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华纳版权的战略合作,是网易云音乐在2020年再次主动出击的结果。2020年,会是网易云音乐的版权年吗。

2020年未过半,网易云音乐的版权合作还会有哪些突破?

作者|语境

"为了A-Lin,我已经充了一年的会员了。"一位A-Lin的粉丝在网易云音乐的官方微博评论。

5月12日,网易云音乐通过微博公布了与华纳版权的战略合作,并在海报中列出热门的代理词曲作者,A-Lin名列其中。

"云村争气了!""这就续上黑胶VIP",有粉丝按捺不住对已拿下音乐词曲版权的喜悦,更有热心网友把评论区当作"版权许愿池",热情许愿本命的版权提上日程。当晚,这条版权合作新闻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与华纳版权的战略合作,是网易云音乐在2020年再次主动出击的结果。

华纳版权是世界三大唱片公司之一华纳音乐集团旗下国际词曲版权公司。此次合作,网易云音乐将获得华纳版权130万首音乐词曲版权,其中既有GreenDay、Jay-Z、KatyPerry等国际知名巨星相关版权,也涵盖A-Lin、F.I.R.(飞儿乐团)、好妹妹乐团、李宗盛、方大同等众多华语歌手、音乐人的词曲版权。

开年以来,网易云音乐已经陆续官宣了与《歌手·当打之年》等各大音综、热门影视剧OST、滚石唱片、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等版权合作。它正在加大力度解决一直被行业和用户诟病的"音乐版权缺乏之痛"。

2020年,会是网易云音乐的版权年吗?

网易云音乐的版权丰收之年

对于在线音乐平台而言,音乐版权无疑是生存的根本。

过去,版权是网易云音乐的相对"短板",云村虽然在欧美、日音等分众音乐圈层优势明显,但在华语流行方面不占优势。

2017年起,TME将世界三大唱片公司环球音乐、索尼音乐和华纳音乐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版权都纳入麾下。经过两到三年的音乐公司独家版权期,2020年的版权格局似乎出现了新的变化。网易云音乐在版权的攻势更加迅猛,另一边,阿里也有所行动。

网易云音乐上一次版权大动作发生在3月31日,它宣布与滚石唱片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的合作中不仅包括常规的版权操作,还有艺人发掘培养、音乐IP深度开发、原创音乐、音乐演出、在线K歌等涉及产业上下游领域的合作。

2020年开年,随着《想见你》热播,歌单《穿越千万时间线,只想见你》也在云村大火,播放量接近3000万。伍佰的"穿越"金曲《LastDance》评论从几十暴涨到14w,滚石新人孙盛希的片头曲《SomedayorOneDay》评论超1.8万。除了剧集热度的加成,网易云音乐依托乐评、歌单、Mlog等形成的社区氛围,也为音乐和新人提供更多传播的机会。

歌单《穿越千万时间线,只想见你》&《LastDance》评论10w+

滚石与网易云音乐的"资源+渠道"协同模式,同样适用于华纳版权,在音乐IP开发与歌曲出圈上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华纳版权是全球三大唱片公司之一旗下的词曲版权公司,除了A-Lin、陈楚生、陶喆、袁惟仁、方大同、罗大佑等华语歌手、音乐人的词曲版权,还拥有水果姐KatyPerry、朋克乐队GreenDay、流行天后Madonna等国际知名巨星的相关版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华纳版权曾与腾讯音乐长期进行独家合作。就合作本身而言,既体现出网易云音乐对版权强势进取的态度,也能印证版权方对网易云音乐的认可。

在曲库"国际化"趋势上,网易云音乐也做出了差异化打法。

3月13日,网易云音乐宣布与吉卜力工作室达成版权合作,获得了旗下动画音乐的全面授权。得益于云村大量日音乐迷的聚集,这些音乐作品来自《龙猫》《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知名动画上线后,在站内收获了高热度。

这也与网易云音乐早早布局日音版权有着极大关系,在2017年,网易云音乐首开正版日音大规模入华先例,与爱贝克思达成版权合作。2020年,从未发布过数字专辑的日本艺人经纪公司杰尼斯事务所,"破天荒"地在网易云音乐首发上线了木村拓哉的首张个人数字专辑《GowiththeFlow》,随后又上线了岚(ARASHI)相关音乐版权。

