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敏君

2020年最受期待的古裝鉅製《清平樂》已經快要播完了,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播出的效果顯然沒能達到預期。

不過王凱卻用精湛的演技填充了男主趙禎的一生,讓大家看到了他的匠心和實力。

但支持王凱,就一定要爲《清平樂》叫好嗎?

37歲演千古一帝的一生,王凱實力獲贊

距離《僞裝者》、《琅琊榜》等電視劇播出已經過去了5年的時間,這5年裏王凱幾乎總是能夠通過作品讓大家看到他的進步。

比起功成身退的胡歌,如今37歲的王凱頗有後來居上的感覺。

在近期正在熱播的《清平樂》中,王凱可謂是將宋仁宗的一生詮釋得淋漓盡致。

無論是青年時受養母管制的憤懣不平、對親生母親的思念與愧疚之情,還是手握大權之後的步步爲營、與曹皇后之間的夫妻博弈,還是人到中年後事業、愛情、親情處處受阻時的無奈與疲憊之感,王凱全都通過眼神和體態的變化展現了出來。

尤其是劇迷們在對比趙禎前後期的神態之後,便很容易發現王凱在細節處理上的精妙之處。

壯年時的趙禎雄姿英發,後期在經歷了痛失親人、愛人以及臣子之後,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疲憊,就連身體都變得有些佝僂。

這些都是王凱賦予角色的光華,同時也令觀衆更有代入感。

可以說王凱在《清平樂》中的表現是無可挑剔的,他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但很顯然,王凱的演技沒能爲《清平樂》挽回口碑,評分高開低走,收視持續低迷也是不爭的事實。一流演員,救不了三流劇本

不可否認,王凱是個好演員。

但一部電視劇想要獲得觀衆的認可,光靠實力派演員還遠遠不夠。

尤其是《清平樂》不僅有王凱這樣的實力派演員坐鎮,背後更有正午做支撐,但終究還是沒能成爲爆款,這就不得不歸咎於劇情了。

《清平樂》是根據《孤城閉》這本小說改編的,但卻在“書改劇”的過程中連故事的主線都更改了。

所以我們姑且可以將它看作是一部全新的作品,大可以不對照原著中的劇情進行分析。

可即便作爲一個全新的劇本,《清平樂》還是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王凱和江疏影作爲《清平樂》男女主角,他們之間並沒有完整的感情線,這便是《清平樂》最大的槽點。

暫且不論歷史的真相如何,單從電視劇的劇本創作角度來看 ,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不及男主和女二,這本就很難受到認可。

其次,男主“最愛的女人”帶有“反派”屬性,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男主的形象,還會影響劇迷的觀劇體驗。

哪怕男女主角CP感不強或是男主愛上了一個“反派”,這些元素單獨出現都不至於會引起如此大的反感,偏偏這兩點是並存的,也難怪劇迷們接受不了。

第三,《清平樂》的編劇似乎想要將前朝和後宮的故事融在一起,但卻沒有分清主次,所以就導致很多劇迷都認爲:“《清平樂》好像沒有重點,不知道它到底在講什麼。”

如果單純想要講宮鬥,可以參考《甄嬛傳》,想要展現帝王的生活也可以參考《少年天子》。

但《清平樂》終究還是被評爲了“四不像”。

最後,《清平樂》中的人物繁雜,時間跨度很大,但具體的時間線似乎也只能靠王凱和任敏等演員的妝容來體現。

諸如曹皇后、任督知、張茂則等角色卻很難看出年齡的變化,這也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彷彿演員們都不是在同一個時空中對話。王凱人氣太高,粉絲“爲愛發電”,連角色的人設都不容置疑?

如果與同期的其他劇集相比,《清平樂》的收視其實並不算太差。

但畢竟這是正午的作品,畢竟還有王凱、江疏影這樣的演員加盟,所以脫水數據遲遲未有突破的境況也是有些說不過去。

但儘管劇迷們通常會將演員的演技和電視劇的成績、口碑等問題分開來看,還是有不少粉絲不願意王凱的作品受到任何質疑。

於是粉絲們便開始了漫長的“控評”之旅,“控評”的範圍從影視論壇一直蔓延到了社交平臺。

結果就是,原本網友們都能夠將演員和劇集分開來看,但經過粉絲們這樣一鬧,大家也對王凱產生了牴觸情緒。

尤其是在經歷了肖戰227事件之後,不少網友都變得有些草木皆兵,大家不願意再看到“求同不能存異”的事情發生。

可王凱明明是實力派演員,他原本並不需要像“流量藝人”一樣靠粉絲們的應援才能站穩腳跟。

如今他爲何偏偏令自己陷入了這樣的尷尬境地,難道讓網友們產生反感就是粉絲們表達愛意的方式嗎?

其實不止王凱,與王凱同時走紅的靳東似乎也面臨着同樣的困境。

在憑藉演技獲得認可並且得到更多粉絲們的喜愛之後,這些實力派演員們似乎被推向了另一個極端。

原本他們都是靠作品說話的演員,如今卻因爲粉絲們的“過度”應援反而引發了網友們的反感,也是有些得不償失。

​但在沒有粉絲“控評”之前,王凱和靳東的口碑反而更好,兩個人的關係也更爲親密。

所以換一個角度來看,或許真正喜歡一個明星就是要學會發現他的優點,接受他的不足,見證他的進步,並且允許其他人進行客觀評價。

否則粉絲們樂此不疲地“爲愛發電”,反而會斷送偶像的好口碑。

對於粉絲們的這種行爲,你們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