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镇石底村脱贫户张海泉,前些年因为妻子生病花费了20多万元的医药费,而且为了照顾家里,原来在外务工的他不得不回家乡发展,但是做什么怎样发展便成了一道难题。了解这一情况后,驻村工作组深入到张海泉的家中调查摸底,针对他家里有劳力、有山地、有拖拉机的实际情况,鼓励他种植发财树,并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就业。

白石镇石底村第一驻村书记 李锋:我们工作队当时考虑到他自己有山地,家中有劳力, 而且他(张海泉)比较勤恳,所以针对他们实际情况,鼓励他种发财树,除了种发财树还安排了做保洁员和垃圾运输,确保他有长效收入、 稳定脱贫。

在开出“良方”后,驻村工作组便“抓药熬药”,给张海泉免费发放了发财树苗、肥料、农药等。如今张海泉家种植的5000多棵发财树长势喜人,收购公司也按市场价保底回收。

截止去年年底,张海泉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3000多元上升到2019年的18000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白石镇石底村脱贫户 张海泉:以前外出打工1000多元一个月,现在种了5000多棵发财树,有份工资有2500元一个月,种发财树一年又有2-3万元收入,现在生活改变很多了,很好。

据了解,自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云安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71户17359人。为帮助贫困户脱贫,云安区对因病、因残、缺劳动力等致贫原因分门别类,根据不同贫困户,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一户一策”制定脱贫帮扶方案,找准“病根”对症下药,确保扶贫扶到“根”上,扶到点上。截止目前,全区的所有相对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其中有劳力的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3000多元上升到现在的13897元。

云安区农水局副局长 刘裕旺:针对有劳力的(贫困户)我们通过产业、 就业, 包括“万企帮万村”的模式帮扶他们脱贫,针对危房改造未达标的,我们帮他们完成安全住房,针对没有劳力的我们落实政策兜底,确保小康路上不漏一户、 不落一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