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下,英國剛剛放寬了居家令限制,出外工作的人增多,華裔羣體和所有中國留學生羣體,他們仍需要比其他羣體更加小心仇恨和歧視,也許有一天,新冠病毒的威脅會徹底消散,但是與之相關的歧視威脅仍然會長時間伴隨着此間的華人和亞裔族羣。而之前,英國天空電視臺根據信息公開法案,向英國各地45個地方警察局發去申請,要求公開新冠疫情期間與華人相關的仇恨案件報警數據,除大曼徹斯特警方、蘇格蘭和北愛地區沒有回覆外,根據所有收集上來的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針對中國人和華人的仇恨犯罪報警總計267起,近兩年同期同比增加了3倍。

(原標題:英國:新冠疫情下仇恨犯罪激增21% 中國人和亞裔爲主要受害者)

英國內政部副部長級官員蘇珊-威廉姆斯13日在接受英國議會專門委員會質詢時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全英範圍內,仇恨犯罪案件總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在所有仇恨案件中,與新冠相關的涉華仇恨案件增幅最大。一同接受質詢的另一位內政部副部長官員告訴自民黨議員,警方沒有就涉華仇恨案件做專門統計,他不掌握這方面的具體數據。

而之前,英國天空電視臺根據信息公開法案,向英國各地45個地方警察局發去申請,要求公開新冠疫情期間與華人相關的仇恨案件報警數據,除大曼徹斯特警方、蘇格蘭和北愛地區沒有回覆外,根據所有收集上來的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針對中國人和華人的仇恨犯罪報警總計267起,近兩年同期同比增加了3倍。2019年全年,英國的涉華仇恨犯罪報警總計375起。 2018年全年是360起。在倫敦地區,今年第一季度涉華仇恨犯罪報警案件多達63起,其中14起涉及暴力襲擊。

目前英國華人居民有40多萬,還有十多萬中國留學生,上述統計數據不包括曼徹斯特地區,當地居住着十多萬華人,所以實際上,全英範圍內,華人和亞裔羣體受到仇恨攻擊的犯罪案件可能更多。針對這一羣體的仇恨襲擊增幅遠遠超過了其他族羣。

根據警方披露的報警記錄,有的襲擊者揭開華人受害者的口罩,對其面部大聲咳嗽,或者拳毆受害人。

有的青少年團夥侮辱和跟蹤受害人,到受害中國留學生的宿舍門口打砸威脅。

一位新加坡留學生年初在倫敦牛津街上,被打得頭破血流,面部腫脹,這起案件案發後被國際媒體廣爲報道。在新加坡政府介入抗議後,倫敦警方公佈了四名嫌疑人圖片,但是隨後不了了之,沒有後續進展。

英國法律對於仇恨犯罪的定義有六種形式:人身威脅、 肢體和言語攻擊 、搶劫、 破壞財物、煽動他人實施犯罪 、以及騷擾等,犯罪動機由受害人的種族、 宗教信仰 、性別、 性取向、 或者是否殘疾等觸發。新冠疫情期間,針對華人和其他亞裔受害者的仇恨襲擊更多地表現爲人身攻擊 騷擾和搶劫爲主。

一些華人受害者向英國媒體講述了他們的經歷。一位華人護理學生小吳說,新冠疫情期間,他在自己工作的醫院裏遭到部分病人和醫護同事的歧視,一個同事對他說“你爲什麼不帶着你的病毒回到你的國家?”“睡前我哭了,覺得自己很孤獨,不能對任何人訴說我的感受。” 隨後他也表示: “我想人們或早或晚會意識到,這種行爲的荒謬,你不能把一種疾病和某一羣人聯繫在一起,就像在上世紀80年代,人們把艾滋病和同性戀羣體相聯繫一樣。”

在謝菲爾德大學就學的華裔學生麥克爾-楚說,在路上走的時候有人從行駛的車裏朝他扔水果。他說:“ 我在英國出生長大,成長過程中一直伴隨着某種程度的歧視,但是直到最近,看到一個成年個體可以用那樣的語言和那樣的行爲肆無忌憚地歧視他時,他才感受到強烈的震動。”

在倫敦,一些華人移民組織了專門的反新冠歧視和仇恨犯罪小組。 他們與媒體接觸,講述他們的遭遇。呼籲得到全社會的關注。警方表示,仇恨犯罪會被嚴肅對待,但實際上,在新冠病毒肆虐的特殊時期,英國社會充斥着虛假消息,人們對於病毒的傳播充滿恐慌,人們很難理解和關注到華裔羣體及其他亞裔羣體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有留學生受害者告訴本臺記者,在受到仇恨襲擊時,他們向警方報了警,由於襲擊者是一羣青少年,沒有看到警方採取實質行動,而且在事發當天,他們出外時前前後後共遭遇了三起同類事件。

眼下,英國剛剛放寬了居家令限制,出外工作的人增多,華裔羣體和所有中國留學生羣體,他們仍需要比其他羣體更加小心仇恨和歧視,也許有一天,新冠病毒的威脅會徹底消散,但是與之相關的歧視威脅仍然會長時間伴隨着此間的華人和亞裔族羣。人們必須爲反擊歧視和仇恨犯罪採取聯合行動。(總檯記者 鄭言)

相關推薦
  • 2名墨爾本大學亞裔女留學生遇襲 中使館:不是中國籍
  • 疫情中美國歧視亞裔現象抬頭 留學生遭遇令人擔憂
  • 紐約亞裔女子倒垃圾遭男子潑酸 身體多處二級燒傷
  • 美官員談亞裔遭歧視:遇難就找人背鍋 美國曆史規律
周馨怡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周馨怡_NB1200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