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圳寶媽李女士也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反映,疫情影響代購後,現在她所在的寶媽羣,不少人選擇在超市買國外奶粉的國行版,或者提前在自己常聯繫代購那裏訂貨囤貨,同時也會在一些電商渠道購買。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近期多方採訪瞭解到,疫情之下,國內跨境貿易不同程度受到衝擊,此前備受國人推崇的洋奶粉、進口日化品等商品,也出現部分斷貨或供應延遲的情況。

(原標題:海外疫情“蔓”無邊際 消費品市場國潮奔湧)

證券時報記者 趙黎昀 王基名

海外工廠停產、跨境航班中止……在海外疫情依然“蔓”無邊際的嚴峻形勢下,“買全球,賣全球”的步伐也不得不被迫減緩。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近期多方採訪瞭解到,疫情之下,國內跨境貿易不同程度受到衝擊,此前備受國人推崇的洋奶粉、進口日化品等商品,也出現部分斷貨或供應延遲的情況。

行業分析人士認爲,隨着國產商品近年來在產品質量、營銷手段方面的不斷提升,國貨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羣的推崇。在全球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海外疫情造成的進口商品受限,或將在一定程度上給國貨帶來彎道超車機遇。

被迫延遲的需求

“喜歡的七喜、爆珠(外菸)居然沒貨了”、“自己不能過關帶奶粉了,只能找代購,時間也要提前三到四周預訂”、“上次去香港採購的化妝品也快用完了”……雖然身在深圳,一個曾經被視爲買港貨、外國貨最爲方便的地方,但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卻發現,疫情之下,曾經一衣帶水的港深,已成爲最遙遠的存在。

香港和深圳雖然只隔着100米寬的河,但往返卻要14天。2月3日以來,福田、羅湖、蛇口三個主要通關口岸全部關閉,只留下深圳灣口岸通行。在福田口岸記者看到,通道樓梯已用擋板阻隔,商家關門或無人問津,行人寥寥,往日大清早就繁忙排隊的場景不復存在,曾經拎着旅行箱的專業水客、拎着大包奶粉的代購人羣均已難尋。關口封閉阻隔的不僅是人流,兩地物流同時受到很大影響。

對於習慣去香港買化妝品和奶粉等日用品的深圳人,疫情期間只能止了腳步。深圳一代購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最近有港貨,是香港那邊朋友物流發過來的,兩邊的物流沒有完全阻斷,只是時間較之前慢了,大概會比之前慢4天左右。”

海外疫情的蔓延與不確定性下,疫情阻隔對流通領域造成的影響體現在方方面面。

深圳一習慣抽外菸的消費者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說,由於疫情,他和身邊的煙友已經很久買不到常抽的七星和愛喜這些外菸了,“曾經連續跑4家店都斷貨,從春節到現在抽的都是國產煙。”

鄭州奶爸張遠(化名)也反映,自家孩子此前一直用的是新西蘭進口a2奶粉,但在疫情發生後,中大門免稅店(鄭州中大門保稅直購體驗中心)停止營業,直到今年2月底,纔在孩子面臨“斷糧”的最後關口買到了兩箱。最近由於擔心國外疫情影響,又趕緊囤了一箱備貨,並且有貨的話還想再囤點。“我們也在擔心因爲疫情影響,會不會常喫的進口奶粉漲價,或者出現貨源保證不了的情況。等孩子再長大點,如果進口貨源還不好買的話,我們就會考慮換國產品牌的。”

深圳寶媽李女士也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反映,疫情影響代購後,現在她所在的寶媽羣,不少人選擇在超市買國外奶粉的國行版,或者提前在自己常聯繫代購那裏訂貨囤貨,同時也會在一些電商渠道購買。

據她反映,目前一些港貨店、代購還是可以拿到進口貨源,但週期比之前慢,要提早預訂。“一般奶粉清關都是三到四周,現在會再晚一兩週。寶媽們也都比較關注海外疫情進展,雖然現在還沒完全斷貨,但確實很多人在囤奶粉。”

在同樣國外產品佔比較高的化妝品領域,消費者也存在擔心與物流週期拉長現狀。深圳陳女士對記者表示,“目前代購途徑還有,只是物流會慢一些,以前自己和代購都可以直接去香港人肉,現在聽說都是通過香港的櫃姐聯繫打包清關進來內地。”

