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都讲究能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些什么,钱自然是越多越好的,但对于皇帝这样不愁钱的家庭来说。他们要留给下一任的便是国库里的银子了,国库里有多少钱就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强大或衰败。康熙工作了六十年,前期确实是个好皇帝,可他晚年就有些懈怠,去世的时候仅是给儿子雍正留下了800两银子。还有一批钱粮亏空,不过雍正是个更勤劳的皇帝,登基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开始处理这些亏空。

在他的努力下,这些亏空总算是追缴完,也令各大官员都受到了震慑。还想尽办法增加国家的收入,当然,他并没有采用多纳税的方式。要那样的话,百姓会造反的,是勤恳了大半辈子,他给儿子乾隆留下了近2000万。算是越来越多,乾隆又号称是康乾盛世,他给儿子嘉庆留下了多少呢?

最初的康乾盛世确实是盛世,光是生产总值就恢复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一,可想数目有多大。还有工业产量,也占了世界的百分之三十二,国库自然是比较充盈的。同时,盛世也有能力减免钱粮,光是康熙跟乾隆两个朝代便五次减免了全国的钱粮,共计是3亿两白银。而这两朝最鼎盛的时候财政储备达到了8000万两,更是常年保持在6000到7000多万两之间。

盛世主要还表现在人口上,康熙六十一年,人口突破了一亿五千万。到了乾隆五十五年又突破了三亿人口,但众所周知,乾隆留给嘉庆的不过是个烂摊子。那些盛世攒下的钱都在乾隆年间基本上就花了大半,乾隆也可以说是个“月光族”。他是个很懂得享受的人,先来说说六下江南。

名义上是去探访民情,或者是视察黄河等水利工程。实际上,他是去玩了,不仅自己去,还要带上母亲老婆孩子以及兄弟姐妹,再加上一群手下。这路上的花销可就大了,沿途要修行宫,还要搭彩棚,为了运东西,甚至需要马6000匹,骆驼800只以及骡马车400俩。光是征调百姓就用了上万人,这还不算什么。

甚至连水都得用北京、济南的各个著名泉水运来。根据粗略估计,六次下江南恐怕花费了2000万两都不止。当然,表面上并不是用的国库的,而是用的百姓和商人的。可有一些总不可能还让百姓出钱,国库实际上也要出钱,这数目也不会少。再来说乾隆的陵墓,修建得那叫一个豪华,不然后来也不会被孙殿英惦记上。根据记载来看,裕陵修建了九年,用203万两银子。

还有妃园寝,到乾隆二十七年,大概用了134004.303两。注意,这仅是修建的,不包括后来乾隆的陪葬。陪葬自不用说,后来的慈禧都有能力用上千万的陪葬更何况乾隆。再加上,他宠幸和坤,和坤被查出来的资产就有8亿两到十亿两之间,这也算是乾隆留个嘉庆的钱袋。不过实际上这对比乾隆给嘉庆留下的烂摊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一个和坤没了,但贪污的问题并没解决。

再有就是乾隆晚年的盛世不过是勉强维持,实际上百姓可穷得很。英国使者马戛尔尼曾记载,他来到中国,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卖儿卖女更是很正常的事情。阶级矛盾很明显,加上乾隆大兴文字狱,后果就是各地频繁的起义,镇压起义需要钱,光是嘉庆十年那次,就花了二亿两。而这样的起义屡禁不止,再有就是治河。这跟起义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南河工程花了4000多万两。不得不说,乾隆是自己玩高兴了,他儿子就苦了大半辈子。而乾隆的孙子道光简朴到,一个皇帝要在衣服上打补丁。

参考资料:《清史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