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集散化小仓库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谈及比干,他可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是人们熟知的商朝历史上以死谏君的忠臣。史料有记载,“北周宣帝宇文赟碑文:自独夫肆虐,天下崩离。观窍剖心,固守诚节。忠逾白日,羲概秋天。羲皇已来,一人而已。”北周宣帝认为,自从比干被残暴地剖心并软监,商朝天下就彻底分崩离析。观看心窍殷纣王剖心,固守诚节殷比干甘愿。比干的忠心越过白天,在秋天遭受八卦阴阳肇元阵。从远古羲皇以来,只有比干一人遭受此阵而已。 这段史料,足以说明比干对于商朝的重要性,以及他的忠心和坚毅。如此忠义之士,不管过多少年,还是会被人们钦佩和铭记,历史上这样的忠臣还有诸葛亮,魏征,岳飞,文天祥,于谦……
比干这位商朝忠臣,不仅忠心辅佐君王,还关心民生,深受百姓的爱戴。只可惜,比干最后却遭受了挖心惨死的下场,不过比干去世后,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孩子,令人意外的是,妻子为孩子指地为姓,这一姓氏如今却成为现南方大姓——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比干是商朝君王文丁的儿子,商王帝乙的兄弟,商纣王帝辛的叔叔。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成为朝廷官位极高的太师,兢兢业业地辅佐帝乙,可谓是年少有为,功成名就。后来商王帝乙去世,年幼的帝辛继位,比干担起托孤的重任,极力辅佐帝辛。因为比干的多重身份,以及他的能力和威望,帝辛一直极其尊重这位叔叔。
帝辛本是个很聪慧的孩子,比干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国家的期望,对他寄予厚望,悉心教导。最初的侄子很听话,把国家管理得很好,对比照干也很尊敬。然而,自从帝辛遇上了令他神魂颠倒的女人——妲己,一切都悄然地发生变化,他不再是从前谨小慎微的君王。妲己喜好玩乐,为了逗她开心,帝辛常置江山于不顾,陪在妲己身边,想尽办法让她高兴,帝辛心中黑暗的一面也被引发出来了。看到这一情况的比干郁结于心,常常眉头紧锁,虽然妻子可以抚平比干的眉头,但是比干心中的郁结无法抚平。
纣王昏庸无道,不仅是比干,其他文武百官也都看在眼里,他们对心肠歹毒的妲己恨之入骨,于是纷纷进谏。然而纣王看到弱不禁风、泪眼朦胧的妲己,哪里忍心,群臣进谏的结果是:纣王没有责怪妲己,却对那些“忠言逆耳”的大臣进行了责罚。身为叔叔的比干看不下去了,认为纣王不会对他大不敬,便直言祸端,纣王不但没有醒悟,反而听信妲己的一面之词,剜取了比干的心肝为她治病。当然,这是影视剧作品中的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是,纣王自视强大,很是自负,喜欢扩张领土,但攻打徐夷时耗费了大量兵力,而比干的侄子微子却在此时动了邪念,趁商朝军队力量耗损之际出兵攻击,纣王知道后大发雷霆,处死了微子,而比干觉得自己也有罪过,同时为了让帝辛关爱民生,不再征战,便以死明志。关于比干之死年代久远,正史和野史各有说法,笔者在这里只提供两种,大家也可以自行查阅资料。
比干被杀时,他的妻子已怀有身孕,听闻比干被杀的消息后,妻子就逃到一处在林子里,把比干唯一的孩子生了出来,这个女人叫陈氏,因为古代男尊女卑,她的具体名字无从查找,历史上也无详细记载。据说,陈氏为了不让他人查到孩子的下落,也为了不让孩子以后遇到危险,就指地为姓,为他改换成林姓,单名一个坚字。《辞海》当中也有解释,周武王登上王位后正式赐林为姓,林姓就此出现,一直沿用至今,如今还是南方人数众多的一个大姓。根据2016年的人口调查数据显示,林姓人口约有1416万,林氏排在第16位,并且在中国南方林氏排在第4位,可谓是南方的大姓。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