深圳跨境電商從業人員黃藥師(網名)介紹,代購進口商品中主要以母嬰用品、化妝品、保健品等爲主,其中母嬰用品是大頭,受疫情影響,原來大批的人肉代購停止,現在港貨商那邊非常看重物流,寄希望於電商來解決向內地的銷售,“香港直郵現在非常快,只是疫情在通關等方面還是有一些影響。”她也表示,目前的狀況很難完全滿足內地原本的進口貨需求,會給國產品牌一定的機會空間,“母嬰產品承接較難,化妝品中的美妝依託於電商近兩年國內一直髮展得不錯。”

跨境渠道受限

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獲批後,長年從事外貿生意的李建(化名)便看中了背後的商機,在綜合保稅區經營了一家進口商品店,也一直維持了不錯的銷售和客源。然而,近兩個月來在海外持續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了他正常的進口貨源,門店生意隨之受衝擊明顯。

“公司目前對接進貨的企業要麼僅留兩個人值班,要麼就已直接關閉,幾乎所有產品供應都停止了。現在公司手裏還有兩票訂單,錢已經付出,但客戶找不到,貨也沒收到,後面還能不能收回來都是未知數。”如今,李建的進口商品店雖仍開門營業,但貨架上商品不多。除了幾大箱年前就已訂貨的德國巧克力、牛奶等商品外,店內此前熱賣的進口橄欖油、肉類產品等均已斷貨。

他告訴記者,進口商品多數來自歐美國家。目前這些地區疫情都非常嚴重,當地很多工廠已停工,對整個供應鏈的影響非常大。一方面這些海外生產企業停工,造成無貨可發,沒有貨源。另一方面,進口公司對於海外疫情的發展也沒有把握,唯恐有支付貨款後無法聯絡供應商的風險,不敢貿然訂貨,因此整個進口鏈條基本處於停滯狀態,也不知該如何應對。

“現在如果訂貨的話,交貨期會被拖得非常長。目前公司還有幾票在運輸途中,都是春節前的訂貨,但速度很慢。”他告訴記者,此前從歐洲通過海運運輸的貨品僅需56天即可送抵鄭州,但現在3個月都到不了。“目前國內有防止輸入型病例的需求,所以運輸過程中出現拖班、甩貨的現象都正常。當然在貨物抵達境內後,運送還是很快的,不像春節前後國內疫情嚴重時,會出現壓關的情況,現在都已經順暢了。”

面對疫情,李建這樣的小規模跨境採購商戶一籌莫展,而針對全球客運航線大量停航造成的國際運力供給嚴重不足問題,河南保稅集團已索性改變原來運輸模式,針對歐線、美線開通包機運輸。

河南保稅集團相關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5月6日,旗下中大門國際物流服務有限公司首條美線跨境電商出口全貨運包機航線正式開通,該包機將每週3班往返定班常態化運行。而此前,河南跨境電商歐線包機已平穩運行一個月,累計飛行8班次,產品覆蓋歐洲20餘國,實現進出口額2.72億元。至5月底,河南跨境電商專線包機有望快速增至每週18班次。

2015年轉型涉足跨境電商業務的跨境通(002640),目前電商業務範圍已覆蓋到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俄羅斯、法國、西班牙等全球多個國家與地區。

對於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公司的影響,跨境通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目前公司跨境出口電商業務仍一定程度受疫情影響,主要體現在供應鏈端。疫情對供應鏈在不同時間點影響的範疇不一樣,2月份主要受國內供應商不能如期復工的影響,供貨方面面臨巨大不確定性。隨着國內疫情逐漸受控,復工復產穩步推進,採購供應方面基本在3月份逐步步入正軌。但接蹱而來的全球疫情爆發,國際航班的銳減以及海關清關的效率降低,第三方電商平臺收貨及上架速度的緩慢和部分受限亦對公司的正常操作造成了極大的困擾。不過,公司業務受疫情影響正隨着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逐步減弱,目前幾乎恢復了正常的運營狀態。

該負責人還表示,目前公司跨境進口電商業務品類供應較爲正常。公司加強與供應商的溝通互動,與合作伙伴達成一致,隨時根據熱銷產品情況以及FBA倉、海外倉收貨狀況及時調整生產和物流的優先級,確保公司大部分熱銷品能夠及時生產、發貨、入倉。針對銷售降低的產品及時與工廠協調雙方暫停生產,以避免雙方的成品庫存資金佔用損失。同時,公司也將依託過往開發的多種物流運輸產品組合以及海外倉的靈活調動配合,打通物流及海外發貨方面的瓶頸,確保產品的正常供銷。公司產品經理也正在積極研究由疫情帶來的產品機會,加快產品開發的節奏以迎接下半年的新機遇。

