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較一下這三個人的軍銜,彭老總是當之無愧的第二元帥,而黃公略犧牲的太早,無法參加授銜,但是他被評爲36位軍事家之一,相當於是大將軍銜,所以在平江起義中地位僅次於彭老總的滕代遠,大將軍銜是實至名歸的。提起彭老總的好搭檔,一般人都會想起張宗遜,畢竟他作爲第一野戰軍第一副司令輔佐了彭老總很長時間,但如果追溯到紅軍時期,其實彭老總還有一位最佳搭檔,這個人就是滕代遠。

大家好,我們的信爺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提起彭老總的好搭檔,一般人都會想起張宗遜,畢竟他作爲第一野戰軍第一副司令輔佐了彭老總很長時間,但如果追溯到紅軍時期,其實彭老總還有一位最佳搭檔,這個人就是滕代遠。有人說,按照滕代遠的資歷和功勞,沒準可以授銜元帥,但不管怎麼說,如果他參加授銜的話,大將都是跑不了的。
滕代遠從什麼時候起就是彭老總的搭檔了呢,這就要追溯到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並稱的平江起義了,當時平江起義的領導人就是彭老總、滕代遠和黃公略。
比較一下這三個人的軍銜,彭老總是當之無愧的第二元帥,而黃公略犧牲的太早,無法參加授銜,但是他被評爲36位軍事家之一,相當於是大將軍銜,所以在平江起義中地位僅次於彭老總的滕代遠,大將軍銜是實至名歸的。
平江起義之後,紅五軍成立,軍長是彭老總,滕代遠擔任黨代表。之後紅五軍擴編爲紅三軍團,彭升爲軍團長,政委還是滕代遠,兩人還是搭檔。要知道紅三軍團和紅一軍團都是軍團級別,而紅一軍團的政委正是毛主席,可見滕代遠的地位就多高。
1930年8月,兩個軍團合併爲紅一方面軍,彭老總是副總司令,滕代遠是副總政委,而排在滕代遠身下的,還有林帥、陳毅、羅榮桓這三大元帥。
不過滕代遠沒有參加長征,這讓他的履歷上少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934年他前往蘇聯學習,直到1937年纔回國,回來後直接擔任軍委總參謀長。他的前任包括劉伯承、葉劍英兩位開國元帥,後繼者包括蕭勁光、周恩來。建國後總參謀長的位置屬於徐向前、聶榮臻、粟裕、黃克誠、羅瑞卿等等,哪一個不是元帥、大將的級別。
解放戰爭時期,滕代遠是華北軍區第二副司令,排在他前面的是司令聶榮臻和第一副司令徐向前。
縱觀滕代遠的一生,他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和元帥平級的,也難怪在1955年授銜的時候,除了十位大將之外,還有四五位“該授而未授”的大將人選,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滕代遠。
只可惜當時滕代遠已經離開了軍隊,擔任鐵道部部長。不過當時鐵道部還有一半軍隊的性質,只要滕代遠申請,也是可以授銜的,但一生低調的滕代遠,主動放棄了授銜的機會。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