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U14開始,國米青訓的訓練內容會變得更爲專業,並把晉升一隊視爲目標,而從U17開始,天賦不錯的國際球員會加入國米梯隊,以提高球隊和球員的競技水平。”在意大利,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訓練傳統,每個教練員也都有自己的訓練方法,俱樂部尊重教練員的傳統,但是球員屬於俱樂部而非教練員,因此, 國際米蘭根據年齡段的不同會制定不同的訓練重點,在圍繞訓練重點的基礎上,教練員纔可以按自己的方式進行訓練。

2006年,電話門爆發,藍黑軍團卻依然保持着清白之身。在那段長達十七年的聯賽無冠的日子裏,暗流湧動,莫拉蒂曾半開玩笑地問法切蒂:“爲什麼我們從未嘗試過去結交一個裁判呢?如果那樣,我們至少可以在場上得到一些關照。”法切蒂用異常嚴厲的語調回答:“你不應該問我這個問題,因爲我絕不可能那樣做。”

法切蒂

法切蒂被認爲是國際米蘭和意大利最偉大的旗幟和傳奇,他對基層足球的發展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國際米蘭青訓營被命名爲“法切蒂訓練中心”。國際米蘭青訓營旨在引導孩子們通過自發的玩耍進行體育訓練,同時也照顧到他們的身體、心理和教學需求。對國際米蘭來說,足球意味着尊重和激情,這就要培養男孩成爲男人,之後讓他們成爲冠軍。

穆里尼奧的“19+4”

穆里尼奧不僅幫助國際米蘭贏得了三冠王,憑藉其對足球發展的遠見,他提出了“19+4”的陣容理念,即19名經驗豐富的世界級球員,加上4名來自俱樂部青訓學院的有前途的年輕人。爲了實現這一目標,穆里尼奧會通過定期的訪問、會議和與青年教練的公開討論來監督國米青訓學院的工作,以培養符合一線隊用人標準的球員。 這一理念不僅能保障頂級球員的比賽場次、維護球隊的穩定,也能夠促進青年才俊的發展,從財務角度看,這也是一項不錯的投資,能夠減少俱樂部對身價虛高的轉會市場的依賴。

自穆里尼奧提出“19+4”的陣容理念後,國際米蘭首席執行官和一線隊教練將這一理念貫行多年,一線隊中一度保持着擁有4至5名自家青訓球員的傳統。 本賽季,國米陣容中的阿戈梅、皮羅拉、埃斯波西託均爲自家青訓出品的2002年齡段的青年才俊。

埃斯波西託

青訓哲學

在國際米蘭青訓營,個人技術的發展是所有年齡段訓練任務的核心。而投入、熱情、趣味則是國米青訓的哲學與原旨,貫徹於國米青訓的每一堂訓練課、每一場比賽、甚至每一分鐘的青訓活動,這一哲學被認爲有助於創造能夠促進孩子們發展的理想的氣氛和環境。

青訓體系建設

1996年,國際米蘭開始與衛星俱樂部展開合作, 20多年間,國際米蘭在意大利建立了超過70個足球人才基地,其中半數位於倫巴第大區,這些衛星俱樂部有權將“國際米蘭足球學校”的名稱和標識與各自俱樂部的名稱和標識一起使用。此外,這些衛星俱樂部在訓練體系、教練員培養方面也與國際米蘭青訓同出一體。進入這些“國際米蘭足球學校”的孩子們,會收到一整套國米裝備:包括國際米蘭的隊服、訓練服、短褲、襪子、運動服、雨衣、夾克、帽子還有一個揹包。

蘇寧嫁接國米青訓取得成功

除衛星俱樂部外,發展中心被視爲國米青訓體系的核心部分。其中2個發展中心位於米蘭,其餘4個發展中心分別位於貝加莫、科莫、諾瓦拉、皮亞琴察。這些發展中心覆及了米蘭及周邊區域,完全是“法切蒂訓練中心”的翻版,既可以確保小球員用最短的時間到達訓練中心,又可以確保“法切蒂訓練中心”的訓練方法實現標準化。

在青訓體系核心的“法切蒂訓練中心”,每個年齡組大約有20名球員,每週進行4-5次訓練。在意大利,學校裏體育課的時間被限制在每週1.5小時,而且校內體育設施也較爲缺乏,同中國一樣,體育教育被意大利的校園所忽視,因此,“法切蒂訓練中心”對於保證球員的訓練頻度意義重大。

國米青年梯隊在比賽中

入口與出口

國際米蘭的球探不僅覆及意大利, 在高年齡段,他們主要把目光投向那些俱樂部影響力大的地區,尤其是中歐、巴爾幹半島和羅馬尼亞。球探總監卡西拉吉是一個很有天賦的球探,他不僅統籌青訓學院的選材工作,也負責一線隊的引援考察。

