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這個寺讀作“開福寺”,其實,第一次我也讀錯了

文圖/二指禪掌門

北海公園有個闡福寺,很多人讀作“開福寺”。

這也難怪,這個“闡”字和“開” 字的繁體很像,不仔細看還真讀錯了。

我第一次也讀錯了,但到門口拍寺名的時候,才發現錯了。但耳邊還是有人說:“看,開福寺,進去瞧瞧。”

闡福寺始建於乾隆十一年(1746年),爲太素殿舊址。清孝莊皇后死後曾在此祭奠,乾隆尊生母之願,下令改爲喇嘛廟,賜名闡福寺,其規制仿河北正定隆興寺。

雖然改了喇嘛廟,但寺裏卻沒有僧人。

《國朝宮史》載其管理情況爲:

“不設首領,屬永安寺首領管轄。”

“太監二名,每月銀二兩,米一斛半,公費銀六錢六分六釐。”

只有兩個太監在這裏上班,打掃一下衛生,擦拭佛像的塵土罷了。

慈禧太后倒是很喜歡這個地方,每遇年節,常到此拈香拜佛。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其正殿大佛身上的珍寶被日法俄軍盜挖一空。1919年由袁世凱衛隊改編的消防隊,在大殿內做飯時引起火災,全寺燒盡。

所以,現在的闡福寺是新修的,大殿緊閉,只在門前放了兩個一人高的瓷瓶,上面的翔龍詮釋了這裏曾經的輝煌。

進右手門邊有一棵古樹,看年紀不小了。

人們走進闡福寺,就像走進一場夢。沒有僧人,沒有煙火,卻叫寺。

裏面轉一圈,不買紀念品,也沒什麼看頭,一個空殼而已。

【文圖均爲原創,請勿抄襲搬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