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种依靠血缘关系传承的亲王制度可以世袭,和西汉的推恩令相似,这种血缘式的亲王爵位每传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级。但是,在清朝要想获得亲王的爵位,是非常不容易的,不是单凭个人能力就能获得的。

亲王是清朝等级最高的贵族。他们每年获得的俸禄是非常高的,可以说,不用做任何事情就能享受荣华富贵。既然待遇这么好,肯定很多人都想做亲王。但是,在清朝要想获得亲王的爵位,是非常不容易的,不是单凭个人能力就能获得的。

古代的贵族制度大多是血缘传承的,亲王也不例外。皇帝的亲人们最容易当上亲王,谁和皇帝的血缘关系最近,就越能当上亲王,比如皇子、皇叔们。这种依靠血缘关系传承的亲王制度可以世袭,和西汉的推恩令相似,这种血缘式的亲王爵位每传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级。看来依靠血缘关系承袭亲王也会坐吃山空。

然而并不是说如果没有皇室血缘,就没有任何机会当上亲王了。如果一个人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皇帝也可以设立他为亲王。这种按照功劳赐封亲王的制度也可以父子相传。而且每传递一代,爵位并不会降低。这和依靠血缘关系传承的亲王制度不同。

纵观整个清朝,获得亲王的人数并不是很多。有人就做过统计,其实满打满算加起来也才50多个人。但是清朝给亲王们提供的俸禄却非常高,这对于国库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皇帝担心亲王们权势过大威胁皇权,所以不会给他们很多实权,只是给他们极高的待遇,收买人心,稳定统治。这样一来,亲王们也不会为国家创造很多财富,反而还从国库中分走一大笔钱。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亲王每年能得到10000两银子的俸禄,除此之外,还有50万斤重量的粮食。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而且每次逢年过节,亲王还能得到皇帝的额外赏赐。亲王们得到的这些特权,全部都是从百姓的血汗钱中攒出来的。

尤其到了清末,国家动荡不宁,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了,却还要不断地交税纳税,要还清朝欠下的巨额赔款,还要供养那些尊贵的王室,想想真是太不公平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