對於有天賦的球員,一線隊技術部門會對球員進行跟蹤考察,只有連續三個賽季以上都接受考察的球員纔有資格躍升一隊。球員年滿16週歲後,國際米蘭會與球員簽訂職業合同。對於年滿19週歲而無法躍升一隊的球員,國際米蘭優先選擇出售。 2017-2019年三個夏季轉會窗口,國際米蘭在青訓球員轉會中完成了12筆百萬歐元以上的交易,共獲利7300萬歐元,其中U19球員的轉會收入爲4250萬歐元,相比之下,過去三年國際米蘭青訓營的運營經費總計只有約3000萬歐元。

巴洛特利曾助國米

梯隊聯賽奪冠

階段任務

U7-U14

在這一階段,國際米蘭專注於提高小球員的個人能力,這是後續技術和戰術訓練的基礎。這一階段,小球員的個人天賦被逐步挖掘,並與執行戰術的能力相結合。同樣在這一階段,來自家庭的壓力可能會使小球員的心理慢慢失衡,因此, 這一階段格外需要專業人士在運動禮儀、公平競技、運動心理方面爲小球員提供指導。在小球員學習足球技巧時,體能教練與理療師也要始終在場,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傷害。

在U7到U10階段,訓練更多的是玩耍,這一階段,不需要教練干預,不需要小球員服從指揮,教練的角色是組織比賽、觀察球員、聆聽球員,因此,這一階段的訓練會融合很多街頭足球的元素,注重於足球技巧和協調性的培養,注重於比賽經驗的積累。從U11階段開始,教練的角色才轉變爲指導者,對小球員進行技術、協調性和身體發展方面的指導,球員才需要開始逐步理解教練的意圖。

意大利國際米蘭青訓營小球員訓練

U15-U17

戰術訓練在U13-U14階段展開,這一階段,儘管球員的位置仍可能發生變化,但位置與戰術訓練已經展開,前鋒開始更多地練習射門,中場球員則開始練習全方位的控球。從U15開始,每個年齡段的梯隊球員數量均在18-21人之間,教練開始爲每個球員安排針對特定位置球員進行的訓練課。

U20

這是國米青訓營的最高組別。 大約70%的U20球員住在“法切蒂訓練中心”,但他們平時與一線隊一樣,在“莫拉蒂訓練中心”進行訓練。進入到U20 A和B組的青訓球員有很大可能將和國際米蘭或者其他俱樂部簽訂職業合同。國際米蘭也可能會從U20 A隊裏出售、租借或是與其他俱樂部交換年輕球員。

訓練情況

國米梯隊慶祝奪冠

國際米蘭擁有11支梯隊,每支梯隊都有獨自的主教練和助理教練,但守門員教練、體能教練、理療師則要同時負責多支隊伍。

同魯能青訓一樣,國際米蘭在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教練員,國際米蘭堅信:“Coaches are making the difference。”在意大利,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訓練傳統,每個教練員也都有自己的訓練方法,俱樂部尊重教練員的傳統,但是球員屬於俱樂部而非教練員,因此, 國際米蘭根據年齡段的不同會制定不同的訓練重點,在圍繞訓練重點的基礎上,教練員纔可以按自己的方式進行訓練。

國米青訓榮譽室一角

通常,米蘭以外的球員,在13歲之前不會參加“法切蒂訓練中心”的訓練,只有天賦卓絕的U14球員纔會被邀請到“法切蒂訓練中心”參加更專業、嚴格的訓練。從U14開始,國米青訓的訓練內容會變得更爲專業,並把晉升一隊視爲目標,而從U17開始,天賦不錯的國際球員會加入國米梯隊,以提高球隊和球員的競技水平。

國米U13-U17梯隊的訓練課時長爲90分鐘,在穆里尼奧執教期間,梯隊訓練課的時長曾被縮至75分鐘,含3組時長25分鐘的練習。不過,在下午的訓練課前,梯隊球員通常會由體能教練帶領進行30分鐘左右的體能、力量或協調性訓練,而在訓練課後,理療師則會帶領球員進行15-25分鐘的放鬆和恢復性訓練。 爲了方便小球員與家長,球隊訓練更多會安排在週末進行。

教育與規範

在“法切蒂訓練中心”參加訓練的球員,通常就讀於米蘭的私立學校,由小球員父母安排他們的教育事宜。在行爲規範方面,國際米蘭非常嚴格, 當球員違反規定,或者在文化課方面分數不能達標,國際米蘭就會暫時停止球員參加比賽。這一嚴格的措施可以說是“學訓雙一流”的最強後盾,也十分值得我們借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