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歡樂頌》中,譚宗明是公司的老總,馳騁商場多年,而他跟安迪是多年的好友。

但從譚宗明的種種行動當中可以看得出來,他對於安迪也是有男女之情的。可以說他愛安迪愛得很深,安迪有什麼樣的事情全部,都是譚宗明爲她解決。

安迪要找弟弟,譚宗明親自安排自己的人,去幫安迪找。

安迪找到弟弟之後,不能夠接受弟弟是一個精神病,在工作上面出現了很大的紕漏,頻繁加班,導致公司的下屬劉思明因爲過度疲勞而暈倒。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譚宗明爲她解決的,雖然說譚宗明是公司的老總,但安迪出現這麼大的紕漏,跟她自己的情緒也是有一定的關係的。

譚宗明沒有站在資本家的立場去責怪安迪,而是從安迪的角度上去思考,爲她善後。

從譚宗明的種種舉動當中,可以看得出來,他很愛安迪,自始至終,我們看到的,都是他在安迪背後默默保護着安迪,從來沒有跟安迪說過有違朋友之間的話語。

在這裏,不少讀者有這樣的疑問:譚宗明那麼喜歡安迪,爲什麼遲遲不向安迪表明呢?

02

安迪是事業女性,強強聯合,會讓兩人關係變質

作爲一個有錢的男人,譚宗明身邊最不缺的就是女人。

而在商場上與人拼殺的譚宗明,他需要的是一個大方得體,賢惠持家的女人,幫他把持後方,料理家長裏短的瑣碎事。

在他累了的時候,家能讓他靜心。

而安迪是個工作狂,沒有朋友,不會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如果真的要讓安迪來幫他打理一個家庭,安迪根本就不能夠勝任這樣的角色。

女性一旦結婚,勢必會做出一定的犧牲,在這種種情況之下,譚宗明不能夠保證他們之間的婚姻都能夠過得幸福。

譚宗明清楚地知道,自己給不了安迪一個家,所以他收起了那份對安迪的喜歡。

在感情當中,並不是說所有的喜歡都要以在一起爲目的,譚宗明深深知道,即便自己喜歡安迪,可如果已經知道了兩個人在一起之後的結局,那這樣的險,不如不冒。

03

他不清楚安迪對他的心意,怕破壞這份美好

在歡樂頌當中,安迪與譚宗明他們兩個人是多年的好友,而這種關係已經維持了很多年。

雖然說譚宗明心裏喜歡安迪,但他不能夠確定安迪的心目當中,是否也喜歡自己。

如果不挑破,那他們還能夠以朋友的身份繼續相處,一旦挑明瞭,如果安迪不能夠接受,那麼他們10多年的友誼,也就此宣告終結。

譚宗明,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馳騁商場多年,對於很多事情已經看得非常的透徹,沒有把握的事情,他不會輕易的去冒險。

說到底,他很在乎安迪這個朋友。

男女之間,在現實生活當中,也存在這樣一種異性閨蜜的關係,兩個人相處10多年,一方有益,但是另外一方卻遲遲沒有表現出任何的好感。

有意的一方,因爲在乎這段感情,不敢輕易向另一方的去互訴衷腸,只能夠把這份心意漸漸的埋藏在心底,默默的守護着他。

只要看到他能夠過得幸福,另一方也就心滿意足了。

這樣的感情,也是很美好的。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可能會有藍顏知己,也會有紅顏知己,但是不管是哪一種知己,只要對你的人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那麼它的存在呢就是有價值的。

安迪與譚宗明他們兩個人就屬於一種友誼之上,戀人未滿的境界。

譚宗明對安迪一直有好感,始終不敢說,只能以“友愛”爲名,行“關愛”之實。

比起易變化的愛情,譚宗明更傾向與安迪做一生摯友

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感情是很容易發生變化的,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友誼可能比愛情的維持的更長久一些。

對於安迪與譚宗明他們兩個人來說,其實,做朋友,比做情侶更加合適。

我們做個假設:哪怕安迪也喜歡譚宗明與他們兩個人也在一起了。

如果幸福,那可喜可賀。

但感情的事情總是難以預料,一旦兩個人過得不幸福,勢必會惡語相向,那當初留在對方心目當中的美好形象也就悄然消失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做摯友只有對於他們而言是最最正確的選擇。

人世間,想和一個人保持最長久的關係,不是把關係更近一步,而是能一直在她身邊,通過交流陪伴來讓彼此記住彼此,成爲彼此的精神陪伴,這纔是這世間最最動人的感情。

04

是的,婚姻在某種程度上需要門當戶對,勢均力敵。但婚姻也需要兩個人三觀一致,志趣相投。

如果兩個人在生活當中都屬於那種性格特別強勢的人,即便僥倖在一起了,這樣的生活也不會獲得幸福。

譚宗明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他願意把這份愛深深埋藏在心底。

比起一段虛幻的感情,他覺得真摯的友誼會更寶貴一些。

真正情商高的人,他知道有所爲,有所不爲,在開始一段感情之前,他會去衡量這段感情帶給他的利與弊,衡量對方是否是那個最最適合自己的人。

如果不是,他寧願不開始。

愛一個人,並不一定要跟她在一起,有些時候只要看到她過得幸福,你也就心滿意足了。

今日話題:

你覺得譚宗明爲什麼不向安迪表白?

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