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以說,儘管劉邦給足了韓信的面子,也把能給他的都給他了。於是劉邦就索性滿足韓信的虛榮心,一口氣封他“三齊王”。

大家好,我們的小鬍子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韓信,著名的漢初三傑之一,“國士無雙”是對他的才華和能力最形象的詮釋。韓信的成功充滿着草根英雄逆襲的心酸和能屈能伸的氣概,當年一次胯下之辱,本是一生的污點,卻因爲後來的逆襲而博得能屈能伸的美名。
這也許就是中國人的成功邏輯,成功了什麼都是對的,不成功怎麼都是茶餘飯後的笑柄。那麼,後來韓信落得一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場,多少人爲之惋惜,其實,這早就是冥冥之中的註定,也是給我們普通百姓的幾點人生啓示:
我們知道,漢高祖劉邦是江蘇沛縣泗水亭一個亭長,說白了就是相當於現在的鄉鎮派出所所長的身份起家,當時緊密支持他打江山的班底就是“沛縣集團”。
其中有他的“狗肉朋友”樊噲,他的老上司蕭何,還有蕭何之後“蕭規曹隨”的曹參。曹參本是沛縣的典獄長,也算是劉邦的上司。還有劉邦的老鄉,老大哥王陵,王陵沛縣有名的豪強,家裏比較有錢。還有劉邦的忠實粉絲任敖,其人原本是沛縣監獄的一位看守。還有周勃、夏侯嬰都是劉邦的沛縣班底。就是後來的“沛縣集團”。
這些人儘管在楚漢象徵的亂世都是草根逆襲,沛縣這個小地方的小人物,但是他們都是對劉邦崇拜有加,絕對忠心,山親水親,同根同源。他們只有一個信念,全心全意輔佐劉邦,劉邦成功了,他們自然成功了!
而韓信不同,儘管功勞很大,但劉邦在他面前都感到心虛,打江山時需要比自己強的,守江山時自然會提防比自己強的。更何況,韓信瞧不起整個“沛縣集團”成員,這就是等於瞧不起劉邦啊。
劉邦打天下後,封韓做了楚王。後來,韓信被漢高祖劉邦以莫須有的罪名擒獲後,便將其貶爲淮陰侯,軟禁在京師洛陽。剛開始,韓信日夜怨望,每天都生活在苦悶於憤怒裏,但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反思,他終於想通了。自己就認命吧。
在漢朝諸將中,舞陽侯樊噲的口碑還是不錯的,他是一個性格直率,又對韓信崇拜有加的粗人。有一次,已經做了淮陰侯,官職與樊噲差不多的韓信順路來到樊噲家坐一坐,人生無奈時,就算找個粉絲滿足一下虛榮心吧!
果然,樊噲一見偶像親自登門拜訪,不勝狂喜,二話不說竟撲通跪了下來,激動萬分的說道:“大王乃肯光臨臣之寒舍!臣實榮幸之至。”
韓信頭腦還算清醒,馬上說道:“我不做大王好多年啦,你不要這麼叫我,萬一陛下聽說也不妥。”
樊噲爲了表達對韓信光臨的真誠歡迎,命人大擺酒席,盡最大能力招待韓信飲酒。可是,當韓信酒足飯飽,起身告辭的時候,樊噲又恭恭敬敬的親至門前拜送,完了起身剛要回府,就遠遠聽到淮陰侯韓信的苦笑聲:“生乃與噲等爲伍!”
傷人不?太傷你的粉絲了,而且這個粉絲身後是整個“沛縣集團”。老闆的“班底”不論多麼醜陋,那都是代表着老闆的底蘊,你看不起老闆的班底,無疑就是看不起老闆的起家。老闆的根都被你否定了,你還能活嗎?
楚漢相爭時,韓信是劉邦手下唯一可以與項王一決雌雄的悍將,當年韓信帶兵追趕項羽,追到滎陽時,突然就按兵不動了。劉邦接連要求韓信一鼓作氣繼續追趕,可是韓信以各種理由推脫,糧草啊,士氣啊,各個諸侯虎視眈眈等等。
劉邦百思不得其解,後去問張良與蕭何,蕭何說:“韓將軍這是在討封賞啊!”劉邦此時心裏很是不爽,這正是打江山階段,就是封賞也得江山一統,一起論功行賞啊。可是沒辦法,要解決眼前的事情啊。劉邦一直是一個能屈能伸的人物。於是劉邦就索性滿足韓信的虛榮心,一口氣封他“三齊王”。
何爲三齊王?就是與天王齊,與地王齊,與君王齊。爲了徹底打消韓信的顧慮,還賜他五不死,即見天不死,見得不死,見君不死,沒有捆他的繩,沒有殺他的刀。
可以說,儘管劉邦給足了韓信的面子,也把能給他的都給他了。可是,心中早已動了殺機。韓信在劉邦最需要他雪中送炭的時候,韓信卻伸手邀功,這等人與懂得功成身退的張良相比,真是差了幾個檔次。
後來據說,劉邦想殺韓信,但自己不好意思違背當年諾言,就把這個燙手的山芋甩給了自己的賢妻呂雉,呂雉也真是一個狠角色。呂后利用蕭何將韓信騙進宮,這就是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將韓信吊在長樂宮大鐘之內,頭爲大鐘所罩,不見天日。腳懸空於地面,讓韓信無法頂天立地。呂后也使用竹籤做刀將其殺死,殺了韓信,還滅有違背當年劉邦對他的承諾。
在楚漢垓下之戰時,項羽手下有一員悍將鍾離眛因遭到項羽的懷疑而逃離楚軍的陣營。後來。項羽烏江自刎,鍾離眛投奔韓信。劉邦稱帝后,封韓信爲楚王,劉邦得知鍾離眛逃到楚國後,要求韓信追捕,韓信卻派兵保護鍾離眛的出入。多麼講義氣的韓信啊。
可是,這個哥們講義氣卻沒有講到底。漢高祖七年,劉邦手下有人告發韓信謀反,劉邦採用陳平的計策,以出宮巡遊爲名,組織人馬打算偷襲韓信。韓信得知消息後,起初勃然大怒,準備與劉邦攤牌,出兵抵抗。可是,韓信又怕得罪劉邦,認爲自己還有解釋的機會,優柔寡斷。
此時韓信身邊有人建議他殺了鍾離昧向劉邦表達中心。韓信又猶豫了。鍾離昧得知後,最後一次警告韓信:“皇帝之所以不敢攻打您,是因爲我們在一起,如果要逮捕我而取悅皇帝,我會死,您也很快就會滅亡”。鍾離眛大罵韓信說:“原來您不是有德信的人。”然後就自刎而死。韓信帶着人頭在河南淮陽向劉邦說明原委,劉邦令人將韓信擒拿,後來將其釋放,貶爲淮陰侯。
其實,韓信袒護鍾離昧本就是婦人之仁,再者,鍾離昧只是一個藉口,劉邦還不至於心胸狹隘到容不下一個鍾離昧。韓信不能透過表面看到自己的本質,韓信當時手握重兵,本可以與劉邦一決雌雄。可卻犯了優柔寡斷,心存僥倖的婦人之仁。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