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港電影得以不限配額地進入內地院線上映,還放寬了兩岸合拍片模式,中國大陸龐大的電影市場再一次向香港電影工業敞開大門,港影迎來新的機遇。香港電影在摸索中發展出兩條路,一部分電影人北上與大陸合拍,一部分電影人依然留守本地做純正港片。

步入21世紀後,很多港片老影迷都會有這樣一番感慨:香港電影越來越差!


理由是每年產出的港片,很大程度上沒有90年代以前的老港片味道了,


以此得出:港片變差,香港電影已經沒落了!


先表明我的觀點,電影經典與否,實際上是人的主觀感受,以主觀感受判斷港影沒落有點唯心主義!


其實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有港影沒落的說法。但是很多年過去了,當初立此Flag的人墳頭草都已經2m了,港影還活躍在電影舞臺!


人家不僅活得好好的,人家還能得獎——2010年,羅啓銳執導的電影《歲月神偷》獲得柏林影展水晶熊大獎;




2011年葉德嫺憑着主演許鞍華導演執導的電影《桃姐》,獲得威尼斯影展的最佳女主角。




或許10年20年後,我們開始回顧港影黃金時代,再回頭看港影變差的“印象”,其實是我們對港影轉型期的“迷茫與不解”。


我認爲港影質量並非變差,而是走上了新型創意之路。當然了,看待任何問題都不能只談現象不談原因,我們先看港影的時代歷史!


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香港特區與中國臺灣省、新加坡和韓國,同時推行以出口爲導向的經濟發展戰略。


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香港一躍成爲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成爲亞洲“四小龍”之一!


依據得天獨厚的國際地位和亞洲各國電影工業的匱乏,香港文化伴隨着高速蓬勃的經濟發展起來。


電影藝術作爲最新潮的文化產品,成爲香港主打文化產品之一,香港電影正式進入諸神輝煌的“黃金時代”!



 香港電影啓示錄初登“光明頂”


這一時期,衆多電影製片公司(邵氏兄弟,嘉禾,英皇,銀河映像,東方,寰宇,寰亞等)建立製片廠。




一些優秀製片人,導演,編劇等人才也紛紛湧入香港,使得香港電影的製作水平與製片工業體系日臻完善。


香港電影行業,得以迅速將30-40年代的“草臺班子”提升爲高標準製片。


率先在東亞地區,將劇本—演員—導演—攝製—營銷—放映—頒獎等環節統籌整合,形成完整的電影工業體系!


也是在60-90年代時期,香港佳才頻出:


張活遊,張瑛,呂奇,許冠文,許冠傑,吳宇森,譚家明,章國明,方育平,徐克,王家衛,關錦鵬,杜琪峯,王晶,周星馳,劉鎮偉,唐季禮,李安,陳可辛……


有些導演更是憑藉突出的風格一路從香港火到大陸:


王家衛(《春光乍泄》,《花樣年華》,《阿飛正傳》),憑藉作品中強烈的個人風格,譬如考究的畫面,迷離的情節和獨樹一幟的經典臺詞,在香港電影中居於首位。




關錦鵬(《胭脂扣》,《阮玲玉》,《藍宇》)以細膩含蓄的鏡頭語言,懷舊的電影色彩,講述纏綿徘惻的愛情故事。




徐克(《新蜀山劍俠》,《倩女幽魂》,《笑傲江湖》),人送外號“徐老怪”,他敢於突破現實世界的桎梏,把鏡頭對準虛無縹緲的神仙俠客,給我等凡夫俗子展示快意恩仇的江湖仙俠世界。




周星馳(《少林足球》,《食神》,《功夫》,《長江7號》),以諷刺現實,暗喻謾罵的無厘頭喜劇,在香港電影市場開出“周氏”新喜劇,時至今日我們都要稱呼一句“星爺”。




電影的爆火也意味着電影演員的迅速躥紅:


60年代,陳思思,陳寶珠、石慧、狄波拉、蕭芳芳、其中夏夢更是唯一一位可與奧黛麗·赫本一較高下的女明星。


70年代 汪明荃、楊盼盼、歐陽佩珊、李小龍、沈殿霞、馮寶寶、成龍、林青霞、黃杏秀、陳敏兒。


80年代 周潤發、苗喬偉、翁美玲、鄭少秋、張國榮、向華強、劉德華,李修賢、范植偉、戚美珍、溫碧霞。


90年代 蔡少芬、李嘉欣、、王祖賢、周星馳、梁家輝、鐘楚紅、張曼玉、許冠文、麥嘉、葉童、胡慧鍾、伍詠薇、張艾嘉、陳玉蓮、葉玉卿、鍾麗緹、李賽鳳、吳鎮宇。——百度百科回答




儘管現代很多人都已經不怎麼認識70年代以前的電影明星。但不可否認,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電影作品以及電影明星,幾乎都是香港電影捧紅的!


在香港電影最繁榮時期,香港產出的每一部電影都受到韓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亞國家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關注!


80年代張國榮的作品《春光乍泄》《阿飛正傳》,甚至成爲東亞地區兩岸三地的共同記憶!




