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勇武異常的帝辛沒有時間做這些瑣事,他討伐有蘇氏、討伐東夷,改革法律,重用奴隸,加強對西伯侯等人的管理,這些舉措不分先後同步實施,其結果就是引起各方的反彈反抗,無論是早有異心的西伯侯,還是商朝微子啓這些貴族勢力,都開始搞事。歷代亡國之君中,如果選名聲最臭的,那一定要數夏桀和商紂,這二位幾乎承包了所有亡國之君的特點,這二位中,由於商朝離我們更近一些,並且有《封神演義》這樣的名著來做推廣,商紂王的知名度明顯比夏桀要高。

大家好,我們的集散化小倉庫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亡國之君總是免不了被後人詬病,時間久了大家也就習慣了。大多數亡國之君無論生前如何勤勉有爲,只要是被滅國,成爲亡國之君,他的名聲總跑不了昏庸無能這幾個字。當然,還有些會冠以殘暴不仁,如隋煬帝楊廣。歷代亡國之君中,如果選名聲最臭的,那一定要數夏桀和商紂,這二位幾乎承包了所有亡國之君的特點,這二位中,由於商朝離我們更近一些,並且有《封神演義》這樣的名著來做推廣,商紂王的知名度明顯比夏桀要高。
按照頂級亡國之君的配置,商紂王有這麼幾項功能,第一條是昏庸,他不能夠重用比干這些忠臣;第二條是好色,他寵幸妲己,不理朝政;第三條是殘暴,造炮烙,殺害忠臣;第四條,嗜酒如命,不知道節制,浪費了糧食;第五條,不知道體恤百姓,建造大工程,勞民傷財;第六條,任用奴隸,破壞了貴族階級的利益;第七條,不知道尊重祖先,第八條,第九條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壞事,商紂王都會做,有一句經典的話,叫做“想當然”,就是隻要你能想到的壞事,都堆在紂王身上就可以了。因爲商紂王就是亡國之君的垃圾堆,什麼垃圾的事情都可以賴在他的身上。歷史上的商紂王是否做了那麼多壞事呢?當然沒有。只是因爲他是亡國之君,而且年代久遠,所以後世之人就把所有壞事都推到他的身上。
那麼我們從商紂王的滅亡中得到哪些啓示呢?我總結了4點,歡迎友友補充。第一點啓示:要和兄弟搞好關係,如果實在搞不好,就除掉,不要留下後患。商紂王的上任君主是帝乙,帝乙是個有能力的君主,很多人一定會疑惑,爲什麼英明的帝乙會傳位給昏庸殘暴的帝辛呢?這可能是大家潛移默化受到影視和小說的影響,其實紂王帝辛是很有能力的,他有2個哥哥,就是微子啓和微子衍,他們是一母所生。紂王之所以能成爲下一代君主,有2個優勢,第一個優勢是紂王的母親在生微子啓和微子衍時是帝辛的妾,而生紂王時是帝辛的妻,按照嫡子繼承原則,帝辛繼承是合理的;第二個優勢是帝辛文武雙全,他不光有託梁換柱的本事,還很有遠見,在和帝辛的交談中,見解遠超微子啓和微子衍。有這2個優勢才能讓帝辛最後勝出。
正因爲如此,微子啓和微子衍內心是不甘心的,他們並沒有真心實意地輔佐紂王,反而勾結外人,妄圖推翻紂王,然後取而代之,微子啓後來被周成王封到商丘,建立了宋國。對於兩位哥哥的想法,紂王內心是知道一些的,但心懷大志的紂王沒有把這些放在心上,他既沒有主動找2位哥哥談心,也沒有做任何防範措施,這才讓這2位哥哥有機會里通外敵,內外夾攻,加速了商朝的滅亡。
第二點啓示:步子不要邁得太大,要循序漸進。帝辛繼位後,國內並非風平浪靜,相反,外有東夷作亂擾民,內有西伯侯姬昌隱忍待發,而且朝廷上還有微子啓一黨蟄伏,這些勢力縱橫交錯,是需要時間來慢慢理順的。但勇武異常的帝辛沒有時間做這些瑣事,他討伐有蘇氏、討伐東夷,改革法律,重用奴隸,加強對西伯侯等人的管理,這些舉措不分先後同步實施,其結果就是引起各方的反彈反抗,無論是早有異心的西伯侯,還是商朝微子啓這些貴族勢力,都開始搞事。
第三點啓示:對待潛在的敵人要時刻防備。西伯侯並非影視劇中好好先生的模樣,相反,他心機深沉,西伯侯想造反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的父親就因爲想造反被商王文丁殺害,西伯侯造反也算是子承父業了。西伯侯用姜尚爲軍師,攻滅周邊國家,使得天下三分之二歸了周,對於姬昌和其子姬發的反心,帝辛早已心知肚明。但他太過於自信,認爲姬昌姬發無論怎麼壯大,也威脅不了自己,結果證明他錯了。在他剛打完東夷,帶着大批剛投降的奴隸回來時,姬發讓他嚐到了失敗的滋味,一次,就讓他徹底失敗。
第四點啓示:失敗了就不要奢望有好的名聲。孔子的弟子子貢說過一句話,“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這句話評價商紂王再貼切不過了。你是成功者,你纔有話語權,你失敗了,你就準備好迎接侮辱和殺戮,雖然很殘忍,但很現實。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