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锦衣卫的工资,至少全款买套四合院不成问题。纵观整个大明朝,唯有嘉靖时期,锦衣卫才能压东厂一头,其一是因为嘉靖不喜欢太监,其二是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叫陆炳,一个奇男子,当世的奇才。

明朝通常被外界认为是个残忍黑暗的朝代,主要是因为两个神秘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厂。电视剧里心狠手辣又权势滔天的锦衣卫,在现实中真的无所不能吗?光鲜亮丽的飞鱼服,真的可以一掷千金吗?其实那些不过都是假象,底层的锦衣卫不过是大明的社畜罢了。
首先先来了解下什么是锦衣卫。

锦衣卫是明太祖朱元璋亲手创立的特务机构,对内负责收集情报,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侍卫。对外可以为军政搜集情报,充当暗探,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明军正是依靠锦衣卫出色的发挥,收集到大量日军军情,确定丰臣秀吉死亡的消息,才能一鼓作气,成功击退日本。
英国的情报机构叫军情六处,美国的情报机构叫中央情报局,明朝的情报机构就叫大明皇家锦衣卫。
在外人看来,锦衣卫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随身携带无常簿,战斗力超强,绘画能力满分(暗探功能,绘画到无常簿,打小报告专用),个顶个都是特工007。可锦衣卫的日子,真的那么好过吗?

锦衣卫首领为指挥使,一般由皇帝亲信的武将担任,可以直接向皇帝汇报。有权力逮捕包括皇亲国戚在内的文武百官,可私刑审判,拥有独家的内部监狱,即大名鼎鼎(臭名昭著)的“诏狱”。可自从东厂成立后,锦衣卫的势力就被逐渐压缩,甚至逐渐沦为东厂的附庸。以明末的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为例,干脆认了当时的东厂提督魏忠贤当干爹。领导这么怂,可想而知锦衣卫在东厂面前的尴尬地位。

纵观整个大明朝,唯有嘉靖时期,锦衣卫才能压东厂一头,其一是因为嘉靖不喜欢太监,其二是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叫陆炳,一个奇男子,当世的奇才。除此时段之外,锦衣卫里的高级官员需要看东厂脸色。高阶官员尚且如此,更遑论那些低级的锦衣卫了,底层锦衣卫的生活压力到底有多大呢?
以电影《绣春刀》里的主角兄弟三人为例。
老大卢剑星,工作能力极强,却因为没钱贿赂上级,久久得不到提升,人到中年,却只能处在基层领导的位置。老二沈炼,下班就去青楼,干坐着,不消费(没钱)。不是喜欢去青楼,只是青楼里有他喜欢的姑娘,而他却永远攒不齐为她赎身的钱。老三靳一川,因为冒充身份,长期被师兄勒索,一身哮喘没钱治,只能靠兄弟接济。

兄弟三人性格各有不同,却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八个字,先完成了后半句。
作为大明皇家锦衣卫的一份子,国家高级公务员,怎么会混成这个样子呢?这要从锦衣卫的工资水平说起。
明朝官员的工资水平很低,而且工资发的不是钱,而是米,有的时候米发不出来,就用纸币、布匹顶替,至于这些东西怎么换钱,不归朝廷管。
卢剑星和沈炼作为总旗,正七品,每个月的工资大概是七石半米,以今天的米价来计算,4.6元/斤,七石半米的价格大概是4312.5元人民币。靳一川作为小旗,从七品的官职,每月工资七石米,合人民币约4025元。四千块左右的工资,也就是现在北上广实习生的最低工资水平。还要养活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用钱维护上下级关系。另外,锦衣卫作为情报机构,需要大量发展线人。这部分的支出,一部分是朝廷报销,另一部分则要锦衣卫自掏腰包。

虽说每次执行任务后,朝廷都会下发一笔不小的奖金,但经过层层克扣,到基层锦衣卫的手里,也就剩下十之一二。当然,如果你跟上面关系好,也许奖金能多点,但搞关系也是要花钱的,毕竟羊毛出自羊身上,不薅你薅谁呢?
这点工资,连活着都费劲,还谈什么一掷千金?常年穿制服,还不是因为这身衣服,是全衣柜里最体面的。
社畜的特点,一是工资低,二是工作量巨大。锦衣卫也完全符合这项要求。
在汉朝,朝廷实行的是五天一休制,每工作五天休息一天,科学又健康。到了隋唐时期,改成了十天一休,可每逢新年和冬至,都会放假七天,还是带薪休假。除此之外,端午、中秋、重阳、皇帝生日等等,也都可以休假,非常人性化。
宋朝开始,一年还有几十天的假期,照比前朝差了许多,但比元朝好多了,因为元朝的人是当牲口用的,一年只有十几天的假期。
而到了明朝,面对朱元璋这样出了名小气又是工作狂的老板,给工资还想要休息?做梦去吧。大明初期一年只有三天休息,春节、冬至还有皇上生日。
虽然后来因为制度实在太不人性化,改成十二月休整月。而锦衣卫作为特殊机构,身负皇家安全重责,放假时间被大大压缩,加班、出差(抓逃犯)是常态,基本长期处于全年无休的状态,比996还要007。
电视里我们看到锦衣卫抓人,基本是想抓谁抓谁,想怎么抓就怎么抓?可现实呢?你先要派管领校尉从司礼监处获得驾帖(类似于今天的逮捕证)用于抓捕人犯,一张一人。并且还需呈上抓捕的理由、姓名及身份情况等,该校尉手持驾帖调发卫士执行抓捕任务。
获得驾帖后,再前往经六科之一刑科进行批签,刑科给事中职掌诏令审核,有封驳权,皇帝以此令其相互制衡。由于给事中的特殊地位,这种审核之后再签发驾帖的制度对锦衣卫的权力是有很大的制约。这其中,如果到外地捉拿,则需要多个部门会同签帖,以防假冒。

最后要到都察院领取精微批文(一种密码防伪文书)。锦衣卫手持驾帖出京前,需要在皇城各门验证关防。程序远没有影视剧里演的那般随意。
你有报表要做,锦衣卫也有无数的文书要写,过程繁杂且低效,但是必须要忍受。
拿着每个月4000元的工资,全年无休的工作,工作内容繁杂,随时可能遇到危险,行事诡谲,经常被外人误解。官场人际关系复杂,身后长期背着一口黑锅,稍有不慎就面临着被穿小鞋的风险。在外被人骂诡谲毒辣,在内又要矮东厂一头。
顺从朝廷的安排,像畜生一样的工作。
这还是你认识中的锦衣卫吗?
(唯一值得庆幸的一点,大概就是明朝的房价不算贵了。崇祯十三年,北京市正阳门大街一座小型四合院出售,两间南房,两间北房,一间厢房,卖家只要三十三两。以每间房屋30平米计算,相当于现在的100多元一平米。以锦衣卫的工资,至少全款买套四合院不成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