國產日化品熱賣

伴隨海淘、代購渠道便利程度提升,以及近年來出境遊逐步普及,採購國際品牌商品似乎成爲國人追求品質生活的代名詞,這也使得海外日化產品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連年增長。然而,在海外疫情形勢不容樂觀,出境遊全面暫停的當下,高消耗率的日化產品海外採購渠道被明顯縮窄,這也爲國產日化品牌帶來市場搶佔機遇。

作爲旅行社出境遊領隊,日韓等周邊國家是王麗(化名)帶隊出行的“主戰場”。近年來,相比旅行社工作,王麗趁帶隊便利搞起的代購生意似乎更賺錢。不過,由於疫情影響,春節以來旅行社出境遊全線中止,她和同行的代購貨源採購也被迫暫停。

“現在在賣的很多都是過去的囤貨,有一些熱銷品類都斷貨了。代購圈裏說有手握大量貨源的,基本可以判斷是假貨居多。”王麗表示,疫情下和她一樣的人肉代購根本沒有渠道可以從海外進貨,如今一些大牌化妝品多從海南免稅店採購,但其他日韓本土品牌的日化商品近期基本買不到。“現在很多國貨化妝品很火,如果疫情沒有好轉跡象,我就得考慮找渠道去賣國貨了。”

“疫情對全球化妝品市場是有直接影響的,主要在消費端需求減弱,這從前幾天雅詩蘭黛一季報就已經可以看出,不過中國市場是其中受影響最小的。”某化妝品行業人士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從市場來看,護膚品高端領域還是國外品牌壟斷,但在一些中低檔領域,特別是彩妝條線,近兩年國產品牌發展較爲迅猛,佔比提升明顯。部分國產品牌,如完美日記、御家匯等在新營銷領域(線上渠道和網紅帶貨等)做的不錯,出現爆款和部分產品供不應求的現象。疫情下,化妝品高端產品線還是以國外產品爲主,但中低檔產品,特別是彩妝產品等,國產品牌受到一定催化作用。

作爲一家依託互聯網創立,以自主品牌爲核心的“互聯網+美妝”企業,御家匯是A股首家IPO電商上市公司,旗下擁有御泥坊、小迷糊、薇風、花瑤花等多個自主護膚品牌。2020年一季度,在國內外日化行業上市公司業績均不同程度遭受疫情衝擊的背景下,御家匯期內淨利潤同比增長達到489.81%。

“公司近期在品牌建設上做了大量工作,一些品牌打造出了爆款產品,銷售實現增長,另一方面公司持續在新媒體平臺進行營銷投入,通過短視頻植入、網上直播等方式來加強品牌推廣。”談及疫情期間公司銷售情況同比提升的原因,御家匯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由於疫情對於線上消費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公司抓住機遇,希望能夠在這種市場新風向下提高佔有率。據介紹,近期公司對“小迷糊”品牌進行了全面升級,並推出全新IP形象與消費者進行情感鏈接,受到年輕用戶喜愛,實現業績增長。另外,公司積極擁抱新媒體、新營銷,通過短視頻植入、網紅直播等方式加強品牌推廣,打造銷售爆款,在一季度網絡促銷節日實現銷售額快速增長。薇風品牌在天貓38女神節活動、雲集38超級爆款活動銷售同比增長分別達42%、62%;KIKO品牌第一季度推出新品PP啞光霧面口紅,整體銷售超出預期,38女神節品牌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46.6%。

御家匯一季度的優異表現不是個例。據京東相關人士提供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國產美妝工具成交額同比增幅超過90%,國產眼影成交額同比增幅達85%,國產假睫毛產品成交額同比增幅超200%,國產美甲產品成交額同比增幅達215%。面部護膚類的國產商品上,男士相關產品增幅高,如男士T區護理、男士潤脣膏等商品成交額同比增幅分別超過100%和90%,另外面部精華、眼膜、眼霜等國產商品的成交額也都取得較高增幅,分別達85%、72%和63%。

小紅書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提供的數據也顯示,疫情前後相比,用戶搜索珀萊雅的數據增長了1.45倍。

對於目前國產日化產品面臨的市場新環境,太平洋證券紡服行業首席分析師郭彬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疫情確實給國產日化品牌帶來了機會。

