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兩漢時期的選官制度,在東漢王朝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無論是察舉制、還是徵辟制,劉秀將地方上的選官制度下放,給與地方豪族一定的權力。這個時候皇甫嵩已經進入河北,漢靈帝下令讓皇甫嵩全權負責北部戰事,負責進攻黃巾軍。

黃巾起義爆發時,整個東漢王朝的行政機能已經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
---無法順利運轉。
劉秀當初建立東漢王朝時,大多爲豪族擁立,所以見過之後,東漢的豪族們享受的福利最多,掌握的資源也就最多。
爲了能夠鞏固自己的江山,而又不想像劉邦那樣屠戮忠良,劉秀想了一個更加合適的辦法。
---將東漢王朝和地方豪族打造成爲了一個利益共同體。
地方豪族掌管地方上的人口、土地紅利,而中央王朝則一套固有的體制。兩漢時期的選官制度,在東漢王朝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無論是察舉制、還是徵辟制,劉秀將地方上的選官制度下放,給與地方豪族一定的權力。
這也造成了地方豪族們很聽話,因爲他們可以憑藉自己手中的權力,掌握所有人的仕途,或者控制所有人的命運。
中央的官員可以一直穩居高位,自然不會有什麼意見,而地方上的官員則控制天下的讀書人一直留在地方,無法染指權力中心。
劉秀以控制地方讀書人的途徑,控制着權力高層的穩定。
可他不知道,一旦權力高層的運轉樞紐癱瘓,整個王朝就會變得很悲哀。
所以,一切的關鍵節點都在皇帝的身上。
而到了東漢末年,大多爲少主登基,他們又無法徹底掌握朝綱,朝政大權完全需要太后主持。
太后攝政,也就意味着外戚勢力的崛起。
但少主長大後呢?
他怎麼奪權?
只能依賴宦官!
這也是爲什麼東漢末年的政治生態最終被外戚和宦官聯合把持,少帝們壓根沒有反抗的餘地。
公元184年,甲子年。
時間回到十年前,東漢各地屢屢發生地震、洪災、蝗災。(十年間,地震7次)
冀州、青州、徐州慘遭水患
兗州、豫兩州慘遭蝗災
荊州、揚州水稻斷絕
幷州、涼州,羌戎叛亂

這一連串的問題,一下影響到了東漢王朝的內臟,劇毒迅速蔓延,那些平時靠種地爲生的農民,因爲這些天災、人禍,不得不選擇離開家鄉逃難,成爲流民。
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不斷傳播教義,宣傳太平道的好處,在全國八州之地,建立起了羣衆組織。

公元184年,二月。
黃巾起義爆發!
黃巾起義率先在潁川郡、鉅鹿郡兩個地方發難。
歷史上,但凡農民起義之初,第一場戰鬥力很爆表,爲何?
因爲,初生牛犢不怕死嘛!
只要中央軍穩住了陣腳,統帥略微得力,第二波戰役的時候,打倒敵人還是沒有問題滴!
黃巾事起,漢靈帝下令兩線迎戰:
南路軍:皇甫嵩、朱儁引兵南下,進入潁川
北路軍:盧植帶領引兵北上,進入鉅鹿

東漢軍開拔之後,還未抵達戰場,南陽、廣陽、汝陽三郡被黃巾軍攻佔,形勢不容樂觀!

南路軍中,朱儁率領前鋒軍又被黃巾軍將領波才擊潰,他和皇甫嵩兩人退守長社,被波才引兵包圍。

只是,波才的大營駐地有問題,這傢伙把大營安置在了草地上,而且是密密麻麻的草地。
皇甫嵩得知這個消息,馬上下令深夜突襲,曹操也幾乎在同一時間趕到,三人一舉擊潰波才,斬敵數萬人。
皇甫嵩、朱儁兩人趁勢反撲,分兵拿下陽翟、汝陽,陳國、東郡,馬上進入北路軍交戰的地盤上。

再看看北路軍,盧植統領北路軍先是擊潰張角,將其圍困在廣宗城。
漢靈帝下令讓宦官左豐視察前線,這小太監向撈錢,可盧植沒給他好臉色。
老子拼了命的打仗,給你錢,你哪來的臉?
真臭不要臉!
左豐憤怒離去,回到洛陽的他馬上向漢靈帝告狀,盧植這小子打仗不盡興,都已經包圍了張角,還遲遲不肯進攻,簡直視戰爭入兒戲,不想爲朝廷效力!
漢靈帝一聽,馬上拿下盧植,押往長安,而北路軍由董卓全權負責。
可董卓也沒辦法,人家不出來,沒法打啊!
這個時候皇甫嵩已經進入河北,漢靈帝下令讓皇甫嵩全權負責北部戰事,負責進攻黃巾軍。
皇甫嵩剛剛接手,張角病死!
哎,這就是命運吶。
不想認命能嗎?
皇甫嵩馬上下令進攻,預計一舉拿下廣宗城,可廣宗城城池險固,皇甫嵩失敗了。
他下令大軍撤離城下,不打了,太特麼難打,咱們休息。

城中的黃巾軍終於鬆了一口氣,自以爲皇甫嵩也慫了。
沒想到,當天夜裏皇甫嵩便下令再度進攻,大軍於黎民時分進抵城下,兩軍在城外大戰,黃巾軍被斬殺三萬人,張梁戰死。
皇甫嵩趁勢北上,又在曲陽和張寶展開大戰,斬敵十餘萬,鑄成了一座“京觀”。
黃巾初期的主力被全部蕩平。
但是,此番黃巾起義,雖然十幾萬主力沒了,其他各地的勢頭卻也開始燒了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