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看來,《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顯然是曲高和寡了,內地劇《大明王朝1566》、日劇《四重奏》也有類似的問題,題材不討喜、劇情費腦子,這不是把看電視當休閒娛樂的大部分觀衆的菜。有不少香港網友在《香港01》文章下面表示,的確感覺TVB那個時段播太多內地劇,加上主角又有譚俊彥這個靠爸族,所以纔對這部劇未抱幻想,如今看到不少人都贊是神劇,接下來會轉檯去看一下。

TVB劇集《十八年後額中級告別》自開播以來便在香港、內地好評如潮,如今在豆瓣評分高達8.7,劇評人大讚這是近10年的最佳港劇,但令人意外的是,這部劇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

TVB早前公佈的收視報告顯示,《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上週錄得25.4點的收視率,本週開播則稍有提升錄得26.4點,總體維持4月20號開播以來的慘淡成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要知道不久前完結、評分僅6.2分的《機場特警》才錄的結局周34.4點、全劇平均33.2點,這究竟是豆瓣評分脫離了人民羣衆?還是一般觀衆的欣賞水平跟不上神劇的步伐?

在我看來,《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顯然是曲高和寡了,內地劇《大明王朝1566》、日劇《四重奏》也有類似的問題,題材不討喜、劇情費腦子,這不是把看電視當休閒娛樂的大部分觀衆的菜。但是,今日就有港媒提出了一個新穎的觀點:《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的慘淡與內地劇《慶餘年》有關。

在內地播完幾個月、又於my TVsuper(TVB旗下的電視盒子)上映過後,《慶餘年》登陸了TVB翡翠臺,全劇最終收視率慘淡;《香港01》認爲,正是因爲《慶餘年》不討喜,一直維持25/26點的低水平收視率,讓許多香港觀衆放棄了這個時段,導致了本應站上30點高位的《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收視不合格。

有不少香港網友在《香港01》文章下面表示,的確感覺TVB那個時段播太多內地劇,加上主角又有譚俊彥這個靠爸族,所以纔對這部劇未抱幻想,如今看到不少人都贊是神劇,接下來會轉檯去看一下;但也有香港網友持不同意見,認爲收視低不關《慶餘年》的事,大家收工回家看電視是爲了輕鬆娛樂,這個題材讓本身就過得壓抑的人潛意識抗拒。

《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演技在線、劇情緊湊,的確是一部相當優異的劇集,如果你對追兇、推理感興趣,這會是你近段時間的最佳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