 香港電影啓示錄“六大門派”來襲


二戰後,好萊塢電影伴隨着戰後經濟復甦席捲全球,好萊塢擁有世界最先進完整的電影工業體系,高效率專業化的電影製片,導致很多國家和地區的電影市場大洗牌。


華語片再受歡迎也只是在東亞地區,與冷戰結束後的美國“好萊塢”商業大片相比,就遠遠落於下風。


80年代,由於中國大陸以及臺灣觀衆對港影需求依舊強勁,促使臺灣資金源源不斷注入香港電影業。


香港電影雖然受好萊塢威脅,但仍可以穩如老狗,保持着蓬勃發展!




90年代,與中國香港電影同時期發展起來的日影韓影,颳起韓流日系風。


日本隨着戰後經濟復甦,文化娛樂產業逐漸發展起來,亞太電影市場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校園青春片、純愛片、浪漫喜劇片。


唯美、感傷、細膩、浪漫,漸漸成爲了日本電影的標識,由於日本對壓抑心理的探索延伸到了更廣泛的領域。


無論是情慾片還是恐怖驚悚題材,都出現了震驚海外的作品,日本動畫呈現大爆發的態勢,漫畫、劇集、電影紛紛進入創作巔峯。




韓國放開電影限制後,模仿好萊塢電影模式,陸續推出社會題材片、動作片、言情片、歷史題材和懸念片等,給觀衆更多選擇的機會,在市場上也取得了好成績。


與此同時,嗲嗲的中國臺灣偶像劇已經初見名氣,90年代第一批臺劇獲好評,《流星花園》類臺灣偶像劇是2000以後成規模發展的!


中國大陸也呈現百花齊放的姿態,出現一批口碑佳作《霸王別姬》《陽光燦爛的日子》《活着》《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


從大趨勢來看,香港電影雖然保有競爭力,可香港本土的電影賣座率,與黃金時代相比大不如前,門票銷量出現逐年下降趨勢。




時間到了90年代中期,伴隨中國臺灣在GATT(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中,關於電影引進配額談判的失利,中國臺灣不得不逐步開放美國大片限額。



 香港電影啓示錄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


據非正式資料統計,香港曾經過有100多億臺幣的資金在運作拍戲,幾乎每部片都有臺灣資金注入港影產業。


GATT會議後,臺灣片商看到美國商業片更受歡迎,逐漸收回注港資金。


這導致港產片從1990年代初的每年超過200部,下降至約100部,攔腰砍斷的製片量,意味着港片收入整整減少一半。


香港電影業受此大挫,元氣大傷!




2000年左右,由於中國還未加入WTO組織,港產片還能依靠大陸市場的觀影需求保持競爭力。


香港電影業,背靠祖國媽媽,依然可以“苟延殘喘”!


但好景不長,隨着中國大陸加入WTO,大陸也逐漸開放外語片配額,好萊塢電影又一次擠壓港產片的放映空間。


港片的市場,就這樣一步步萎縮,直至擠壓殆盡!




據資料統計,以好萊塢電影爲首的美國電影在亞太地區的總票房收入,2006-2019年間從73億連年逐增至178億,超過北美本土市場。




2019年全球總票房422億美元中,亞太地區總票房以178億美元佔據近半壁江山,也即是說美國好萊塢電影從亞太地區賺取的利潤早已超過本土!


這組數據背後,表明亞太各國各地區電影放映格局,由放映港產片過渡到以放映好萊塢大片爲主,本土國產電影爲輔的模式。


《紅樓夢》第13回裏記載 “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之盛。” 越是繁榮越是暗藏危機,


至此,香港電影腹背受敵,自顧不暇:


外有“好萊塢”大片的衝擊港片、亞太各國的電影行業興起;內有中國大陸本土電影佳作頻出、中國臺灣偶像劇風靡大陸。


香港電影自1960年起,經過近40年的“烈火烹油”後,終於緩緩走向沒落。



 香港電影啓示錄新時代“造神”之路


眼看香港電影日益失去競爭力,港影產業開始積極自救之路!


2003年,大陸政府與香港正式簽訂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香港電影得以不限配額地進入內地院線上映,還放寬了兩岸合拍片模式,中國大陸龐大的電影市場再一次向香港電影工業敞開大門,港影迎來新的機遇。


香港電影在摸索中發展出兩條路,一部分電影人北上與大陸合拍,一部分電影人依然留守本地做純正港片。


香港電影這一時期“雙線發展,齊頭並進”,使得沉寂已久的電影行業又熱鬧起來,出現了一大批口碑不錯的電影。


譬如兩岸合拍片:《功夫》、《投名狀》、《葉問》、《十月圍城》、《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等。


譬如純港片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志明與春嬌》、《歲月神偷》、《線人》、《桃姐》、《寒戰》等。




舊式港片的確沒落了,但是香港電影業在半個世紀的電影工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只要給予合適的土壤與水源,它就會重新發芽,玉樹開花!


香港新時代的電影人,已經不大可能延續東方好萊塢“黃金時代”,當下比較主流的做法是改良傳統電影製作標準。


採用新穎的語言和獨特表現手法,融合各種小衆文藝電影的拍攝方式。




形成氣象一新,別具一格的香港新生代電影,如《志明與春嬌》、《分手說愛你》、《抱抱俏佳人》等。


這些香港新時代電影,給予兩岸三地觀衆持續驚喜,再次讓香港電影揚名國際,讓香港和華人電影再次得到國際的認可。


可以預見,香港電影正脫離桎梏,走出新型道路!


舊港片已死,新港片當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