基于平台日音听众基础,网易云音乐进一步加固自身的"护城河"。

差异化优势还体现在对音乐综艺类版权的精细化运营上。

"网易云居然买了《歌手》的版权,今年可太争气了!"有网友在网易云音乐成为独家音频合作伙伴后,发出这样的感叹。

不难发现,在2020年第一季度,网易云音乐向以芒果系综艺为代表的节目版权发力,不仅拿下了头部音乐综艺《歌手·当打之年》《我们的乐队》的音乐版权,也收获了《朋友请听好》《声临其境3》等节目音频版权,以聊天音频和配音段落形式呈现。

借助节目的关注度和热度,网易云音乐吸引了大批新用户涌入,同时也展现出平台推动"歌曲出圈"的运营能力。最新的一个案例来自《歌手·当打之年》——网易云音乐把它多角度拆解,在站内设置banner,歌单推荐,推动应援投票,邀请歌手空降,让网易云音乐成为节目"第二现场"。

《歌手·当打之年》歌曲应援投票&邀请歌手空降

在精细运营下,有老歌二次新生,也有新人新歌出圈。

据官方数据,周深演唱的《达拉崩吧(Live)》在一天内收获近6万条评论,官方推出的原曲合辑歌单的评论数也接近1万,这在歌单评论中十分少见;新人歌手太一和刘柏辛两人在《歌手·当打之年》竞演当晚,网易云音乐站内的歌曲和歌手排名都显著跃升,各自的原创歌曲《玉》和《Manta》也让电音中国风和国际化旋律说唱两种音乐类型破圈。

"当打"的年轻社区

网易云音乐能获得众多版权方的认可,离不开它稳步上升的商业价值。

在AppAnnie的2019年12月中国应用收入Top10榜单中,网易云音乐首次上榜。

根据网易公布的财报,2019年第四季度,创新与其他业务营收为37.2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网易云音乐收入再创历史新高,会员收入同比翻番,数字专辑和直播的收入也增长迅速。

收入增长与网易云音乐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息息相关。

95后正逐渐成为整个移动互联网的活跃主力。2019年,网易云音乐用户增长迅猛,在第二季度突破8亿大关。网易云音乐副总裁李茵曾在演讲中表示,95后活跃用户占比超过60%,新增用户85%都是95后年轻人。

Mob研究院《Z世代大学生图鉴》发布的数据显示,网易云音乐是Z世代最受欢迎的娱乐App。

而在消费方面,Z世代还被定义为消费界冉冉升起的新星。95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更容易接受为虚拟产品付费等互联网新鲜事物,他们也是网易云音乐的消费主力军。

年轻特质也让音乐消费风格呈分众化方向发展。

网易云音乐副总裁丁博在分析2019年网易云音乐歌曲榜单时提出,95后年轻人对分众音乐的包容性很高。

在热歌榜TOP10歌曲中,榜单上不仅有华晨宇《好想爱这个世界啊》、毛不易《二零三》等流行音乐,也有隔壁老樊《这一生关于你的风景》这样的民谣音乐。其他最受欢迎的音乐风格还包括说唱、国风、电音、摇滚。

除了华语音乐,海外不同细分类型的音乐也在强势崛起。2019年,欧美音乐中,TaylorSwift《Lover》热销超过60万张;韩语音乐中,BTS(防弹少年团)《MAPOFTHESOUL:PERSONA》热销超40万张。高销量的背后,是95后用户音乐风格国际化的重要体现,对海外版权方来说是一颗最直接的定心丸。

Z世代的年轻人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于是更加愿意在网络上分享交流、表达自我、追求个性、获得精神共鸣。与其他音乐平台相比,网易云音乐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为年轻人提供了更舒适的社区氛围。

