何不反击?
更何况,夏江和谢玉才是诬陷赤焰谋逆的主犯,自己默许,就当不知道内情。即使有人质疑,自己也可以完全撇清关系,他何乐而不为?
所以就有了后面的赤焰军谋逆、祁王被赐毒酒的事情,这能完全怪萧选吗?
毋庸置疑,真正害死他俩的,还真是他们自己。
当然,看待问题也要客观一点。虽然前面说了,林燮、祁王之死,他俩有主要责任,皇帝萧选的责任是次要的。
但萧选无疑也做了许多错事。
比如他明明知道自己的好友言阙和林燮的妹妹林月瑶两情相悦,可当他上位以后,立刻就娶了林月瑶。这完全是霸权,没有考虑过朋友的感受。
比如靖王得势后,他强硬着不让靖王为赤焰军翻案,甚至明知自己大势已去后还在计算兵力,意图扳回局面。这时,他已经完全被皇权冲昏了头脑。
比如仅仅是因为林燮和云南穆府儿女亲家的关系,便开始猜忌穆府,继而在军饷粮草上设置阻碍,以至于霓凰父亲战死沙场。
比如他太爱惜自己的权力,明明立了太子,却又扶持誉王,让两者相争,自己得利。完全不顾国家党争、内耗严重,以至于后来邻国入侵。
可我们纵观萧选的一生,他所做的所有的事情,几乎都是为了皇权的稳固。即使是在赤焰军一案上,他是幕后推手,但林燮、祁王就真的没错吗?
不是这样的,萧选作为皇帝,从他的角度而言,他没错。当然,后来萧选执意不翻案,的确也情有可原。
所以,先别忙着批评萧选,要是你我在哪个位置上,也会做同样的事情。
错不在他,而在“皇帝”这个位置。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