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甘祖昌几十年如一日参加生产劳动,乡亲们疼惜他虚弱的身体,劝他多休息,他只是笑着回答说:“我回来是种地的,不是当官老爷的”。1955年甘祖昌被授予少将军衔,但很快他就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申请回到江西农村种地。

江西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是一片有革命传承的红色土地,这里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甘祖昌就是其中一位出色的代表。
1905年5月2日甘祖昌出生在这个小村庄。由于家庭贫困他很小就做挑夫,帮富人挑货物到萍乡卖给城里人,再购买其他货物挑回来卖。来回一趟150多里,才赚到4个铜板。
沉重的担子压在甘祖昌稚嫩的肩膀上,却激起他了坚定的革命斗志。他决定挺身而出,反对旧社会的压迫和剥削。1926年他参加了农民协会,192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工农红军,开启了长达29年的兵戎征程。
1930年12月,甘祖昌调到湘赣军区红军兵工厂,他制定生产计划、购买原材料、算账本、管理伙食……厂里的司务工作一把抓。当时物资极度紧缺,预算又少得可怜,能让大伙吃饱饭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但他精打细算,成功地做到了。
1934年,甘祖昌和战友们开始2万5千里长征,负责准备军粮和住宿。
抗战开始后,甘祖昌在第一线,担任120师359旅供给部军需科科长,后升任为359旅供给部副部长,到南泥湾进行轰轰烈烈的大生产。
解放战争时期,甘祖昌先是参加了陕甘宁边区的各大保卫战役,后到西北地区参加多次重要战争,再进军新疆,担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在新疆,甘祖昌通过和苏联方面协调,运来一批生活用品,和当地牧民交换羊毛,解决了牧民的生活问题,又用生活用品和人民币换来粮食,解决了10万解放军的军粮问题。
1952年,甘祖昌乘一辆吉普车到郊区检查工作,车子开过一座被敌对分子锯断的木桥,翻落入大河中。甘祖昌身负重伤,经过治疗后仍然落下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
1955年甘祖昌被授予少将军衔,但很快他就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申请回到江西农村种地。他打了多次报告,直到1957年,向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当面申请才被批准。
同年8月,甘祖昌开始了29年的农民生涯,举家迁回沿背乡。与他们同行的是八笼新疆家禽家畜,这是带给家乡的优良品种。
回家的第二天,甘祖昌就去集市买了几只粪筐。第三天,天刚朦朦亮,他身着黑布衫,踏着露水,在田间弯腰拾粪。在他的带领下,家人为村里集肥过万斤。后来村里早起拾粪的乡亲多了,为了把肥让给大家,他又带领家人割草,用来喂牛和沤肥。
沿背村1/3的耕地是冬水田,积水多,产量低下。甘祖昌召集村干部和中青年开会,成立冬水田调查小组,提出了用开沟排水的方法改善土质。甘祖昌每天第一个来到田头,和乡亲们踩进烂泥没腿肚的冬水田,打桩筑篱,排泥挖沟。还掏出自己的积蓄,购买化肥和给大伙发奖金。经过五年的努力,沿背乡全部的冬水田都改造成良田,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甘祖昌几十年如一日参加生产劳动,乡亲们疼惜他虚弱的身体,劝他多休息,他只是笑着回答说:“我回来是种地的,不是当官老爷的”。
1957年到1984年这27年间,甘祖昌原有的积蓄和工资一共10万2千块,其中7万9千块捐给了国家,平日里自己却能省则省,过着简朴的生活。弥留之际他叮嘱家人:“领了工资,先交党费,留下生活费,其余的全部买农药化肥,支持农村建设。”
1986年,甘祖昌与世长辞,只给家人留下3枚荣誉勋章。而在乡里,他留下了3条公路、12座桥梁、3座水库、4座水电站和25公里长的水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