社区氛围的本质是情感连结。用户在评论区中创作的大量UGC内容,最能代表网易云音乐社区文化,从乐评地铁到乐评书,总有一条乐评能恰好击中你的红心。

社区的情感也会随着热点起伏做出实时反映。2月14日晚,《歌手·当打之年》在网易云音乐的热度飙升,第二期中,毛不易"唱给母亲"的《一荤一素》唱哭了不少网友,即便没能逃脱淘汰的命运,但倾注感情的走心乐评赋予了这首歌别致的生命力。评论中有惋惜、有支持,更有对这首值得被传唱作品的暖心解读。这些都留住"被淘汰"音乐作品的最好记录。

除乐评外,歌单、Mlog、直播等社区特色,也是活跃用户的"精神家园",让歌曲、用户、音乐人三方形成互动连接。

华纳版权数字业务副总裁王咏怡女士对网易云音乐的品牌调性十分认可,"网易云音乐定位明晰、坚持创新,在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音乐服务的同时,也满足了用户的情感需求,已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网易云音乐创新的产品精神,与华纳版权的服务理念‘无限创新之心’高度契合。"

分众和年轻的长尾力量

Mob研究院发布的《Z世代大学生图鉴》中,另一个最受Z世代欢迎的娱乐App是B站。

网易云音乐和B站皆以分众圈层为起点。B站靠二次元起家,面向亚文化圈层,视频弹幕最有特色;在早期,网易云音乐从民谣圈走红,文艺青年心头好,走心热评文案最出圈。

精细、明确的受众群让"社区"内部的紧密度变大,也因为志同道合、彼此理解,在社区内发言也有更好的互动体验。

弹幕为B站用户创造了思想交流的环境,还让创作者迸发出新的想法,而网易云音乐评论区的UGC互动,甚至会改变一首歌和一支乐队的命运。

新媒体作者吴怼怼曾以中国台湾乐队落日飞车的"走红方式"说明UGC互动的积极作用。

中国台湾乐队落日飞车的英文摇滚《MyJinji》,以简单直白的歌词配上舒缓、梦幻、忧伤的曲子,在云村获得许多红心,最高赞的评论这样写道:祝您听落日飞车,睡到心上人。

这句看似普通的评论,却获得了近10万点赞,甚至成为后来落日飞车的非官方slogan,在乐迷间口耳相传,无形中带动了乐队的出圈。

落日飞车《MyJinji》热评

B站up主在二次创作和自制视频方面展现了强烈的生命力,而说起原创/独立音乐人,第一个联想到的往往是网易云音乐。

起初,网易云音乐文艺的调性吸引了不少有实力有特色但人气不高的民谣类歌手,对"个性"的包容,也让平台容纳了更多摇滚、电音、说唱等分众圈层的用户。

这些用户很多都是潜在的音乐内容生产者,具备自发的创造能力,反哺社区内容。原创音乐人的入驻,能够为平台提供大量"UGC版权"音乐作品。

2019年12月,网易云音乐宣布平台入驻原创音乐人超10万名,4个多月后,这一数据又更新到16万。音乐人的爆发式增长,既有平台内容创作者扶持计划"云梯计划2020"等的助力,也有早期优秀音乐人聚集"打牢地基"的功劳。

"圈层"与"主流"是相对的,而年轻的属性却根植于平台基因。数年后,分众和年轻的长尾力量得以凸显,曾经"冷门"的民谣成为"街歌","小破站"的《后浪》演讲在"前浪"和"后浪"之间都掀起波澜。

两个曾经的垂直化平台,如今蜕变成为国民级产品。

如今,B站更加重视和各大视频平台展开官方合作,保护up主的原创作品,同时,在热门IP剧集采买上也毫不含糊,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就刮起一阵B站《名侦探柯南》"追剧风"。

而拥有8亿用户的网易云音乐,也在版权之路上一路进击。无论是吉卜力、滚石唱片、华纳版权,还是以《歌手·当打之年》为代表的芒果系综艺,都是网易云音乐版权攻坚战中的关键布局。

引入主流版权,为平台带来更多流量空间,丰富了平台的音乐内容生态。合作也是一种双向选择,反过来,版权资源又因为年轻的社区文化滋养获得回报和新生。

华纳版权手握经典,网易云音乐深受年轻用户喜爱。两者之间将擦出怎样的火花,一切都值得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