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俊彥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古代的俗語,往往有不少爲人處世的道理,因爲程朱理學的緣故,很多人對於古人總是帶着些許偏見,但其實古人有些觀點,還是可取的,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比如說“滿招損,謙受益”,就是告誡我們,凡事不可以求滿,做人也學會謙虛,在如今的生活之中,我們同樣應該如此,不然很容易招惹他人的不滿。
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說朋友的妻子,不能夠選擇欺負,爲什麼呢?現在有不少人,對於朋友的妻子,都抱着敬而遠之的態度,因爲如果你和她產生衝突,不用想也知道,朋友肯定會站在自己妻子這邊,所以兩邊不要有什麼來往,禮貌性地互問互答才最爲合適。
人是很主觀的生物,要是對你有了偏見,關係就再回不到從前,所以說,朋友妻,不可欺啊!
男子的關係可以毀於婦人之手,女子又何嘗不是?古代有不少姐妹共侍一夫的例子,趙飛燕和趙合德姐妹就是相當著名的例子,作爲燕來啄皇孫的故事主角,兩姐妹爲了爭寵,彼此間的勾心鬥角少不了,後來漢成帝身故,趙合德爲羣臣所逼迫,無奈自盡的時候,也沒見趙飛燕對這個妹妹施以援手,即便是親姐妹尚且如此,朋友的丈夫,最好不要有什麼牽扯。
在古人眼裏,身爲女子,攙扶閨蜜的丈夫,可是相當輕佻的舉動,說白點,已經接近於明目張膽地追求,而現在,雖說不至於如此,但是出於避嫌的需要,多數人都會和朋友的丈夫保持一定的距離。
在對待朋友的配偶上,古人的俗語值得我們警醒,可不要小看這點,人際的來往之中,我們沒法忽視掉朋友的另一半的存在,但是也不宜有過深的往來,當然如果兩方在婚前就都是朋友的情況則另說。
不是說有些親密的行爲就意味着不妥,而是沒必要在小事上引起朋友心裏的不快,適當的距離是爲人處世的智慧所在。
古代的俗語往往是古人對生活的觀察和摸索,因爲在古代的環境中,需要和周遭有長久的來往,所以不得不學會怎麼在人際圈子中穩定立足。
你覺得古人對人際關係的看法有道理嗎?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