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當時他們的族人並不是叫做烏孜別克人,這個稱呼是由14世紀“成吉思汗”創建的“蒙古帝國”而來,蒙古帝國是由長子系建立的“金帳汗國”、二子系建立的“察合臺汗國”、三子系建立的“窩闊臺汗國”、四子系中旭列兀建立的“伊爾汗國”共同組成。公元874年,薩曼王朝建立,在其不斷的征戰中,大批突厥遊牧民族被挾持到自己的版圖內,由於發展需要,卡拉吉人、阿兒渾人、烏古斯人等突厥牧民開始南下和當地的波斯人進行交易,經過長期的融合,又形成了一個新的羣體,他們便是烏孜別克族的祖先。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佔地面積達166.49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省份,其地遍佈13個民族,有個民族和維吾爾族人長得很像,所以經常被人認錯,他們就是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人數常年保持在1萬左右,他們是外國的後裔,現已成爲中國55少數民族之一。公元874年,薩曼王朝建立,在其不斷的征戰中,大批突厥遊牧民族被挾持到自己的版圖內,由於發展需要,卡拉吉人、阿兒渾人、烏古斯人等突厥牧民開始南下和當地的波斯人進行交易,經過長期的融合,又形成了一個新的羣體,他們便是烏孜別克族的祖先。
但當時他們的族人並不是叫做烏孜別克人,這個稱呼是由14世紀“成吉思汗”創建的“蒙古帝國”而來,蒙古帝國是由長子系建立的“金帳汗國”、二子系建立的“察合臺汗國”、三子系建立的“窩闊臺汗國”、四子系中旭列兀建立的“伊爾汗國”共同組成。金帳汗國裏有一個小汗國叫做烏孜別克汗,烏茲別克人這個稱呼,正是因所在汗國烏茲別克汗國而來。
15世紀,金帳汗國瓦解,其下屬的烏茲別克汗就移居楚河,然後又組成了烏茲別克盟。15世紀末,這部分烏孜別克牧民繼續南下,進入了中亞地區,並佔領了布哈拉、撒馬爾罕等城市,發展生產,和當地居民相互融合。隨着生產發展和經濟的繁榮,烏孜別克人開始向外擴散,由中亞地區遷入我國新疆地區。因兩地相鄰,地理環境相似,再加上經濟生活的需要,兩地居民互通有無,經常性的進行貿易、交流。
長期的從商經驗,讓烏茲別克人看到了商機,他們以新疆葉爾羌爲中轉地,經營絲綢、茶葉、瓷器、皮張、大黃和各種土特產,運往各地。從此以後,他們就開始在新疆的一些地方定居下來,經濟、文化、人口都在穩步發展,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19世紀。
但後來,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淪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繁榮的新疆成爲了帝國主義垂涎之地。英,俄兩國對新疆各種資源展開了激烈的爭奪。通過各種不平等條約,沙俄壟斷了北疆的對外貿易,控制着新疆的經濟命脈,打破了新疆的商業平衡,各種劣質的“俄貨”遍佈各地,對烏孜別克認的社會經濟影響巨大,自此以後。“洋行”成爲了當地的最大商業帝國,烏茲別克人只能仰仗其,才能苟延殘喘。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開始着手對新疆整治。對烏孜別克族人民飽滿的政治熱情,給予肯定,並尊重他們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次普選,推選出了代表自己意願的人民代表,讓其享有充分而平等的民主權利。直至今日,烏孜別克族作爲中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他們熱愛祖國,一直都堅信自己是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雖長得不似大部分中國人,也因此被認錯爲外國人,但他們卻從不生氣,他們堅信和我們一樣,都是中華兒女,並聲稱:“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所以我們應該感到欣慰,團結民族,富強中華。你見過新疆的烏孜別克族嗎?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