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接下來說的單位應該在玩家們的心目中也有不低的地位,醫療兵同樣是在星際1裏的經典單位可惜到了星際2被暴雪升職加薪去開運輸機了。而今天呢大麥就想來和各位說說從星際1到星際2玩家們都給人族單位取了那些搞笑的外號。

Hi~ o(* ̄▽ ̄*)ブ ,大麥的《星際爭霸十萬個爲什麼》又和大家見面啦!玩家們總是喜歡給遊戲中的角色取各種各樣的外號,在星際爭霸裏也是如此。由於當年星際爭霸遊戲中並沒有比較統一的中文翻譯,因此國內的玩家就會按照自己的習慣給星際爭霸中的單位取一些暱稱或者外號,甚至有些還會結合不同地區的方言。而今天呢大麥就想來和各位說說從星際1到星際2玩家們都給人族單位取了那些搞笑的外號?

首當其衝的當然是陸戰隊員了,在星際1時代他還一度被翻譯成了“海軍陸戰隊”,以至於就有玩家在疑惑爲何星際爭霸當年中不學紅色警戒那樣推出一些海軍兵種,雖然到了星際2遊戲的主創交給了曾經制作紅色警戒的大光頭,但星際2仍舊沒有引進任何的海軍兵種。因此在星際2正式進入國內之後網易也將人族的槍兵翻譯成了陸戰隊員。當然了,陸戰隊員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手持那把C-14釘刺步槍,因此玩家們也就都習慣稱之爲槍兵或者機槍啦~

接下來就要說說星際爭霸當中出場率第二高的單位,火蝠。在星際1時代火蝠的官方譯名叫做錦衣作戰隊,由於這個翻譯不僅拗口而且不接地氣,因此幾乎沒有玩家知道這個譯名取而代之的是用他的攻擊方式來稱呼他,也就是噴火兵。畢竟噴火兵這個稱呼簡單易懂,第一眼看到這個單位我相信絕大多數玩家也都能異口同聲的叫出來。不過可惜的是到了星際2,噴火兵這個單位被暴雪從多人對戰模式中刪除了,取而代之的是由惡火戰車變身而來的火蝠。

第三個要說的可能一些老玩家可能並不是很瞭解,那就是星際2時代才推出的新兵種劫掠者。而星際2的玩家們也都習慣將其稱之爲“光頭哥”。爲什麼會有光頭哥這個外號其實背後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當初劫掠者剛剛在星際2推出的時候由於實在是太強了,不僅攻擊力高血厚而且攻擊還自帶減速效果,因此一時間大家都把劫掠者稱作暴雪親兒子。而星際2的首席設計師Dustin Browder正好也是當時暴雪中的當紅製作人,由於留這個大光頭因此人送外號光頭哥。於是大家就把劫掠者和Dustin Browder的外號聯想起來,就有了光頭哥或者頭哥的外號啦。

接下來說的單位應該在玩家們的心目中也有不低的地位,醫療兵同樣是在星際1裏的經典單位可惜到了星際2被暴雪升職加薪去開運輸機了。在星際1時代醫療兵玩家們都習慣稱其爲護士妹妹或者護士姐姐,作爲星際1當中爲數不多的女性角色自然是受到玩家們的重視的。不過你如果瞭解星際爭霸背景故事的話就會發現,實際上醫療兵也有大量的男性士兵來擔任,比如在小說《天堂惡魔》裏那個醫療兵就是男性角色。但是總體而言暴雪還是更願意將醫療兵設計成女性角色的,在風暴英雄當中那個醫療兵也是有女性來擔任~

接下來要說的是另一個從星際1一直保留到星際2的單位,幽靈。在星際1中大家都習慣叫他鬼兵,而星際2同樣沒有改變,只不過到了星際2還有一部分人會直接稱呼其英文“GHOST”,這和當初叫星際1裏面仲裁者爲阿比特的習慣一樣,也不清楚爲何有些單位會被叫英文有些卻又不會。

在星際1裏還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兵種禿鷲,由於每一輛禿鷲都能埋下3顆威力巨大的自動跟蹤地雷,因此玩家們也都稱之爲雷車或者地雷車。有趣的是禿鷲的地雷沒辦法自動補給,也就是說75晶礦生產的禿鷲在放完了地雷之後基本上戰術價值就大打折扣,因此玩家們都是想辦法把這些沒有地雷的雷車送掉繼續生產新的雷車哈哈。

歌利亞武裝機器人同樣也是星際1多人對戰中特有的兵種,由於其在遊戲當中的模型顯得腿部特別巨大,因此玩家也都稱其爲大腳機器人。不過到了星際2反而沒有玩家在用這個外號了,因爲隨着模型的細緻,歌利亞機器人和之前的外號顯得有一些區別再加上這個單位並沒有被加入到多人對戰裏,所以其外號也就逐漸冷卻了下來。

好啦今天大致詳細的就說到這裏,還有一小部分以後再說。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人族單位的外號沒有蟲族的有趣也沒有蟲族的那麼豐富,很大的原因是因爲蟲族各種各樣奇怪的外形容易讓玩家們發揮想象力,所以就有那那些什麼口水、小狗、氣球等等搞笑的外號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