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到懸崖村,有同事爬藤梯,嚇哭了;一天內上下兩趟懸崖村,累哭了;2018年有鋼梯了,同事小白一隻腿卡住鋼梯,疼哭了;我連續發燒三天,病哭了……大家互相打趣:四川站女記者去懸崖村就沒有不哭的。但今年不同,我們是笑着去的懸崖村。”這是央視四川站記者黃鸝出發昭覺縣前的朋友圈文案,5年多時間一路走來,她和同事親身體驗了懸崖村的變遷。

被看見被關注被惠及

“懸崖村村民搬家了”成爲最近大家關注的焦點。5月12日一早,“央視新聞”(快手ID:newscctv)通過快手直播間,全程記錄懸崖村首批貧困戶搬家進程。當黃鸝和她的同事們再次回到昭覺縣,看見村民歡喜喬遷的景象,滿是激動和雀躍。“終於等到這一刻,他們再也不用爬鋼梯,孩子可以在家門口上學,離家不到600米的地方就是醫院……”

回看五年前,這些都是無法想象的。“懸崖村”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本名阿土勒爾村,因村民從山下到山上需攀爬800米的懸崖,被外界稱爲懸崖村。交通閉塞,經濟困難,接近90度懸崖峭壁上的梯子,成爲了村民與外界相連唯一的“天路”。

隨着懸崖村村民用快手記錄自己的回家之路,懸崖村被外界關注,被媒體報道,也被國家扶貧政策惠及。2018年8月,懸崖村藤梯變鋼梯;2020年5月,村民終於要搬新家了。從雲端上的村民成爲縣城居民,告別懸崖村的第一天,630萬老鐵守在直播間,分享他們的喜悅。

“搬遷像是過年,比火把節還熱鬧”

熱鬧從清晨就開始了。在安置點新修的道路上,小貨車往來絡繹不絕,搬家師傅們正在搬運居民標配的傢俱套裝。衣櫃櫥櫃和大牀小牀組成“四件套”,由政府爲每戶補貼5000元,村民自行購買。“五件套”有電視、洗衣機、電視櫃、茶几、沙發,若委託村裏統一購買,還可享受團購價。

貨車上的搬家師傅邊搬運邊“埋怨”:“到了還要幫他們安裝,工作量可真不小。”一旁的彝家大姐開心地咧着嘴笑,看見鏡頭就說“真好,真好。”爲了表示感謝,大姐邀請搬家師傅搬完後留家裏喫飯。

除了大件傢俱,政府還爲村民們準備了生活日用品。從喫的麪條、食用油到用的水桶、盆、杯子甚至是垃圾袋,一應俱全。在村幹部的組織下,大家有序地排隊領取。有人不禁感嘆:“像是過年,比我們的火把節還熱鬧。”

街道的人流攢動,也讓商販有了好生意。新小區樓下的商鋪,有店家在賣掃把、拖把等生活用品,旁邊還有訂做窗簾的。路邊彝族大姐挑來新鮮的蘋果,兩塊錢一斤,幾小時已有上百元入賬。和小區配套的商業區正在建造,搬家之後,路邊賣特產的村民也可以擁有自己的商鋪。

路旁,就是村民們的新家。房屋是小區樓棟式建造,前有河流,背靠羣山,灰瓦黃牆,裝飾着木雕牛角,在現代風格中又保留了彝族傳統建築風格。

據瞭解,村民即將搬入的安置地是四川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四個安置點共建有4057套房屋,可安置居民3914戶,解決18914居民的入住問題。此次搬遷的村民來自28個鄉鎮,92個邊遠鄉村,計劃5天內全部搬遷入住,其中就包括82戶“懸崖村”的居民。

小區門口,十多名身着紅衣的志願者等待許久。桌上整齊擺放着各戶的鑰匙,還有要免費發放給大家的路由器。“如果待會兒有人找不到自己的新家,我們會幫忙帶路。”有志願者介紹。

走進小區,新栽種的綠化帶鋪着防護膜,仍有個別成都建工的工人們在進行收尾工作。在綠化帶旁的一片空地上,四歲的孩子看見有鏡頭在拍,開心地表演起翻跟頭,隨後跑開。曾經需要過“懸崖關”去上學的孩子們,今後在家門口,就能上學。

鄉長身着彝族服飾,激動地介紹:“這裏小區環境和綠化都是昭覺數一數二的,很期待看到村民們看見新家的反應。”與屏幕另一端的老鐵們一樣,許多人都對懸崖村村民即將開啓的新生活表示期待。五月初的天氣不冷不熱,20度左右伴着微風,在這個適合搬家的天氣,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走出懸崖村的第一批原住民。

從山頭到城頭,從村民到居民

中午12點,在鄉長帕查有格的帶領下,10戶牛覺社的村民,分兩輛車抵達了三號安置點。阿土勒爾村共有4個農牧服務社,除牛覺社在山下,其餘都在半山腰。從山腳到位置最高的勒爾社,垂直高差800米。按照先易後難的原則,牛覺社12戶居民先動身,成爲走出懸崖村的第一批原住民,懸崖村的搬遷就此拉開帷幕。

“有格書記,我們一直在等你!”剛下車,書記帶着村民們一邊向鏡頭招手,一邊快步走來。村民都身着彝族服飾,場面隆重喜慶。老鄉們很激動:“今天是我們大喜的日子,不知道該說什麼。”搬家之日,一些老鄉並未攜帶多少家當,享受了一把“拎包入住”:“我就提了個口袋,裝了幾件衣服過來。”去往新家的路上,有老鄉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重複着“做夢都沒想到我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我都不敢相信這是我自己的房子”......

走進樓道,新搬入的老鄉們都敞着門在打掃衛生,年輕人則用手機拍視頻,迫不及待要和更多人分享搬家的喜悅。接受採訪的老鄉家在五樓,100多平米的房子通透敞亮,廚房大理石桌面搭配實木儲物櫃,實用大氣;衛生間則配備自動熱水器和洗手檯,方便整潔。房間裏的傢俱都已組裝完畢,裝飾配色多爲彝族最愛的黑紅黃三色,“黑色寓意大地,紅色是火焰,黃色是陽光,”老鄉解釋,“這是寓意着我們今後美好的生活。”

安居才能樂業。住進新家後,老鄉也對未來的工作有了新打算。“我懂一些通訊設備的安裝技術,想在縣城或者家門口謀個生路。”搬家之後如何致富,是扶貧工作的關鍵。有格書記介紹,對於新搬入的村民,政府將設置清潔工等公益性崗位,鼓勵他們在家門口就業。此外,開展訂單式技能培訓,即工產需要什麼工種,當地政府就請專家培訓什麼工種,鼓勵青壯年外出務工並補貼交通費。而且搬遷之後,“懸崖村”並不會就此消失,“我們會對其進行旅遊開發,鼓勵村民回去種植養殖。”

從老鄉家的陽臺向下看,是一個空曠的活動廣場,未來將會安裝健身器材,爲居民提供活動場所。再向遠處望去,是即將建成的幼兒園,幼兒園旁是在建的小學和中學。據悉,工程完成後,昭覺縣將擁有20多所學校,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從幼兒園上到高中。周邊道路也會連接307省道,“鋼梯”將不再是唯一的道路。

從山頭到城頭,從土坯房到樓房,從“天梯”到通途,白天在縣城做工,傍晚坐在陽臺上喝茶,孩子們過個馬路就能上學,老人們下個樓就能鍛鍊身體,對於“懸崖村”的村民們來說,夢想的日子已經實現。“賀喬遷之喜”直播始終,不少老鐵也在用點亮紅心的方式爲他們祝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