“當然,海淘需求還是很飽滿的,主要是母嬰等一些必需品爲主。由於今年出國購物消費減少,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海淘商品的需求。但是國產品牌在品牌、營銷、渠道和產品方面,近幾年有了比較好的升級,像丸美、珀萊雅、上海家化等,逐步受到了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的認可,如果海外品牌在供應鏈上有所懈怠的話,確實很容易給這些已經有相當實力的國產品牌更好的彎道超車機會。”郭彬認爲,當前國內外日化市場競爭激勵,品牌面臨的是不進則退的問題。近年來,國產品牌運用口碑營銷、社交營銷、網紅直播等適應消費者理解力和交流情景的方式,在一些細分領域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一季度由於疫情影響,幾家龍頭公司業績確實有所下滑,但預計二季度大概率將呈現回暖態勢。

國產奶粉“影響偏正面”

受疫情帶來的國際物流運輸近乎中斷影響,近段時間來,包括歐美在內的世界多個產奶國均相繼傳出“倒奶”消息,產業鏈相關企業受影響明顯。

從近期國內乳企發佈的一季報情況來看,由於消費縮減,受影響較大的伊利股份、燕塘乳業、新乳業、莊園牧場等公司期內收入與利潤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但嬰幼兒奶粉細分公司則表現趨強。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貝因美工作人員談及疫情影響,直言“偏正面”。

“液態奶是我國的主項,進口占比不大,因此現在市場供應充足,對於消費者幾乎沒有影響。但海外疫情下,嬰幼兒配方奶粉和保健品的主要原料的進口將受到明顯衝擊。”著名奶業專家王丁棉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嬰配粉是配方奶粉,一半是奶粉,一半是輔料,近年來國內奶粉生產主要依靠進口輔料,佔比在70%-80%以上,其中乳清粉、乳糖進口占比更達到90%。

貝因美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相關進口輔料已經做好調配,近期在輔料進口方面沒有受到影響。她還說,從近幾年情況來看,國產奶粉和外資奶粉的對比趨勢中,國產奶粉上升很快,且呈逐年增加趨勢,增速也比較大。而對於疫情下的特點,該工作人員介紹,從投資者打電話情況,以及自己身邊情況和部分消費者反饋等綜合情況,在疫情期間採購國產奶粉的情況比之前有增長。“每天都有挺多人打電話反映或諮詢相關情況(奶粉替代),產品的進口替代肯定是有的,但這個數據太細分,也沒辦法具體統計,最終還是看公司的銷售結果。公司一季度的業績情況也已有一定程度體現。”

根據貝因美一季報,2020年一季度,貝因美實現營業收入7.14億元,同比增長13%;淨利潤1295.36萬元,同比增長45.24%。對於增長原因,貝因美解釋主要得益於公司積極擁抱新零售,爲渠道賦能所致。

據介紹,今年2月份,貝因美共開展了47場直播活動,覆蓋30萬用戶。3月份,貝因美在全國增設3000多家分銷門店,並通過動員電商渠道、客戶熱線、實體母嬰店等全渠道,實現線上線下互相導流。

另外,港股上市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的國產奶粉巨頭飛鶴,一季度情況也同樣樂觀。根據飛鶴之前的預估,2020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增速不低於30%,飛鶴還表示,由於嬰幼兒奶粉產品屬於消費者剛性需求的產品,因此對2020年的業務發展“充滿信心”。

國海證券餘春生指出,受海外疫情的影響,對進口奶粉在中國市場的供銷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一方面,隨着疫情的爆發,海外奶粉等乳製品主要生產國停工停產增加,產量大幅減少;另一方面,隨着疫情國家的邊境封鎖,跨國海運和空運減少,運輸物流受到很大影響;再次,消費者在心理上對疫情地區的乳製品的擔憂也有很大負面影響。由此,對國產乳製品企業,尤其是嬰幼兒奶粉企業來說,有兩大利好,一是國外乳製品尤其是奶粉的市場份額或將會被國產品牌搶去;二是中國目前整個疫情管控做的最好,對於中國的品牌奶粉走出國門和國際化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

萬聯證券陳雯也指出,我國嬰幼兒奶粉對外依賴度仍較高,此次海外疫情的爆發將對進口奶粉的流通、產量以及形象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嬰幼兒奶粉的消費需求具有較強的剛性,近年來強勢崛起的國產奶粉迎來機遇,有望承接部分流出需求。她認爲,品牌建設能力強、供應鏈佈局較全且管理能力較強,供應鏈對外依賴度較低以及渠道管控能力較強的國產奶粉企業有望乘勢而起。

相關文章