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跟主持人探讨这个问题的同时,谭飞在镜头前依旧毫不避讳的揭露了明星片酬因为"限薪令"的存在看起来好像有所下降的"假象"。近日,资深影评人,电影监制谭飞在做客央视电影频道时谈到了关于明星的天价片酬问题。

谭飞爆料限薪令背后的“假象”

近日,资深影评人,电影监制谭飞在做客央视电影频道时谈到了关于明星的天价片酬问题。

在跟主持人探讨这个问题的同时,谭飞在镜头前依旧毫不避讳的揭露了明星片酬因为"限薪令"的存在看起来好像有所下降的"假象"。

他表示为了明面上配合限薪令,有些明星确实降低了自己的片酬。

但是却要求给自己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增加比如说"艺术总监""总监制"等比较"虚"的一些职务。

这样的话明星们就可以拿到多份报酬,等于是变相补贴了明星们下降的片酬。

这么一番操作下来,明星们拿到手的实质片酬,跟限薪令之前并无太大的差别。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引发网友热议

正是因为这么大胆的"爆料",让这个话题迅速登上了热搜榜。

很多网友都觉得,明星们的这些"过分"的要求,都是市场惯出来的。

把他们捧得太高了,所以他们才可以"为所欲为"。

只是也有人认为,明星的片酬就好像房价,虽然绝大多数人都希望价格能降下来,但并不是想打压就能打压下来的。

因为你不给这个价,总是有其他人愿意给,当明星不缺市场的时候,坐地起价这不过是市场规律。

谭飞还在节目上表示,这样的艺人其实不在少数。

有一段时间圈里明星提出这种要求很常见,但凡稍微有点号召力的有有过类似或者其他条件的要求。

这样的说法也就是说在一段时间内,明星们把这一切都当成的"墨守成规"。

不得不说,果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个圈子里,永远都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想要用硬性规定来给他们画个框框,看起来真的很难。

郑爽被扒出曾署名“艺术总监”

对于这种爆料,有网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了深扒,还真的发现有明星在有些作品中身兼数职。

其中郑爽就被扒出在《我的保姆手册》这部作品中身上还挂着"艺术总监"的名头。

要知道,谭飞在节目中提到过这个职位,只是不知道郑爽在参演这部剧的时候真的在这个位置上做出过贡献还是只为了多拿一份报酬。

说到底,这是生意,观众只是“被收割”的对象

其实关于明星的天价片酬问题,网友们已经讨论了很多年。

而相关的限薪令也出现了好几次,甚至连电视剧的总集数都给出了明确的标准。

只是说句实话,明星们要变现的方法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不管是谭飞的爆料,还是其他的方面,这些人想要获得金钱其实再简单不过。

谁敢说除了挂名职务之外他们又没有其他的方式了呢?

这个问题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娱乐市场实在是太过庞大。

明星们但凡有点人气的,对于资本来说就是香饽饽,就算给出天价片酬的邀约,这些明星们依旧有实力为资本创造更多的价值。

这是一门生意,在明知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的情况下,多付出一点成本是很容易接受的事。

谭飞澄清说这是以前某个时段存在的现象,那现在就没有了吗?

可能是因为这个话题引起的讨论度太大,以至于谭飞本人昨天还在微博上"澄清"。

他表示自己之所以说这番话,是因为在某个乱象阶段这种事情确实存在,而现在经过整改之后,已经好了很多,大家不能误以为现在还有明星在做这种事。

其实对于谭飞的说法,我个人也是表示赞同,随着相关的政策逐渐完善,明星们应当会收敛一些。

毕竟这种事一旦被曝光,那么几乎就会落到"翻车"的局面。

而现在网友们对于这些"贪得无厌"的明星几乎都是零容忍,谁要是敢这么做,那也应当随时做好被抨击,被谴责的准备。

不知道你认为这种现象是过去某个时间段存在的事,还是现在依旧存在的事呢?

又或者说,你认为明星们的天价片酬真的有管控的可能性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