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朗育儿课堂(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不得不承认,在漫长的教育过程里,作为家长我们或多或少的都有在用愧疚填补一些事情,比如家长们都爱说的“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我和你爸爸这么辛苦,都是为了让你的将来能够更好”……

有意无意间,我们在用一份“愧疚感”面对孩子,希望他能因此而变得懂事,像我们期望的那样成长。然而,让孩子因为愧疚感而听话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背后的“讨好型”人格很伤害孩子。

昨天又看了一遍《小欢喜》里的乔英子与她妈妈的斗争之路,我发现在乔英子并不是一开始就在崩溃的边缘游走,她也曾想要通过迁就来缓和同妈妈之间的关系。

可是英子的妈妈却总是用“我要你好,不要我好”这样的想法,来伤害彼此之间的关系。

比如有一次英子答应和妈妈看电影,可是到了电影院妈妈才知道,英子已经看过这个电影了,她立马转身回家,尽管英子告诉妈妈,她想陪妈妈看,可是妈妈仍然告诉英子:“别在这儿看浪费时间,我要的是你好”。

明明是自己的想法,却总是把这种自我的思维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被绑架的乖巧不是懂事,长期以来的愧疚感会打垮一个孩子。

一、每一个讨好型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控制型的家长

记得当初乔英子在高二升高三的时候,妈妈让她不要再去天文化馆做讲解了,以免耽误学习,英子回答妈妈她从来就没有耽误过,而且已经做了一年了,看,自己不是依旧完成的很好。

可是英子的妈妈斩钉截铁的告诉她,那是因为你不知道高三的压力,等过段时间就知道了。

没有更多的沟通,就这样被妈妈决定了以后的未来。

可见,作为家长我们对孩子的控制无时不刻地在影响着我们,而许多孩子在这种控制之下,会变得更加顺从,相比于叛逆的孩子,又或者是像乔英子这样陷入抑郁的孩子而言,控制型教育加上愧疚感的传递,带来的是孩子对于父母付出的抱歉,对于自己存在的怀疑。

家长是怎么一步步把孩子变成讨好型人格的呢?看看那些极度自我怀疑,爸妈一旦提到牺牲话题,孩子就低头沉默的家庭,就知道了。每一个讨好型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控制型的家长,你知道吗?

二、“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有哪些特点?

1、觉得自己是个累赘

因为家长控制型教育而带来的乖巧、顺从,经常会成为孩子心里负累的原因,因为孩子一次次在控制中妥协,孩子一次次的被告知,父母是因为自己而生活的这么苦,过的这么难。

自然而然的,孩子会怀疑自己存在的必要性。逐渐地,他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没注意意义,只是累赘一样在伤害家长。

2、内心非常自卑

由于家长教育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灌输问题,孩子知道自己的存在是多么的不堪,可能是家里唯一一个“没有用”的人。

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会变得自卑不已,要是孩子学习成绩好,有点儿特长也罢,如果这个时候恰好孩子没有什么学习上的特点,那他对自己的否定就会更加浓烈,不断加强自卑心理。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更低的位置,其本质是没有建立起独立的人格,太过于依赖家长父母或者是自己的家庭,没能看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三、家长如何避免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

1、肯定孩子的存在

我们经常在一些偶像剧或者家庭争斗剧里看见,后妈带着小儿子进入新的家庭,因为新家庭有年龄更大的孩子,而且长辈都不太接受他这个外来人,所以往往这样的孩子,都会变得像“变色龙”一样,通过乖巧、顺从来保护自己,习惯性讨好别人,以此获得生存空间。

的确,在正常的家庭生活里,可能没有那么多再婚带着孩子一起与别人组成新家庭的情况,可是我们经常会因为想要孩子上进,而告诉孩子自己多苦多累,孩子不进步对不起自己的话。这样的行为也会致使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家长肯定孩子的存在,不要把生活的苦与累当做是孩子存在的代价,这对于孩子人格的形成来说,是基本的环境营造,给予他健康的成长环境。

2、帮助孩子建立信心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容易出现否定自己的情况,不论是自己存在的意义,又或者是自身的能力与价值,他们都会因为别人的言论而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当别人夸赞、认同的时候讨好型人格孩子会更加开心,当被批评否定时,他们内心的挫败感也会更加严重。

所以,想要让孩子摆脱讨好型人格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肯定很重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减少孩子因外界评论的变化而变化自我认同感的情况。

这样一来,家长们就不用担心孩子会因为家长无意间的举动而开心或者难过很久了。

3、别把成年人生活的压力转移到孩子的身上

父母最喜欢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了你”,英子的妈妈每次同孩子争吵,都会说这句话,就算是自己因为私心,撕掉了与离婚丈夫的相册,不允许孩子多接触爸爸,她也同样会告诉英子,这是在为她好。

家长心里很清楚,有的时候“为你好”也是一种借口。

家长摆正自己的心态,找到合理的情绪发泄出口,并且,在生活里多注重培养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别让家成为只有父母才有资格说话的“一言堂”。

家庭氛围变好了,对孩子的人格的形成有利,家长不再把压力转移,他们因为自责而讨好的心理也会慢慢减弱。

让孩子“愧疚”,孩子才会更听话。显然,这是十分错误的教育理念,小心孩子出现“讨好型”人格,家长们可以这样做。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