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习惯不好让人很抓狂?家长做到这3点,孩子习惯成自然

习惯既是一种表达人与人之间差异的相对的行为,又有其普世适用的绝对的价值标准。真正的好习惯,或者说最大的好习惯,是孩子有能力也有兴趣安排自己的一切事务。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义务。当孩子养不成好习惯时,家长不妨试一试以下3点做法,或许能收到教育成效。

1、 不必在细节上与孩子有过多的纠缠

好习惯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养成的,很多习惯的养成其实自然而然发生的,有的时候家长和孩子甚至都意识不到。所以在有些小的方面,家长不必对孩子有太过苛刻的要求。家长对孩子体恤些、宽容些、信任些,允许他做得不好,不过分指导和控制,让他有机会慢慢练习和调整自己。一个孩子能健康自然地发展,他其实就是在养成好习惯。对孩子来说最好的习惯就是好像天生长在他们身上一样,做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是自然而然就能够做成的。法国著名大思想家卢梭就曾经说过没有:没有习惯就是最好的习惯。

2、家长先要审视自己有没有坏习惯

要培养孩子好习惯,作为家长,先要审视一下自己有没有坏习惯。这是因为家长的习惯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在与父母的朝夕相处中,非常容易受到父母习惯的影响。哪怕父母的说话语气、动作、为人处世方式等都会对孩子产生不小的影响。比如自己的孩子明明能够独立完成作业,但是父母却偏偏对他们不放心,一定要每天晚上坐在他们身旁盯着他们。父母的这些做法其实就是父母自身存在的坏习惯,如果想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长首先要审视自己有没有坏习惯。

3、要用正面的或暗示的方法强化好习惯,杜绝批评和责罚

儿童特别容易受到暗示,也珍惜成人的赞美,他从中体会到好习惯的乐趣,好习惯就开始成为他真正的一部分了。当孩子出现马虎时,给予宽容和理解,一笑了之,或最多简单地提醒一句,让他以后细心一些。但是不能够责骂孩子,当他们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的时候,要给他们成倍的鼓励和褒奖。只有这样通过家长这样的暗示,孩子才会觉得养成一个好习惯是正确的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