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在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英雄。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过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他们都在各自的时代创造过丰功伟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就以时代为顺序来简要介绍下他们当中七位杰出的代表。

一,霍去病。西汉成立之初,由于国力不强,无力应对匈奴的军事威胁,只能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来维持边疆的稳定。直到汉武帝刘彻亲政后派大将军卫青统兵出击匈奴,局面才有所改观。之后霍去病横空出世,率领精锐骑兵大迂回、大穿插,长途奔袭,数次大破匈奴,不仅斩敌甚多,还俘获了匈奴祭天的金人,并封狼居胥,把匈奴单于赶进了荒芜的漠北之地,彻底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二,岳飞。北宋灭亡后,赵构在应天称帝,史称南宋。南宋建立后,赵构一味偏安,以为这样金人就会放过自己,但他却打错了算盘。金人步步紧逼,赵构为了自保,被迫启用了一些主战派将领。这些人当中,以岳飞的抗金战绩最为出色,他曾率部多次大败金兀术,迫使后者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然而一代抗金名将最终却被赵构和秦桧合谋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实在令人叹息。


三,文天祥。文天祥出生时,正值南宋末年,权臣贾似道当政,他空有一身抱负却无从施展。1275年贾似道在鄂州惨败,宋军死伤惨重,贾似道因此被贬,行至漳州木棉庵时被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贾似道死后,文天祥受到朝廷重用,出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率部在福建和广东一带抗元。后因寡不敌众在五坡岭兵败被俘,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宰相之职,被他断然拒绝,最终在大都英勇就义,年仅47岁。


四,于谦。公元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忽悠下,不顾于谦等人的强烈反对,亲率55万精锐大军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兵败被俘。之后也先乘胜率大军直扑北京,妄图一举灭掉明朝。此时北京城内仅剩下十余万老弱残兵,面对危局,时任兵部左侍郎的于谦挺身而出,率部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成功逼迫也先撤军,避免了明朝成为第二个南宋。但英宗复辟后却听信谗言将于谦处死,实在令人惋惜。


五,戚继光。明朝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倭寇横行,百姓深受其害。明王朝数次派军清剿,但收效甚微。此时戚继光横空出世,他以3000义乌兵起家,配合其独创的鸳鸯阵法,在龙山、台州和横屿等地多次以极小的代价大败倭寇,敌我战损比极为惊人,比如白水洋战斗歼灭倭寇2000人,斩首344颗,戚家军仅牺牲3人;再比如牛田之战击溃数倭寇上万名,斩首688颗,戚家军无一人牺牲。到后来,倭寇一听到戚继光的名字就望风而逃。简言之,戚继光就是上天送给明朝的抗倭英雄。


六,郑成功。他的父亲郑芝龙本是东南沿海一带的海盗,后来接受明朝招安,曾任福建都督,崇祯在煤山自缢后,手握重兵的郑芝龙在福州拥戴唐王朱聿键称帝,年号隆武,他也被封为安南侯,后来清军进逼福建,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则选择了和父亲截然相反的道路,他毅然率部出走,在小金门誓师反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的抗清将领之一。公元1661年郑成功率部横渡台湾海峡,经过激战,一举收复了被荷兰侵占了38年的宝岛台湾,其功绩将永远被世人铭记。


七,杨靖宇。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我们之所以选择杨靖宇,是因为东北抗联当时所处的环境是所有抗日武装中最为险恶和困苦的,而杨靖宇又是抗联的旗帜性人物。抗日战争期间,他担任过抗联总指挥部总指挥和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率部在白山黑水间多次和日伪军作战,给了敌人以沉重打击。后因叛徒出卖在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年仅35岁。


杨靖宇不幸牺牲后,敌人为了搞清楚他是如何在无衣无食的冰天雪地里坚持了5个昼夜的,竟然残忍地剖开了他的腹部,结果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之外,竟然没有一粒粮食!我们无法想象他的躯体里究竟蕴藏了多大的能量和毅力,有这样的英雄,是中华民族之幸运,有这样的英雄,中华民族就能永远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