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18万在武汉打拼的温州人之一,去年腊月底,在武汉做电器生意的老郑回乐清老家过年。从武汉友谊路的住处到做生意的电器仓库,不超过2000步的这段路,老郑从来没有走得像现在这样谨慎而认真。

从武汉友谊路的住处到做生意的电器仓库,不超过2000步的这段路,老郑从来没有走得像现在这样谨慎而认真。

重回武汉,他几乎每天数着步子,过着两点一线的简单日子。

4月17日,时隔三个多月,他迫不及待打开在武汉的店铺的大门,里面一切依旧,又仿佛一切都不同了。

这是经历一场生死后的百感交集。

店铺还是那个样子,但又好像一切都不同了。

56岁的老郑是温州乐清人,他在武汉已经待了二十多年,是18万在武汉打拼的温州人之一。

今年1月14日(农历腊月二十),他拿着亲戚帮忙买的飞机票,飞回温州。回来第二天就高烧不止,很快,就确诊为新冠肺炎。

在病房里度过除夕,治愈后,老郑留在老家隔离恢复。而900公里外的武汉,一直是他心头的牵挂。

点击蓝字阅读之前报道

4月8日,在经历了76天的封城后,武汉这座江城恢复正常运转。

4月17日,老郑告别家人,坐上飞机回到阔别3个月的第二故乡。如今,回到武汉快一个月了,他境遇如何?

老郑治愈后回到家里隔离休养,资料图片。

身在温州,心里一直牵挂武汉

一场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整个世界蒙上了一层阴影。

作为18万在武汉打拼的温州人之一,去年腊月底,在武汉做电器生意的老郑回乐清老家过年。

回来第二天,他就开始持续高烧、肌肉酸痛,很快确诊为新冠肺炎。

和他同住一个病房的,是同样在武汉做电器生意的老王。两个老熟人,在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以及病房内氧气瓶“咕噜噜”的响声中,相伴度过了除夕夜。

1月31日(正月初七),老郑各项检查全部正常,准予出院。

在家隔离恢复的日子里,除了去医院复查,老郑几乎没有出过门。经历了这场磨难,一家人更加注重健康。

家里的电视永远放着新闻频道,老郑心里,一直牵挂着900公里以外的江城武汉。

4月8日武汉解封,在儿媳的帮助下,老郑买了4月17日回武汉的机票。

4月15日,他接到了乐清当地要求去医院复查的电话。“要是再晚两天,我人都已经到武汉了。”

核酸检测、CT、肺功能一切正常。老郑也做好了准备,女儿为他提前买好了许多口罩,还有护目镜、手套等防护用品,等他到了武汉可以用。

“在武汉20多年,其实就跟回家一样。”4月17日12点25分,老郑全副武装,戴着口罩、手套、护目镜,坐上了从温州飞往武汉的飞机。

“飞机上乘客满满当当的,去武汉的温州人真不少。”老郑在心里对自己说,看起来,务实勤劳的温州人都很着急,想要尽快重启被彻底打乱的生活。

去武汉前,女儿给他准备的防护用品。

去武汉前,女儿给他准备的防护用品。

在天河机场坐地铁回住处,一车厢只有3个人

经过2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

机场里,全是严阵以待的工作人员,老郑扫码申领了武汉的绿码,随后坐地铁前往住处。

“大家都很自觉,都戴着口罩,保持着一米以上的距离。”老郑说,乘坐地铁的人并不多,站台上等车的不到30个人,一列车厢只有两三个人。

地铁到了中山公园站,这一带是武汉最繁华的地方之一,有不少的写字楼、商场,武汉最专业的的电器市场——金楚龙机电五金市场也在这里,有许多温州人在商场做电器生意,老郑就是其中之一。

穿过高楼林立的街道,老郑来到自己的住处,位于友谊路附近的一个小区。

马路上的银杏抽出半月型嫩叶,两边的法国梧桐排着整齐的队列,风景依旧,可是街头的人终究比以前少了许多。

在武汉待了20多年,老郑说,和往日的市井热闹相比,今年的武汉街头终究有点萧瑟。行人疏疏落落,口罩是每个人出行的标配。

没到武汉就收到了第一个订单,刚来第一天就开仓库取货

老郑的家乡,位于东海之滨的温州乐清市,是全国著名的低压电器之都,许多乐清人将这里生产的低压电器推向全国。与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不同,乐清从低压电器起家,生产的大多是面向工厂、建筑业的工业电器。

“我们的东西电工最熟悉,和大家所认为的家用电器完全不同。”老郑负责的仓库,卖的也是断路器、接触器、漏电保护器等专业的工业电器用品。

4月15日左右,还没启程去武汉,老郑就收到了一位老客户的催货电话。

“客户有需求,生意还得继续做下去。”这也促使他作出尽早回武汉的决定。

4月17日下午4点多,老郑从机场坐地铁回到住处,匆匆放下行李箱,就迫不及待地赶往几百米外的仓库,为客户拿货。

这是到武汉的第一天,就开了张,老郑暗暗鼓舞自己说,这是一个好兆头。

生意虽然难做,但一切都在慢慢复苏

江城重启,可城市经济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还需要慢慢复苏。

老郑经营的五金电器仓库,主要面向房地产、工厂等专业市场,很能反映当地经济复苏的情况。

每年过完年开工时,总有很多业务需求,催货的顾客很多。可是今年,除了之前催货的那个老顾客,打电话主动要货的人屈指可数。往常一周就要向乐清柳市的工厂进一次货,可是现在市场需求减少,两三周也才催一次,叫物流公司发到武汉。

“今年的生意确实不太好。”老郑喃喃地说。过年时跟老郑同病房的熟人老王,比老郑还早到了一个多星期,也频频感慨生意难做。

往常,老郑早上8点钟开门,晚上最早也要6点以后才关门。可是今年,他常常上午9点甚至9点半去仓库,下午5点就关门回住处。

“工业市场需求减少,对于我们做低压电器生意的来说,能感觉到经济流动的节奏放缓。”老郑说。

武汉的街头。

他最想去长江边吹吹风

从住处走到仓库,不到2000步。回到武汉快一个月,老郑的活动范围几乎没有超过方圆一公里,住处离仓库只有几百米,这是他一个月来最常走的路。“来武汉之后,除了仓库和住处,给附近的老乡送送货,几乎哪里也没有去。”老郑说。

上班的路上,几乎全是老乡们开的电器店,正泰、德力西、人民电器的店都有。隔着玻璃,也能看到门店里客户不多。

下班回到住处,有老家寄来的粉干、鱼干,再买些蔬菜,简单煮一煮,就是一顿有家乡味道的饭。

比其忙碌的往年,突然多出了大把的空闲时间,老郑也不愿意出门,他选择宅在家里。有时候看新闻打发时间,或者和乐清老家的亲人打视频电话聊聊天。

新闻里的数据还在更新,可我们的生活仍要继续。

经历重生回到武汉,对于老郑来说,这是一场难忘的久别重逢,他说,等再过些日子,他想去江边吹吹风,去黄鹤楼走一走,坐车去武汉长江大桥看一看。

老郑相信,这座英雄的城市终究会恢复过来,甚至会发展得比以前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