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史正丞)訊,據外媒報道,挪威政府準備從其主權財富基金(GPFG)撤資3820億挪威克朗(約合350億歐元),此舉將迫使這支全球最大主權基金以創紀錄的速度賣出資產換取現金。

據悉,此次撤資的規模爲此前2016年紀錄的四倍有餘。在疫情和油價衝擊下,這個北歐最大原油出口國正在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挪威財政部發言人透露,目前該基金的現金流爲2490億挪威克朗。意味着後續至少還要拋售1330億挪威克朗(約合130億美元)的資產。

北歐斯安銀行首席策略分析師Erica Dalsto表示,這毫無疑問是歷史性的事件,但目前發生的危機也同樣缺乏先例可循,疫情控制措施以及油價暴跌對於挪威經濟產生了雙重暴擊。

由於該基金爲股權投資設定了70%的目標線,所以此次拋售資產大概率將主要集中在債券部分。包括停止續購已經到期的債券,或直接在市場上出售持有的倉位。

突破規則限制

截至2019年末,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總市值達到11480億美元。根據官方數據,自1998年以來,該基金平均年回報率爲6.1%。

image

(成爲全球最大主權基金之路,來源:挪威央行)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提取主權財富基金挪威有着嚴格的政策。在普通年份最多隻能提取基金淨值的3%(這也是基金的長期實際收益預期)來填補財政支出的空缺。但在今年這一比例因經濟危機因素突破至4.2%。高度依賴原油經濟的挪威政府預計今年需要支出4200億財政救濟來提振經濟,同時政府預計原油生產活動的淨現金流將大跌62%至980億挪威克朗,創1999年以來的新低。

挪威財長Jan Tore Sanner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即便這一代價非常昂貴仍是必須的。幸運的是,相比於那些需要借錢的國家而言,挪威有着非常強健的"經濟肌肉"。

進一步排除煤炭股票

非常湊巧的是,當地時間5月13日挪威央行執行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將5家煤炭生產企業的股票排除出主權基金的投資組合,另外還有4家企業被放入了觀察名單。

挪威央行指出,該決定是基於2019年9月生效的投資準則中煤炭業務佔企業營收、運營佔比、產能和發電量的相關要求作出的。

按照新投資政策要求,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不再投資那些30%以上營業收入來自於煤炭或者30%以上業務基於煤炭的公司(例如火電廠)。

image

(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對煤炭企業的排除準則,來源:挪威央行)

被排除的五家企業分別是Sasol(南非)、萊茵集團(德國)、嘉能可(全球最大商品交易商)、AGL能源(澳大利亞)、英美資源(英國)。此外,必和必拓(澳大利亞)、Vistra Energy(美國)、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和UNIPER(德國)被列入了觀察名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