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峯

“我沒有被災難打垮,相反,帶着假肢一直在奔跑……”

2008年5月12日,一場8.0級特大地震後,無數生命戛然而止,無數人的命運被改變。而對於經歷過這場磨難的謝海峯來說,丟失的小腿沒有阻礙他奔跑的步伐,十年從藝、八年學舞之路,他成爲了自己舞臺上的主角。

十年間,謝海峯和自己的假肢成爲朋友,先後加入殘疾人藝術團、四川省歌舞劇院,學會了變臉、長嘴壺茶藝、舞蹈,爲了練舞,曾經練斷了三個假肢,雖然殘疾,但他用自己的毅力和堅持,收穫了不一樣的人生。

傷痛中

獨腿運動員給了他很大鼓舞

12年前,15歲的謝海峯還在讀初三,一場突來的8.0級特大地震讓他成爲獨腿少年。回憶起當天,謝海峯恍如隔世,“地震發生時,很多同學都往外跑,我也不例外,最後一秒跑出宿舍大門,‘轟——’的一聲,身後的宿舍樓就塌了,我轉過身還沒反應過來,過了好一會才發現自己一隻腿下半截不見了。”

很快,同學們幫他簡單處理,爲了不讓謝海峯睡覺,一直陪他說話,最後前往醫院救治,“整個過程好像我都沒有感覺,也感覺不到痛,只是在換藥的時候纔有了痛感。”謝海峯說。

謝海峯的媽媽知道兒子在地震中出了事,以爲只是小傷,直到在醫院看見沒了一隻腿的謝海峯,忍不住痛哭。“後來他們在我面前都是裝作沒事人,但是半夜媽媽偷偷哭我能聽到,我覺得我要堅強,不能讓家人擔心。”

在轉往深圳醫院救治期間,一位排球運動員給了他很大的鼓舞,“他當時穿着長褲走進來,在我們面前走了幾圈,然後問我們有沒有看出什麼問題,我覺得看不出什麼問題。”謝海峯告訴記者,後來這位運動員告訴大家,他其實也是獨腿,用了假肢走路,“他說的一句話我記得特別清楚,‘你們也能像我一樣走路’,後面我做到了,我是當時醫院裏恢復得最快最好的殘疾人,只用了兩個月時間,是當時在深圳首位裝上假肢回川的人。”

康復後

加入殘疾人藝術團學習舞蹈

“如果說斷腿沒有給我帶來影響,那是不可能的。”回到學校繼續上課的謝海峯,性格本就內向,地震之後,腦子裏也曾想過別人是否會用異樣的眼光看他,“同學們都很好,照顧我的心情,沒有再提這個事,而玩得好的朋友還是會寬慰我。”

2010年,謝海峯在好心人的推薦下,與另外兩位小夥伴一起加入成都市殘疾人藝術團,開始學習川劇變臉。2012年,謝海峯又來到四川省殘疾人藝術團,從零開始,正式走上舞蹈的道路。每天早上七點開始做早功,九點開始做基本功、排練,“因爲當時我已經19歲,對於一個男生來說,時間已經有點晚了,而且我還是殘疾,所以要比常人花費更多精力。”

有時候一練就是一整天,爲了練舞,謝海峯練斷了三個假肢,因爲假肢不比現在的好用,他的腿部與假肢連接處經常被磨出泡,“當時就是有了泡就等兩天,再繼續,一直這樣循環,當你把這種痛習慣了,就不痛了。”

靠着自己的堅持與毅力,謝海峯開始在舞臺上綻放出自己的光芒,他跟着團隊到處演出,獲得了不少榮譽。2016年,加入四川省歌舞劇院後,他繼續加強舞蹈訓練,成爲了一名優秀的歌舞劇演員,之後又學習了長嘴壺茶藝表演。“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好心人,還有我自己的堅持,我沒有被災難打垮,相反,帶着假肢一直在奔跑,我也想對所有經歷過這場災難的小夥伴們說,永遠不要放棄。”謝海峯說。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馬天帥 劉成夢 攝影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