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后妃中,既有像武则天这样具有非凡的才智和治国才能的,又心狠手辣工于心计的,集褒贬与于一身的人,也有一些能审时度势,见解不凡,很有政治才干的女性。

北宋末期的元祐孟皇后就是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她16岁入宫,20岁封后,两度被废又两度复位!

孟皇后出身名门,其年少便温柔婉约,因此非常得高太后的喜爱。于元丰八年,宋神宗病逝,而后宋哲宗即位。新帝年幼,于是高太后临朝听政。于元祐七年,高太皇太后便选中喜爱的孟氏,并将其封为了皇后。

据《宋史》记载:帝亲御文德殿册为皇后。宣仁太后语帝曰:「得贤内助,非细事也。」进后父閤门祗候在为宗仪使、荣州刺史,母王氏华原郡君。

哲宗16岁了,此时孟皇后也20岁,在高太后的主持下正式进行了册封典礼,孟皇后摘得桂枝自然是上天眷顾。但她也明白,自己得以在后宫安身立命的根本正是佛系,成为皇后它没有因此骄傲,反而把豁达开朗的处事风格加以发扬,身为后宫之首,孟皇后从不参与到宫斗之中,一碗水端平,努力的调节嫔妃之间的争风吃醋,一些针对自己的攻击也愿意退一步息事宁人,正因如此,她在后宫声名鹊起,朝堂上也对她多有称颂。

可是赵煦内心并不愿意接受祖母为他安排的婚事,也不喜欢这个比自己年长4岁的皇后。就在她20岁那年,高太皇太后去世,自己的靠山没有了,本来对自己奶奶积怨的皇帝自然会迁怒给这个任命的皇后,宋哲宗专宠起一个宫女,宫女自然也是有野心的,想法设法贤陷害她,最后她被废。孟氏被废黜皇后之位,“出居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这就是孟氏第一次出家为尼。

哲宗皇帝享寿不久很快去世,徽宗皇帝继位,这时候向太后还在世。孟氏被接回皇宫,恢复皇后名号。可是没过一年的好日子,向太后仙逝了。徽宗当家作主,全面否定向太后的决议,再一次废了孟皇后,重回瑶华宫,名号改为“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这就是孟氏第二次出家为尼。1127年,金军南下,攻下汴京。为了彻底灭绝宋朝皇族,按照宋廷的名册和汉奸的指认,几乎将京城内外所有皇室成员抓捕。由于孟氏已被废为庶人,幸运的逃过一劫,避免了被俘往北方、遭受屈辱的灾难。此时,金国没有打算占领北宋的故都,而是扶持张邦昌做了伪楚政权。张邦昌没有野心,仍然忠于大宋,表面上臣服于金人。等金军退去以后,张邦昌将孟氏接入皇宫,尊为宋太后,不久又尊孟氏为元祐皇后,让她垂帘听政。这就是孟氏第一次垂帘。

孟皇后深明大义,局势也明晰于心,深知此时赵构才是继承宋朝国祚的最佳人选,于是命人手持诏书寻找赵构,命其继承大统。此后,赵构即皇帝位,史称宋高宗,他对孟皇后孝顺有加,犹如生母一般对待,直至孟皇后寿终正寝。

孟皇后几度被废,几度被立,几十年起起伏伏的人生中经历了四任皇帝,虽然在几千年前的封建王朝社会中,废后总是有之,但是像孟皇后这样传奇的经历还是几乎无他。

不得不说,这样的人生多多少少掺杂着历史的巧合,而孟皇后,因为身份地位与国家命运的高度契合,所以我们也难以完全分清楚,到底是一个人推动了历史的走向,还是一个国家改变了一个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