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倡午睡以小憩为主,包含入睡期和浅睡期,而大部分人这两期睡眠的时间多在20分钟左右,时间太久进入深睡眠期后再觉醒,反而达不到“解乏”的作用。提倡午睡以短睡为主,包含入睡期和浅睡期,而大部分人这两期睡眠的时间多在半小时左右,时间太久进入深睡眠期后再觉醒,反而达不到“解乏”的作用。

夏天就要到了,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经历了一个上午的学习和工作的体力、脑力消耗,中午适当地睡一会儿是极好的。

不过,有的人午睡之后却头昏脑胀,有的人睡了比不睡更累,有的人午睡后还会影响晚上的睡眠……到底是哪里做得不对呢?

▲图源:pexels

一、为什么要午睡呢?

01

午睡降低多种疾病发生率。

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女性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尤其是绝经前女性;正确的午睡可提高下午和晚上的工作效率,提高记忆力和创造力;有效减少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

午睡可使身体更加健康,因而被很多专家形象的比喻为“健康充电”。

因为有效的午睡,可以明显缓解日间紧张情绪,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及内分泌功能,从而使身体机能更加优化,同时减少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率。

02

减少午餐后的昏昏欲睡感

上午的工作和学习使得精神高度集中,而过了中午餐后精神放松、身体各种兴奋性激素分泌减少,导致脑内兴奋性递质减少,大脑活跃度下降,出现“困乏感”。

午餐往往较为丰盛,餐后胃肠道会充盈大量血液用于支持胃肠蠕动及消化液分泌,这时候大脑中血液供应会相应减少,神经活跃程度下降,出现“困乏疲倦感”。

03

符合人体睡眠节律。

中午1时是睡眠高峰,午餐后,人体睡眠节律就会显露出来,从而出现“昏昏欲睡感”。

二、我们一定要午睡吗?

▲图源:pexels

午睡虽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需要午睡。

1. 长期无午睡习惯的人群,偶尔的午睡反而会增加午后嗜睡感,甚至影响午后正常工作。

2. 某些夜间失眠人群,日间睡眠反而会影响夜间正常睡眠。

因此对于这部分身体条件好、夜间睡眠充足人群,不午睡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可适当减少或不进行午睡。

三、选对时间很重要

01

什么时候午睡合适?

正确的午睡时间应选择在午餐后半小时,胃内的午餐已经开始部分排空,此时入睡可缓解消化道压力,另一方面可减少胃内食物反流至食道。

02

午睡多长时间合适?

提倡午睡以短睡为主,包含入睡期和浅睡期,而大部分人这两期睡眠的时间多在半小时左右,时间太久进入深睡眠期后再觉醒,反而达不到“解乏”的作用。

▲图源:pexels

四、健康午睡有什么讲究?

▲图源:pexels

01

刚吃完饭最好别立刻午睡

午饭后胃内充满尚未消化的食物,如果饭后立即睡觉容易使人产生饱胀感,不利于消化。因此,建议大家吃完午餐后过半小时再进行午睡。

02

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睡午觉的时间非常重要,不能睡太久。

提倡午睡以小憩为主,包含入睡期和浅睡期,而大部分人这两期睡眠的时间多在20分钟左右,时间太久进入深睡眠期后再觉醒,反而达不到“解乏”的作用。

03

午睡前不吃油腻,不吃太饱

首先,早餐就要吃好。如果早餐吃得少,甚至不吃,很可能会导致人们在午餐摄入过量。

一旦在午餐时放开肚皮大吃,将会出现“饭气攻心”的情况,加重胃消化负担,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时还会影响睡眠质量。

04

不建议趴着睡

趴着午睡压迫眼睛,短期危害为睡醒后视物模糊及变形,长期危害可出现视力受损及青光眼等;

还挤压肠胃,肠蠕动变慢或受阻,长期可影响消化功能,出现消化不良、肠胀气等情况;

05

注意保暖,避免吹空调

午休时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盖好衣被,因为人在入睡后体温相对较低,入睡和清醒时的冷热不均容易诱发感冒。

午睡还应避免直接吹风或吹空调,在入睡后人体肌肉松弛,全身毛细血管扩张,且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出现感冒情况,甚至出现面神经麻痹情况,俗称“面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