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的启蒙教育就是父母给予的,所以说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容小觑。但姐姐的父母认为她是女孩没有必要读那么多书,没必要,就想让姐姐辍学打工,挣钱来贴补家用,还有就是资助两个弟弟上学,姐姐不得已勉强上完初中就辍学出去打工了,可从那以后姐姐很少回家。

孩子的启蒙教育就是父母给予的,所以说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容小觑。

而有的亲子关系却害苦了孩子,我给大家总结几种“有毒”亲子关系,看你家是哪种呢?希望不是哦!

第一种:情感绑架。

父母以他的养育之恩,培养之力,情感上以此要挟他们的孩子,要顺从他们,满足他们的一切无理要求,如果不从,就视为大逆不道。

让我想起了电视剧“欢乐颂”中的樊大姐,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被妈妈情感要挟的缩影。剧中樊大姐有个哥哥,因为妈妈从小就重男轻女,觉得哥哥是他们家的希望。一直对樊大姐无理无尽的索取。给他哥哥买房,哥哥犯事了还得她出钱出力帮忙解决,等于是樊大姐多年来一直养着他们一家人。稍有不乐意,梵妈妈就以樊大姐不孝顺来要挟她,逼得她每次都无奈就范。

想要逃离父母

还有我认识的一个姐姐也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从小姐姐就是大家口中的“天才”,非常聪明,学习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姐姐是家里老大,底下还有两个弟弟呢!他们学习还凑合,一般般。但姐姐的父母认为她是女孩没有必要读那么多书,没必要,就想让姐姐辍学打工,挣钱来贴补家用,还有就是资助两个弟弟上学,姐姐不得已勉强上完初中就辍学出去打工了,可从那以后姐姐很少回家。只是到时间给家里寄钱而已,有时候一年年的不回家。后来听说因为弟弟要结婚,彩礼钱还要姐姐拿,硬逼着让姐姐嫁给一个年纪比姐姐大好多的人,那家人条件非常不错,但他们没有感情啊,姐姐不乐意。她父母跟姐姐说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姐姐既嫁过去享福,弟弟婚事又有了着落,说我的这个小姐姐傻,说白供她读书了,没良心。后来姐姐为此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过,现在不知道她的父母心底有没有一丝后悔过。

父母为孩子付出理所应当。我觉得咱不能以此来绑架孩子要挟孩子,这样会让我们的关系变味,最终两败俱伤。

第二种:父母控制欲太强。

有些父母看似无私,实则很自私。把自己的无私还美其名曰:“对你好”。

我记得中考时报志愿,本来我和几个要好的朋友商定报考职业高中,可回家跟父母一说,父母强烈反对,让我填报师范院校,说一个小姑娘家,上几年学出来当个老师不挺好的嘛!别跟别人瞎闹。这是为了我以后长远的打算,都是为我好。等通知书下来,我的那些朋友都不理我了,说我言而无信,不愿意跟我再有来往。记得当时为此还哭过好几次让父母改过来,但是通知书都下来了,一定都已成定局。也许听我朋友的活的还不如现在,但是老是觉得受父母的控制,自己做不了主,从那以后跟父母交流很少,觉得他们太强势了,自此老想跟他们反着来,老想脱离他们,对父母的决定很是抵触。

我很委屈呢,不是你想的那样。

第三种:不被父母信任。

为什么现在有些孩子跟家长的沟通简单粗暴呢?因为家长的不信任,让孩子对我望而却步。

最常见的是孩子明明刚写完作业,其实是刚看手机,家长会上前不由分说的斥责道:“不写作业,又看手机。我也会不信任孩子,但这样真的不好,只会疏远我们的关系。

记得一个周末,大宝跟她的同学在我们家附近的小广场上玩,不一会儿,几个年纪相仿的小男孩骑自行车过来了,在小广场来回骑了好几圈,随骑车子随喊大宝和那个女生的名字,我当时非常武断的认为,那些男孩很有可能是大宝的异性朋友,怀疑孩子早恋了。见状我非常生气,把大宝叫回家,好好的训了一顿。孩子很委屈的说没有,孩子在屋里哭了好久呢!后来还跟老师说了,让老师好好教育教育。可是在跟老师的交谈中得知错怪大宝了,我想的根本就是没影的事。那几个男孩就是出了名的“坏孩子”,(那几个男孩家里基本上都是属于溺爱类型的,骄纵跋扈,父母有时对他们都束手无策)经常会跟社会上的游荡人员玩耍,时常挑逗女生,老师批评教育了他们,从那以后男孩再没有来过。说大宝在学校表现非常不错呢!我错怪她了。顿时我好后悔,怎么可以这么不信任大宝呢?太不应该了,我赶紧跟孩子认错,跟孩子说我以后一定会注意的,要充分的信任孩子。不然以后孩子有什么心里话也不会跟父母讲了。

不恰当的亲子关系,会使彼此慢慢感觉陌生,不愿沟通,不想沟通、不想有交集。进而关系慢慢冷漠,疏远。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信任,不要让“有毒”的亲子关系,影响我们的孩子。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努力吧,跟孩子一起成长,不要让教育归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